长三角城群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需要向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复杂的分工合作、更合理组织结构的阶段演化。在此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由萌芽的阶段发展到了起飞的阶段, 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有较多不足之处,其协同发展效应远未体现。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研究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并作出评价分析,同时阐述三地文创产业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非均衡发展状况,期望提出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建议,从而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本文认为,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产业协同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整合资源配置、实行联合营销,调动一切可用要素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目的 1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及协同发展理论概述 3
2.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3
2.2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概念 4
2.3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概念 4
第3章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5
3.1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沪宁杭三市支柱产业 5
3.2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优势明显 6
第4章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结果 8
4.1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8
4.2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
4.3沪宁杭三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11
第5章 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8
5.1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非均衡发展分析 18
5.2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9
结束语 20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选题背景
自2004年起,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已占全球生产总值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并保持着平均每年10%的增长速度,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我国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写入政府文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文创产业能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率,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逐步进入 “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需要向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复杂的分工合作、更合理的组织结构的阶段演化,资源耗损低、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正好迎合了时代潮流。
2013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2.1351万亿元,约占GDP的3.64%,同比2012年增长11.1%。在许多行业增速都放缓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增幅能达到两位数就充分体现其发展活力与未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潜力。
自二十一世纪开始, 城市群这一新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开始作为基本单元影响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它的定位与发展也会对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江、浙、沪三省,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优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我国最具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地域之一。2013年,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文创产业增加值均占全国文创产业增加值的25%左右,且数值相近,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则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21.8%,次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位列全国第三,在我国也同样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相较于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25%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长三角地区这一占比仅为6.7%,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十分明显,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1.1.2选题目的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定位,这会影响其未来发展,而协同发展理论可以给沪宁杭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更精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式创造发挥各自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文化同源性、区位差异性、产业互补性和市场关联性也是三地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长三角地区文创产业的协同策略探讨几乎是空白。本文在最新数据及其相关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旨在提出有关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与策略,实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文创产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沪宁杭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与协同发展理论提出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文章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具体包括选题背景和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为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概述、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及其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启示。
第三章具体介绍了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是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
第五章通过相关指标的非均衡分析提出沪宁杭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总结全文。
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及协同发展理论概述
2.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2.1.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需求的具象体现,是人的智慧与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组成部分。我国在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时,采纳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用的“文化产业”概念——结合创作、生产与商品化,运用受到著作权保护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来创造、提供货品或服务的产业。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到了文创产业,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关注这一产业,并试图将文化创意产业变成其经济发展关键的新增长点。
2.1.2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及特征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文化创意产业细分为九种门类: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发布;广告展览;网络媒体;旅游休闲娱乐;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其他辅助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电影电视等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另一类则是如设计艺术等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来说,文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的科技文化价值高于普通产品及服务。
虽然沪宁杭三市对其分类侧重之处也略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是明确的——它是智慧主导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与高附加值。
表2.1 沪宁杭三市文化创意产业行业范围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行业范畴界定
南京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