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背景下新疆地区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摘要:新疆地处我国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属于中国农业大区。此外,新疆由于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联通哈萨克斯坦等八国,因此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上述两点地缘优势对于新疆农产品的出口极为有利,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近年来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涌现出一些问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在减弱。在“一带一路”新的战略背景下,新疆要把握住发展机遇,解决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带动新疆经济的整体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外文献综述2
(二)国内文献综述2
二、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3
(一)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3
1.新疆农产品出口额整体波动上升3
2.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比重变化平稳,比例偏小3
3.农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值比重显著下降3
(二)新疆农产品出口构成4
三、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5
(一)农产品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5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6
(三)新疆农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6
1.S优势6
2.W劣势7
3.O机遇7
4.T挑战7
四、新疆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8
(一)农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8
(二)物流业发展滞后8
(三)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呈减弱趋势9
五、“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农产品出口的影响9
(一)完善基建设施,利于农产品运输9
(二)更多的市场机遇9
六、提升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9
(一)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国际化品牌9
(二)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9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10
七、结论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致谢11参考文献12
开放背景下新疆地区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引言
引言 2014年,全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17%,同期新疆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59%,高于全国水平约7个百分点。新疆地区第一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贡献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较高。此外,计算得出新疆第一产业2014年的区位商为1.81,大于1.5,这说明较于全国而言,新疆的第一产业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的优势使得新疆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具有可能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疆对外贸易大力扶持,高度重视发展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利好政策又是促进该地区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八国相邻,是我国通往中亚、南亚甚至欧洲的商贸窗口。中亚等国家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劳动力资源缺乏等因素导致自身农业发展不足,对于农产品的进口有较大的需求,这更是促进了新疆农产品的出口,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新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近年来发展有着减弱的趋势,还存在着诸如产品出口结构单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掣肘着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将新疆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对新疆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核心区域,新疆势必在经济、科教、政治等多个领域受到该项战略的影响。新疆农产品贸易可以把握时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带动新疆经济整体的发展。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外国学者对于国际贸易、产品贸易方面的研究和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由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大部分组成,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数量的。其中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属于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产业间贸易。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要素禀赋理论。该项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他的学生俄林联合提出,因此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个理论从国家的要素禀赋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国家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要素禀赋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要素成本的差异。某种要素的丰裕程度与其生产成本呈负相关。它提出一国应进口密集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
新贸易理论则基于产品差异化的程度,解释产业内贸易。引入了规模经济、收入效应等概念。
(二)国内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关于新疆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在研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采用定量分析时较多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 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等。蓝庆新等(2003)在文献中提到,由于RCA指数在考虑到了用价格表示其比较优势外,还加入了产品出口数量因素,因此更能体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丁婧( 2012) 等指出,首先,TC指数指标主要从某类产品的进出口数额来分析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直观、简单、明了等特点。其次,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进口竞争力,并且剔除了诸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TC指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针对新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刘英杰、马惠兰( 2009)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比分析了新疆地区与中亚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出新疆农产品存在竞争力较弱的问题。番茄酱在新疆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侯敬媛、王磊(2012)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测度指标分析了新疆番茄制品的贸易现状,并就进一步提高新疆番茄酱出口的竞争力提出了建议。新疆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极有利于棉花的种植。针对这一优势产业,郑小青、龚新蜀( 2010)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新疆的棉花和棉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贸易竞争力有减弱的趋势,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调整新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投资的对策建议。
黄宝莲(2007)通过分析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转变新疆农产品外贸增长方式等措施。
黎志勇(2012)研究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出,应重视农产品出口促进工作,从信息服务、促销平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外文献综述2
(二)国内文献综述2
二、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3
(一)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3
1.新疆农产品出口额整体波动上升3
2.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比重变化平稳,比例偏小3
3.农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值比重显著下降3
(二)新疆农产品出口构成4
三、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5
(一)农产品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5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6
(三)新疆农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6
1.S优势6
2.W劣势7
3.O机遇7
4.T挑战7
四、新疆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8
(一)农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8
(二)物流业发展滞后8
(三)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呈减弱趋势9
五、“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农产品出口的影响9
(一)完善基建设施,利于农产品运输9
(二)更多的市场机遇9
六、提升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9
(一)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国际化品牌9
(二)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9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10
七、结论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致谢11参考文献12
开放背景下新疆地区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引言
引言 2014年,全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17%,同期新疆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59%,高于全国水平约7个百分点。新疆地区第一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贡献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较高。此外,计算得出新疆第一产业2014年的区位商为1.81,大于1.5,这说明较于全国而言,新疆的第一产业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的优势使得新疆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具有可能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疆对外贸易大力扶持,高度重视发展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利好政策又是促进该地区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八国相邻,是我国通往中亚、南亚甚至欧洲的商贸窗口。中亚等国家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劳动力资源缺乏等因素导致自身农业发展不足,对于农产品的进口有较大的需求,这更是促进了新疆农产品的出口,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新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近年来发展有着减弱的趋势,还存在着诸如产品出口结构单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掣肘着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将新疆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对新疆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核心区域,新疆势必在经济、科教、政治等多个领域受到该项战略的影响。新疆农产品贸易可以把握时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带动新疆经济整体的发展。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外国学者对于国际贸易、产品贸易方面的研究和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由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大部分组成,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数量的。其中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属于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产业间贸易。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要素禀赋理论。该项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他的学生俄林联合提出,因此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个理论从国家的要素禀赋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国家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要素禀赋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要素成本的差异。某种要素的丰裕程度与其生产成本呈负相关。它提出一国应进口密集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
新贸易理论则基于产品差异化的程度,解释产业内贸易。引入了规模经济、收入效应等概念。
(二)国内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关于新疆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在研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采用定量分析时较多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 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等。蓝庆新等(2003)在文献中提到,由于RCA指数在考虑到了用价格表示其比较优势外,还加入了产品出口数量因素,因此更能体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丁婧( 2012) 等指出,首先,TC指数指标主要从某类产品的进出口数额来分析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直观、简单、明了等特点。其次,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进口竞争力,并且剔除了诸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TC指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针对新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刘英杰、马惠兰( 2009)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比分析了新疆地区与中亚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出新疆农产品存在竞争力较弱的问题。番茄酱在新疆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侯敬媛、王磊(2012)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测度指标分析了新疆番茄制品的贸易现状,并就进一步提高新疆番茄酱出口的竞争力提出了建议。新疆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极有利于棉花的种植。针对这一优势产业,郑小青、龚新蜀( 2010)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新疆的棉花和棉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贸易竞争力有减弱的趋势,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调整新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投资的对策建议。
黄宝莲(2007)通过分析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转变新疆农产品外贸增长方式等措施。
黎志勇(2012)研究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出,应重视农产品出口促进工作,从信息服务、促销平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