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家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目 录
一、导言 1
(一)小家电制造业涵义特征 1
(二)小家电制造业研究综述 2
二、小家电制造业发展现状 3
(一)小家电制造业国际环境 3
(二)小家电制造业国内环境 6
三、中国小家电制造业存在问题 8
(一)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存在差异 8
(二)未形成价值链效应 8
(三)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 9
四、小型家用电器制造业发展对策 9
(一)加快战略升级,实现智能制造 9
(二)延长价值链,提高附加价值 10
(三)专注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一、导言
(一)小家电制造业涵义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的世界各国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无论身于何处人们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影响和震撼。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跨国贸易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这样一来各国在生产流通方面的互相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的因素。据世界相关经济报告估计,目前全球总共有约 78,000 个跨国母公司和超过 780,000 个跨国子公司,在 2015 年,这些跨国子公司估计创造销售额约 4.5 万亿美元,雇用约 6,300 万名工人,出口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10 万亿美元。中国自入世之后,中国市场得以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眼光与格局,“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具有成功经验的跨国公司告诉我们,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提升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互不可缺。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国内小家电企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超过 3000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成熟产业,实质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眼光与格局,“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具有成功经验的跨国公司告诉我们,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提升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互不可缺。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国内小家电企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超过 3000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成熟产业,实质上,尤其在近几年,中国小家电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状态,以家电大国的地位成功跻身国际市场。电风扇及众多小家电规模达到或接近上亿台,均居世界首位。
小家电产品分类多样,按家居家电产品的功能来区分,主要包括豆浆机、电热水壶、微波炉、抽油烟机、电磁炉、电压力煲、电饭煲、消毒碗柜、榨汁机等;按家居功能来分,包括电风扇、吸尘器、加湿器、空气清新器、饮水机、电暖器等;个人家电产品主要包括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电子美容仪、电熨头、电子按摩器等。这些产品的本身特点如实用性强、体积小、方便携带、适合国际长途运输等使其具备了发展跨境电商的先天优势。我们也深谙现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相应的,中国产业同世界产业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就使得中国家电企业同许多跨国家电企业品牌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评价中国家电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经济政策和家电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的小家电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现实,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如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条方面存在不足等。且现在的国际竞争环境又非常不利于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就迫切地摆在我国众多家电企业的面前。尤其是在面临世界性的产业升级换代这一课题的时候,对中国饱受诟病又同时深受期望的制造业来说,不仅仅是挑战,还意味着是一次焕然重生的机遇。因此,中国家用电器制造行业要想在重重考验中开辟新路,既需要把握发展大势,又要实现自我突破,这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小家电制造业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小家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外是稍早于国内的,国外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众多发达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目前,国外不同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视角对小家电制造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形成对自身的理解及理论体系,主要体现为几大类型:
(1)许多学者如马卡森(Markusen,1992)和阿基米(Riad Ajami,1992)等将其定义为该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及其增长,经合组织(OECD)同时提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
(2)从效率角度出发对小家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米克和罗波特(Mckee以及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认为,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就是生产率;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6)也认为,竞争力概念也只能是制造企业生产率的代名词。
(3)从企业角度出发对小家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科恩(Cohenand Zyman,1989)认为,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卡米舍二(Cramichacl,E.A.,1978)、石原正太郎(Hideo Yamashita,1998)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的能力;钱德勒则认为,现代小家电制造企业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证明了各个国家企业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存在的差异是一种组织能力或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普拉哈拉德和哈莫尔(C.Prahalad and GHamel,1990)认为小家电制造企业竞争力在于企业内部的核心技术和技能。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狄昂照、吴明录则从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