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加工贸易的内涵1
2.1 加工贸易的概念 1
2.2 加工贸易方式 2
2.3 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 3
3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3
3.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较快 3
3.2 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结构 4
3.3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4
3.4 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 5
3.5 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的变化 5
4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6
4.1 加工贸易外资依存度高,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
4.2 加工贸易顺差引发严重贸易摩擦 6
4.3 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7
4.4 加工贸易内外部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8
4.5 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8
4.6 加工贸易消耗大量资源,环境退化9
4.7 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少,人力资本缺乏10
4.8 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11
5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1
5.1 限制并逐步停止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11
5.2 加强产权保护,鼓励创新12
5.3 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和贸易人才的培养和教育12
5.4 强化加工贸易监管与保护12
5.5 提高内资企业地位12
5.6 促进东部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
5.7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13
结论 14
致谢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6
表1 2003年-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 4
表2 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部分地区加工贸易总量5
表3 我国加工贸易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进出口贸易总额比较6
图1 2003-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情况7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际间贸易不断扩大,加工贸易已经慢慢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跨国公司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兴起,并凭借着劳动力优势日益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了21世纪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欧等地区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日益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使得我国出口订单急剧下降。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一系列问题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低碳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给我国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至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更是降到了35.8%。2012年,低迷的美国经济,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以及周边国家低成本的威胁,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处境愈来愈艰难。
因此,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便显得愈加紧迫与重要。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后,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探讨增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2 加工贸易的内涵
2.1 加工贸易的概念
加工贸易是指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将在其生产产品中过程所需的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然后出口到境外的经营活动[1]。
2.2 加工贸易的方式
2.2.1 进料加工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生产技术和设备,将材料加工成成品,最终将其出口到国外进行销售。
2.2.2 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通常是东道国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外企业签订合同,然后根据合同上协商好的要求,东道国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等加工成最终的成品,然后再交付给国外的企业。这种形式下,东道国企业通过收取加工费来获取利润,因此其产品的附加值往往很低。
2.2.3 装配业务
装配业务指东道国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装配成成品,然后将其交予国外企业。来料加工业务和装配业务与进料加工业务不同,它们的业务过程包括两个贸易进程:进口原料和产品出口。
2.2.4 协作生产
协作生产指部分配件或者主要配件由国外企业提供,然后东道国企业将进口的配件和利用本国的生产技术生产的剩余配件装配成一件成品出口到国外。
2.3 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
2.3.1 加工贸易有助于提高就业率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并不需要生产员工很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技能,只需简单劳动力即可。而且农村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便能吸收这些农民工以及一些下岗工人,给予他们就业机会,减少失业。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2.3.2 加工贸易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转变劳动力就是一切的固有思想,着力于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努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对普通工人进行生产技术教育,让他们学习到新的生产技术,增加技术理论部分的学习,另外还给予高技能员工进行管理理念及新技术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对企业发展中能够给出管理意见,对员工的培训能够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素质[2]。
另外,对于离乡背井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在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工作,通过企业给予他们的技术培训,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技术,整体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而等到他们返乡后,他们可以将其在原加工贸易企业学到的最新技术带回家乡,将这些知识技术普及给更多的人,增加农民的知识积累,提高农民工素质,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对于另一些高素质人才而言,他们在加工贸易企业学到了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他们可以将其所学带到当地企业,相较于农民工带来的局部发展他们可以更好地带动当地企业整体发展,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
2.3.3 加工贸易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加工贸易让我国产品参与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出于生存法则,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在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使得我国产品在质量价格上更具有优势,不会被国际市场所淘汰。而且加工贸易通过将我国土地、劳动力等有利条件与外企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有效地结合,使得许多外资企业纷纷将其加工工厂建立在我国,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与外资企业的融洽合作让我国对外贸易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2.3.4 加工贸易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1 引言1
2 加工贸易的内涵1
2.1 加工贸易的概念 1
2.2 加工贸易方式 2
2.3 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 3
3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3
3.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较快 3
3.2 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结构 4
3.3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4
3.4 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 5
3.5 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的变化 5
4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6
4.1 加工贸易外资依存度高,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
4.2 加工贸易顺差引发严重贸易摩擦 6
4.3 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7
4.4 加工贸易内外部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8
4.5 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8
4.6 加工贸易消耗大量资源,环境退化9
4.7 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少,人力资本缺乏10
4.8 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11
5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1
5.1 限制并逐步停止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11
5.2 加强产权保护,鼓励创新12
5.3 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和贸易人才的培养和教育12
5.4 强化加工贸易监管与保护12
5.5 提高内资企业地位12
5.6 促进东部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
5.7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13
结论 14
致谢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6
表1 2003年-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 4
表2 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部分地区加工贸易总量5
表3 我国加工贸易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进出口贸易总额比较6
图1 2003-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情况7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际间贸易不断扩大,加工贸易已经慢慢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跨国公司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兴起,并凭借着劳动力优势日益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了21世纪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欧等地区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日益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使得我国出口订单急剧下降。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一系列问题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低碳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给我国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至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更是降到了35.8%。2012年,低迷的美国经济,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以及周边国家低成本的威胁,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处境愈来愈艰难。
因此,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便显得愈加紧迫与重要。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后,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探讨增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2 加工贸易的内涵
2.1 加工贸易的概念
加工贸易是指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将在其生产产品中过程所需的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然后出口到境外的经营活动[1]。
2.2 加工贸易的方式
2.2.1 进料加工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生产技术和设备,将材料加工成成品,最终将其出口到国外进行销售。
2.2.2 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通常是东道国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外企业签订合同,然后根据合同上协商好的要求,东道国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等加工成最终的成品,然后再交付给国外的企业。这种形式下,东道国企业通过收取加工费来获取利润,因此其产品的附加值往往很低。
2.2.3 装配业务
装配业务指东道国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装配成成品,然后将其交予国外企业。来料加工业务和装配业务与进料加工业务不同,它们的业务过程包括两个贸易进程:进口原料和产品出口。
2.2.4 协作生产
协作生产指部分配件或者主要配件由国外企业提供,然后东道国企业将进口的配件和利用本国的生产技术生产的剩余配件装配成一件成品出口到国外。
2.3 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
2.3.1 加工贸易有助于提高就业率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并不需要生产员工很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技能,只需简单劳动力即可。而且农村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便能吸收这些农民工以及一些下岗工人,给予他们就业机会,减少失业。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2.3.2 加工贸易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转变劳动力就是一切的固有思想,着力于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努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对普通工人进行生产技术教育,让他们学习到新的生产技术,增加技术理论部分的学习,另外还给予高技能员工进行管理理念及新技术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对企业发展中能够给出管理意见,对员工的培训能够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素质[2]。
另外,对于离乡背井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在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工作,通过企业给予他们的技术培训,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技术,整体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而等到他们返乡后,他们可以将其在原加工贸易企业学到的最新技术带回家乡,将这些知识技术普及给更多的人,增加农民的知识积累,提高农民工素质,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对于另一些高素质人才而言,他们在加工贸易企业学到了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他们可以将其所学带到当地企业,相较于农民工带来的局部发展他们可以更好地带动当地企业整体发展,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
2.3.3 加工贸易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加工贸易让我国产品参与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出于生存法则,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在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使得我国产品在质量价格上更具有优势,不会被国际市场所淘汰。而且加工贸易通过将我国土地、劳动力等有利条件与外企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有效地结合,使得许多外资企业纷纷将其加工工厂建立在我国,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与外资企业的融洽合作让我国对外贸易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2.3.4 加工贸易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