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型出口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状况研究

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很长一段时间致力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对外出口,并且在此领域发展越来越快,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因而,发达国家试图将劳工标准与对外贸易挂钩,开始从劳工标准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进行牵制与阻碍。如今,如何破解与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尤其是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为核心的“蓝色壁垒”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集中聚焦于南京市中小型化工出口企业,从员工的角度探究中小型化工出口企业是否符合国际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分别从高层和基层员工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这类企业在保障劳工健康安全面存在很大欠缺,企业中高层的评价不够客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最后给予建议对策,为今后SA8000在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相关文献综述2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2
1.社会契约理论 2
2.利益相关者理论3
3.可持续发展理论3
(二)SA8000认证标准相关研究3
1.国外关于SA8000认证标准的相关研究4
2.国内关于SA8000认证标准的相关研究4
二、SA8000认证标准发展现状5
(一)SA8000标准认证的企业数量6
1.1998—2017年企业认证数量的年增长情况6
2.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8
(二)不同规模的企业认证情况8
(三)认证企业的产业分布情况9
(四)SA8000认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0
三、南京市中小型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情况分析11
(一)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11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12
(三)对比分析15
(四)企业实施存在的问题15
四、结论与建议16
(一)结论16
(二)建议16
1.从企业的角度16
2.从基层员工的角度17
3.从政府的角度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南京市中小型出口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状况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 卞思云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利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升级的机会,迅速承接起国际分工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业。加入WTO后,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大大降低,对外贸易获得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6.5 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额最大的国家;2014年继续以4.303万亿美元蝉联第一。凭借着外贸的良好形势,中国GDP全球排名也从2001年的第6名经过10年的努力上升到2010年的第2名,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预测的GDP则已经是日本的3倍。有人按此趋势计算,认为中国应该在2025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但在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廉价劳动力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相关产业,将劳工标准加入贸易谈判,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在国外,劳工权益保障问题很早就已经得到关注,美国于1997年成立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际社会责任,负责起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目前最新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SA8000(2014),它是以保障劳工权益为出发点的,致力于不断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企业的道德标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本身就对成本的控制比较严格,特别是医药化工类企业,研发能力较弱,大部分属于OEM/ODM的企业,实施SA8000标准意味着成本控制压力会更大,但不实施又会失去欧美国家的订单。
目前,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希望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避免产业受到冲击,以保护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而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就是SA8000标准。因此,研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的具体情况,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型化工类出口外贸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以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促进其有效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
一、相关文献综述
SA8000标准又称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SA8000标准未出现之前,许多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理论研究,随着SA8000标准的出现,更多地学者开始对SA8000本身,以及其作用和应对措施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
1.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理论是用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其主要内容是企业通过和社会签订契约的方式,获得企业在社会上的合法经营。企业在社会上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全部在契约中规定与表现。国内外的不少学者都认同这一理论,并且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多纳德逊(Donaldson,1995)和邓非(Dunfee,1994)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遵循的所有契约形式总称为综合性社会契约。提出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唐纳森(Thomas Donaldson,1999)提出企业和社会之间产生的一个契约,企业需要遵守契约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对应的社会也应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履行自己的责任。帕特里夏沃海恩(Patricia Wohaien,2002)和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2002)在他们的著作《企业、政府与社会》中也发表了关于社会契约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他们认为契约不是一个具体形象的定义,但是契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所以两者虽然在概念上有差异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换句话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用契约的形式完成规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