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逐渐融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速了金融脱媒,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金融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各种新兴业态中,P2P网络借贷模式发展尤为迅速。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短平快的借贷方式,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因而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在解决融资矛盾、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P2P网络借贷行业也暴露了诸多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应对的研究,有助于促进P2P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研究背景1
研究意义2
研究框架2
二、文献综述2
(一)P2P网络借贷概述2
(二)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综述3
(三)总结 4
三、P2P网络借贷流程及基本特征4
(一)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流程4
(二)P2P网络借贷的基本特点 5
四、P2P借贷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6
(一)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6
(二)描述性统计6
(三)变量间相关性分析8
(四)回归分析9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11
(一)结论11
(二)政策建议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P2P网络借贷就是其中发展迅速的新兴事物之一。P2P网络借贷通过短平快的借贷方式,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使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其增长呈现爆发式的态势。但在P2P网络借贷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给交易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问题平台数量高达896家,为2014年的3.26倍,2013年的11.79倍,不乏因资金实力不足、风险控制差、期限错配等问题导致诈骗和“跑路”现象频频发生。这一方面归因于我国P2P网贷模式是在准入门槛、行业标准及机构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都缺乏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说明我国P2P网贷迅速崛起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意义
基于目前P2P网络借贷行业问题平台大量涌现,本文主要以问题平台风险的具体潜在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找出易导致借贷平台发展成为问题平台的部分因素,从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应对建议。希望能够给平台自身的经营管理及交易者对交易平台的选取提供一些参考,降低平台成为问题平台的可能性,提高交易者选取平台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P2P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丰富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助力。
研究框架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图所示:
二、 文献综述
(一)P2P网络借贷概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第一家P2P网络借贷企业Zopa于2005年在英国成立,为之后网络借贷的发展打开了局面。
Agarwal 和 Hauswald (2008)指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会需要借款者向其提供担保或抵押,借款主体若无法提供则不能顺利取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P2P网络贷款平台正可以解决这些借款者的资金需求问题。Magee (2011)指出,近年来股市行情低迷、储蓄回报率不高,不少投资者已失去信心,而通过P2P网络借贷,借款者在不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也能以较低的利率融资,在信用评级等方面不能达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要求的交易者都可以通过P2P网络借贷满足其资金需求。
Freedman(2008)指出,与传统金融中介相比,P2P网络借贷一方面能降低借贷的成本,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资本收益率。P2P网络借贷节省了交易双方的搜寻时间,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交易撮合的效率。Ajay Agrawal(2013)认为P2P网络借贷打开了新的融资市场,使得金融市场的理财方式更加多样化。众筹模式是P2P网络借贷发展的一个变体,Belleflamme P(2013)提出,在形成之初,众筹模式具有股权市场交易的特征,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平台融资目的的多样化,其内涵远远超过一般性的金融平台。
部分专家指出,P2P网络借贷这一新兴投融资方式将成为人们在传统的投融资渠道之外的资金运用选择(Slavin,2007);Gartner(2008)将P2P网络借贷称为“社会性质的银行”,他认为随着未来几年的发展,P2P的市场份额或将占据零售投融资市场的十分之一。据Reton (2012)的报告研究显示,Prosper网络借贷公司的成交额截止当年2月底已超过5千万美元,其年增长率高达100%。
2.国内研究综述
自 2007年8月国内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公司——拍拍贷成立以来,作为金融创新的成果之一,P2P网络借贷一直处于各方学者的关注之中。
林亮春(2016)指出P2P网络借贷具备金融普惠性,在我国长期实行金融抑制政策的背景下催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刘绘、沈庆劼(2015)指出,我国P2P网络借贷高速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其“金融脱媒”的形式,准入限制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高额利润,通过“监管套利”的方式,P2P网络借贷从事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卢馨、李慧敏(2015)提出,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P2P网络借贷使融资成本得到降低,方便了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融资,尤其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出路。朱琚、蔡瑕(2013)指出,作为民间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迎合个人及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使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其快速发展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付智博(2013)提出,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电子商务化形式,P2P网络借贷简便快捷,弥补了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不足。
吴晓光(2011)提出,除了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是我国现有银行体系的补充外,P2P 网络借贷还为我国贫困人口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性。陈静俊(2011)提出,P2P 网络借贷的方便快捷为闲置资金的投资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使社会闲散资金得以盘活,资金使用效率及投资回报率都得到了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潘庄晨、邢博、范小云(2014)提出,P2P网络借贷或将成为未来国内投融资的主要模式,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资产定价能力,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科学的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王毅敏、王锦(2011)提出,作为小额信贷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P2P网络借贷为我国未来微型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国家应该对类似此中介平台的存在发展予以支持鼓励。
(二)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在P2P网络借贷中,陌生的交易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易发生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问题,其中的风险必然比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更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研究背景1
研究意义2
研究框架2
二、文献综述2
(一)P2P网络借贷概述2
(二)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综述3
(三)总结 4
三、P2P网络借贷流程及基本特征4
(一)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流程4
(二)P2P网络借贷的基本特点 5
四、P2P借贷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6
(一)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6
(二)描述性统计6
(三)变量间相关性分析8
(四)回归分析9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11
(一)结论11
(二)政策建议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P2P网络借贷就是其中发展迅速的新兴事物之一。P2P网络借贷通过短平快的借贷方式,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使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其增长呈现爆发式的态势。但在P2P网络借贷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给交易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问题平台数量高达896家,为2014年的3.26倍,2013年的11.79倍,不乏因资金实力不足、风险控制差、期限错配等问题导致诈骗和“跑路”现象频频发生。这一方面归因于我国P2P网贷模式是在准入门槛、行业标准及机构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都缺乏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说明我国P2P网贷迅速崛起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意义
基于目前P2P网络借贷行业问题平台大量涌现,本文主要以问题平台风险的具体潜在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找出易导致借贷平台发展成为问题平台的部分因素,从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应对建议。希望能够给平台自身的经营管理及交易者对交易平台的选取提供一些参考,降低平台成为问题平台的可能性,提高交易者选取平台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P2P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丰富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助力。
研究框架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图所示:
二、 文献综述
(一)P2P网络借贷概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第一家P2P网络借贷企业Zopa于2005年在英国成立,为之后网络借贷的发展打开了局面。
Agarwal 和 Hauswald (2008)指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会需要借款者向其提供担保或抵押,借款主体若无法提供则不能顺利取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P2P网络贷款平台正可以解决这些借款者的资金需求问题。Magee (2011)指出,近年来股市行情低迷、储蓄回报率不高,不少投资者已失去信心,而通过P2P网络借贷,借款者在不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也能以较低的利率融资,在信用评级等方面不能达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要求的交易者都可以通过P2P网络借贷满足其资金需求。
Freedman(2008)指出,与传统金融中介相比,P2P网络借贷一方面能降低借贷的成本,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资本收益率。P2P网络借贷节省了交易双方的搜寻时间,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交易撮合的效率。Ajay Agrawal(2013)认为P2P网络借贷打开了新的融资市场,使得金融市场的理财方式更加多样化。众筹模式是P2P网络借贷发展的一个变体,Belleflamme P(2013)提出,在形成之初,众筹模式具有股权市场交易的特征,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平台融资目的的多样化,其内涵远远超过一般性的金融平台。
部分专家指出,P2P网络借贷这一新兴投融资方式将成为人们在传统的投融资渠道之外的资金运用选择(Slavin,2007);Gartner(2008)将P2P网络借贷称为“社会性质的银行”,他认为随着未来几年的发展,P2P的市场份额或将占据零售投融资市场的十分之一。据Reton (2012)的报告研究显示,Prosper网络借贷公司的成交额截止当年2月底已超过5千万美元,其年增长率高达100%。
2.国内研究综述
自 2007年8月国内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公司——拍拍贷成立以来,作为金融创新的成果之一,P2P网络借贷一直处于各方学者的关注之中。
林亮春(2016)指出P2P网络借贷具备金融普惠性,在我国长期实行金融抑制政策的背景下催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刘绘、沈庆劼(2015)指出,我国P2P网络借贷高速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其“金融脱媒”的形式,准入限制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高额利润,通过“监管套利”的方式,P2P网络借贷从事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卢馨、李慧敏(2015)提出,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P2P网络借贷使融资成本得到降低,方便了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融资,尤其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出路。朱琚、蔡瑕(2013)指出,作为民间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迎合个人及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使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其快速发展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付智博(2013)提出,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电子商务化形式,P2P网络借贷简便快捷,弥补了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不足。
吴晓光(2011)提出,除了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是我国现有银行体系的补充外,P2P 网络借贷还为我国贫困人口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性。陈静俊(2011)提出,P2P 网络借贷的方便快捷为闲置资金的投资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使社会闲散资金得以盘活,资金使用效率及投资回报率都得到了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潘庄晨、邢博、范小云(2014)提出,P2P网络借贷或将成为未来国内投融资的主要模式,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资产定价能力,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科学的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王毅敏、王锦(2011)提出,作为小额信贷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P2P网络借贷为我国未来微型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国家应该对类似此中介平台的存在发展予以支持鼓励。
(二)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因素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在P2P网络借贷中,陌生的交易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易发生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问题,其中的风险必然比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更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