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电子商务概述1
2.1 电子商务的定义1
2.2 电子商务的应用特性2
3 我国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2
3.1 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初步发展3
3.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阶段3
3.3 电子商务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流4
4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5
4.1 对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影响5
4.2 对我国对外贸易手段的影响5
4.3 对我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影响6
4.4 对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影响7
5 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8
5.1 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度缺失8
5.2 法律环境不稳定8
5.3 电子商务技术问题9
5.4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9
5.5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9
6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10
6.1 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度10
6.2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10
6.3 加快网络及信息化技术的建设11
6.4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11
6.5 培养良好的电子商务人才11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越来越活跃。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国际贸易观念,改变了原有的商业贸易方式,并给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利用互联网络和先进的通讯设备,改变以往传统的看货买卖和现金交易的方式,在一个虚拟的广阔的市场中,通过网页介绍商品信息、利用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来进行有形和无形商品交易的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1]。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能够给企业开展外贸领域经营构建出更加完善、健全、有效的外部环境,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完善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显而易见的帮助。随着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和普及,我国的外贸企业只有加快实行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使我们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和本国经济的发展。
2 电子商务概述
2.1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指在个人间、企业间和国家间通过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子资金转账(EFT)及 Internet的应用等来完成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2]。电子商务主要由电子通讯和商贸活动两个方面组成,通过传真、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各种电子通讯方式实现虚拟市场空间的商业交易。电子商务除了引起传统商业的改变外,在全球贸易的发展中也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并逐渐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商业载体和交易模式。美国通用电气信息服务公司总裁在论述电子商务时,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把电子商务划为三个层次:面向国际贸易的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它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供货商、销售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改变国际贸易方式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我们应对其引起的国际贸易格局与体系变化予以重视,并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进一步掌握国际贸易的动态和趋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要根据国内的电子商务情况,思考加强自身的电子商务运营的策略,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
2.2 电子商务的应用特性
网络是电子商务运行的载体。所有商务都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其模式已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市场,因为它是一个全球化、数字化、高效率的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它是交易市场参与者开展商业活动的首选交易形式。与一般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交易虚拟化。传统的商务活动需要在现实的空间中进行谈判和交易,而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运作,商务活动中的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数字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
(2)技术化。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程序、网络通讯技术等。不管是电子商务开始实施时的信息交流还是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完善所开展的网上交易,网络技术支持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每一个步骤,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的配合支持。
(3)市场全球化。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全世界的人们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进行沟通。对于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化的市场,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由于互联网传输信息多、速度快、影响大,所以电子商务的市场比传统的交易市场范围大,实现了市场全球化。
(4)数字化。数据具有很容易被存储、查询、修改和处理的特性,电子商务便具有数字化的信息优势。它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数字来显示。数字商务、虚拟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商务活动开始进入数据形式的数字化生活之中。
(5)高效率。电子商务的传播速度非常高,是因为采用互联网的信号传输通道。传统的商务活动的速度显然没办法和电子商务的传输速度相比。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具有高效率的传播速度,才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的被传播。
(6)充分竞争。电子商务的全球性摆脱了一些大企业垄断信息的状态,许多中小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与大企业拥有相对开放的信息资源和同样的机会,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化,参与竞争的企业或者个人变多了,竞争范围更广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客户扩大到了全球,也使企业的竞争对手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3 我国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3.1 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初步发展
1990年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EDI就列在其中,1991年9月“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在国务院携手八部委努力下成立,随后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1993年,国务院推出了金关、金卡、金税的“三金工程”。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1996年,全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1997年,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3]。
从1997年,首批创业者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提供贸易信息及更新,阿里巴巴、中发网等B2B商务网站纷纷出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萌芽。同年7月,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在1999年电子交易额达到两千亿人民币。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金贸工程”。1999年3月,第一批电子零售网站成立。现存发展势头较好的网站中9.9%的网站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3]。
3.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与2012年的8.1万亿同比增长29.9%。 图3-1:2004-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
1 引言1
2 电子商务概述1
2.1 电子商务的定义1
2.2 电子商务的应用特性2
3 我国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2
3.1 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初步发展3
3.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阶段3
3.3 电子商务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流4
4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5
4.1 对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影响5
4.2 对我国对外贸易手段的影响5
4.3 对我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影响6
4.4 对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影响7
5 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8
5.1 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度缺失8
5.2 法律环境不稳定8
5.3 电子商务技术问题9
5.4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9
5.5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9
6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10
6.1 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度10
6.2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10
6.3 加快网络及信息化技术的建设11
6.4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11
6.5 培养良好的电子商务人才11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越来越活跃。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国际贸易观念,改变了原有的商业贸易方式,并给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利用互联网络和先进的通讯设备,改变以往传统的看货买卖和现金交易的方式,在一个虚拟的广阔的市场中,通过网页介绍商品信息、利用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来进行有形和无形商品交易的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1]。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能够给企业开展外贸领域经营构建出更加完善、健全、有效的外部环境,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完善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显而易见的帮助。随着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和普及,我国的外贸企业只有加快实行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使我们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和本国经济的发展。
2 电子商务概述
2.1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指在个人间、企业间和国家间通过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子资金转账(EFT)及 Internet的应用等来完成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2]。电子商务主要由电子通讯和商贸活动两个方面组成,通过传真、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各种电子通讯方式实现虚拟市场空间的商业交易。电子商务除了引起传统商业的改变外,在全球贸易的发展中也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并逐渐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商业载体和交易模式。美国通用电气信息服务公司总裁在论述电子商务时,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把电子商务划为三个层次:面向国际贸易的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它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供货商、销售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改变国际贸易方式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我们应对其引起的国际贸易格局与体系变化予以重视,并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进一步掌握国际贸易的动态和趋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要根据国内的电子商务情况,思考加强自身的电子商务运营的策略,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
2.2 电子商务的应用特性
网络是电子商务运行的载体。所有商务都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其模式已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市场,因为它是一个全球化、数字化、高效率的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它是交易市场参与者开展商业活动的首选交易形式。与一般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交易虚拟化。传统的商务活动需要在现实的空间中进行谈判和交易,而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运作,商务活动中的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数字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
(2)技术化。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程序、网络通讯技术等。不管是电子商务开始实施时的信息交流还是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完善所开展的网上交易,网络技术支持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每一个步骤,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的配合支持。
(3)市场全球化。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全世界的人们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进行沟通。对于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化的市场,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由于互联网传输信息多、速度快、影响大,所以电子商务的市场比传统的交易市场范围大,实现了市场全球化。
(4)数字化。数据具有很容易被存储、查询、修改和处理的特性,电子商务便具有数字化的信息优势。它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数字来显示。数字商务、虚拟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商务活动开始进入数据形式的数字化生活之中。
(5)高效率。电子商务的传播速度非常高,是因为采用互联网的信号传输通道。传统的商务活动的速度显然没办法和电子商务的传输速度相比。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具有高效率的传播速度,才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的被传播。
(6)充分竞争。电子商务的全球性摆脱了一些大企业垄断信息的状态,许多中小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与大企业拥有相对开放的信息资源和同样的机会,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化,参与竞争的企业或者个人变多了,竞争范围更广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客户扩大到了全球,也使企业的竞争对手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3 我国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3.1 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初步发展
1990年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EDI就列在其中,1991年9月“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在国务院携手八部委努力下成立,随后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1993年,国务院推出了金关、金卡、金税的“三金工程”。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1996年,全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1997年,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3]。
从1997年,首批创业者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提供贸易信息及更新,阿里巴巴、中发网等B2B商务网站纷纷出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萌芽。同年7月,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在1999年电子交易额达到两千亿人民币。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金贸工程”。1999年3月,第一批电子零售网站成立。现存发展势头较好的网站中9.9%的网站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3]。
3.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与2012年的8.1万亿同比增长29.9%。 图3-1:2004-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