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尤为迅速,现在中小企业已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忽视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出现利润率负增长。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状况来分析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求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探索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完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是我国中小企业日前和将来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为例围绕成本控制展开谈论并提出治理方法。
目录
1 绪论 1
1.1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1.4研究方法 4
1.4.1文献调查法 4
1.4.2归纳分析法 4
2成本控制的概述 5
2.1企业成本控制的定义 5
2.2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5
2.3成本控制的意义 6
2.3.1 外部的宏观经济发展压力 6
2.3.2未来的发展契机 6
3云南德宏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
3.1云南德宏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7
3.2云南德宏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7
3.2.1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7
3.2.2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8
3.2.3成本控 制流程 简单 9
3.2.4普通员工对成本控制缺乏理解 10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云南德宏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解决对策 11
4.1加强成本控制观念创新 11
4.1.1树立战略成本控制理念 11
4.1.2 运用集群成本管理 11
4.2引进先进成本控制方法 12
4.2.1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12
4.2.2利用计算机技术 12
4.3建立全面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 13
4.3.1树立成本控制系统的观念 13
4.3.2完善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 13
4.3.3遵循科学的成本控制原则 14
4.4 对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宣传 14
4.4.1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14
4.4.2增强普通员工的成本控制观念 14
5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15
5.1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背景 15
5.2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成本控制的原则 15
5.2.1全面控制原则 15
5.2.2.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原则 15
5.2.3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16
5.3云南德宏瑞丽景成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 17
5.3.1 开源节流,加强经济管理 17
5.3.2实行创新成本控制 17
5.3.3引进先进工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17
5.3.4关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变化 17
5.3.5构筑企业文化,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员工凝聚力 18
5.3.6加强奖惩,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准则 18
5.3.7企业信息化 18
5.4总结 19
6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1 绪论
1.1背景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己达到61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58.5%、68.3%和50.2%,并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最近,国务院专门就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措施,可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动手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研究。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里根总统曾指出:“中小企业是我们自由经济制度的心脏和灵魂”。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欧盟从1994年便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当时的预算已达123亿欧洲货币单位,1997年又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新战略的政策报告。德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的台湾省也把中小企业当作是“台湾地区经济的中坚力量和柱石”。 综上,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客观分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平稳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以生产耗费发生事前与成本控制过程及事后分析,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重心都倾向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2研究意义
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业务以制造业为主,是构成第二产业的中坚力量,为奠定我国“世界工厂”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三高一低”企业,具体指传统工业化道路背景下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这也是造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比如,源于“三高一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比重远远超过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正确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变得迫在眉睫。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成本控制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国外学者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品》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