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业对其经济的影响分析(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2016年6月10日 摘 要文化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种重要模式,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同时,文化旅游对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江苏省镇江市文化旅游产发展较为迅速,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深入分析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本文从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较为全面地解析了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进而通过对镇江市目前宏观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优劣势等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利用钻石模型分析、总量关联分析、趋势关联分析等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调研收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全面深入探究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的影响,并从中发现镇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镇江市应当充分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并针对目前镇江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七项产业发展建议与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为镇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 ; Regional Economy ; Impacts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
1.3.1 主要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概念解析及应用 4
2.1 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 4
2.2 钻石模型及其应用 5
3 镇江市文化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现状 7
3.1 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 7
3.1.1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简介 7
3.1.2镇江市文化旅游业优势 7
3.1.3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劣势 8
3.2 镇江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 9
3.3 钻石模型分析 10
4 镇江文化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14
4.1 总量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联分析 14
4.2 趋势关联分析 17
5 总结与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不少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第三产业新模式,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镇江市作为分析标本,通过对其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利用钻石模型等进行分析,探究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更是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镇江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坐拥多处历史文化景区资源及难以计数的故事传说,且第一、第二产业并不是很发达,故尤其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拉动、刺激镇江经济的快速、持续、高效增长。通过对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的分析,结合镇江经济现状,探究其影响,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建议,使文化旅游业为镇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努力实现镇江市提出的“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奋斗目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多数国外研究偏向对文化旅游本身及其模式、发展问题,或者文化旅游者等方面,少有提及“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概念;而国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步和成熟)。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加两国学者就开始对文化旅游的研究。1977年,罗伯特麦金托什以及夏西肯特格伯特在《旅游学:实践、要素、基本原理》一书中以专用概念提出“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至80年代,伴随着经济爆发式增长以及文化旅游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众多学者联系当地实际,展开对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使文化旅游的研究基本趋于成熟。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业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其中,乘数理论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学者们借用乘数理论来研究不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到了70 年代中后期,英国学者B.Archer 和R.Vaughuan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出重要成果。他们先后在英国的格温尼德和爱丁堡的洛辛安地区对宾馆的收入作了调查,二者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十分相似的结果,从而验证了旅游经济乘数效应的实践意义。由此延伸出的旅游乘数概念是在1982 年由沃尔(Wall)和马西森(Mathieson)提出的,他们认为可以用旅游乘数来测定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业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起于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被许多省市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关于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为中国特色的研究,即利用计算相关系数、贡献率、弹性系数及灰色关联度等指标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另一派则受国外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通过基于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协整和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与国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国内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很少考虑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性,有些研究的样本区间较短,容易影响研究的准确性。且国内研究偏重实证研究,缺乏理论研究,尤其是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理论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部分也都是机械的套用国外的研究方法,少有理论支撑,缺乏研究深度。
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旅游产业地位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判断上,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研究,或者说,提出“文化旅游产业与经济关系学”研究的也不多见,且主要侧重国家、省际层面,对区域层面的研究不多。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本文选取镇江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利用钻石模型等进行分析,探究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研究过程中对数据、资料的整理研究,分析论证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建议。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期刊网等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背景资料;通过第二手分析,初步了解有关当前文化旅游产业的各种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现状和政策;通过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法,运用经济模型(钻石模型等)、公式等对收集来的资料、数据进行较精确分析。再结合镇江文化旅游业现状及经济结构,提出当前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2 概念解析及应用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 ; Regional Economy ; Impacts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
1.3.1 主要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概念解析及应用 4
2.1 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 4
2.2 钻石模型及其应用 5
3 镇江市文化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现状 7
3.1 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 7
3.1.1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简介 7
3.1.2镇江市文化旅游业优势 7
3.1.3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劣势 8
3.2 镇江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 9
3.3 钻石模型分析 10
4 镇江文化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14
4.1 总量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联分析 14
4.2 趋势关联分析 17
5 总结与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不少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第三产业新模式,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镇江市作为分析标本,通过对其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利用钻石模型等进行分析,探究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更是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镇江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坐拥多处历史文化景区资源及难以计数的故事传说,且第一、第二产业并不是很发达,故尤其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拉动、刺激镇江经济的快速、持续、高效增长。通过对镇江市文化旅游业现状的分析,结合镇江经济现状,探究其影响,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建议,使文化旅游业为镇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努力实现镇江市提出的“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奋斗目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多数国外研究偏向对文化旅游本身及其模式、发展问题,或者文化旅游者等方面,少有提及“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概念;而国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步和成熟)。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加两国学者就开始对文化旅游的研究。1977年,罗伯特麦金托什以及夏西肯特格伯特在《旅游学:实践、要素、基本原理》一书中以专用概念提出“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至80年代,伴随着经济爆发式增长以及文化旅游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众多学者联系当地实际,展开对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使文化旅游的研究基本趋于成熟。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业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其中,乘数理论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学者们借用乘数理论来研究不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到了70 年代中后期,英国学者B.Archer 和R.Vaughuan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出重要成果。他们先后在英国的格温尼德和爱丁堡的洛辛安地区对宾馆的收入作了调查,二者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十分相似的结果,从而验证了旅游经济乘数效应的实践意义。由此延伸出的旅游乘数概念是在1982 年由沃尔(Wall)和马西森(Mathieson)提出的,他们认为可以用旅游乘数来测定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业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起于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被许多省市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关于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为中国特色的研究,即利用计算相关系数、贡献率、弹性系数及灰色关联度等指标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另一派则受国外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通过基于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协整和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与国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国内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很少考虑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性,有些研究的样本区间较短,容易影响研究的准确性。且国内研究偏重实证研究,缺乏理论研究,尤其是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理论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部分也都是机械的套用国外的研究方法,少有理论支撑,缺乏研究深度。
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旅游产业地位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判断上,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研究,或者说,提出“文化旅游产业与经济关系学”研究的也不多见,且主要侧重国家、省际层面,对区域层面的研究不多。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本文选取镇江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利用钻石模型等进行分析,探究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研究过程中对数据、资料的整理研究,分析论证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对镇江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建议。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期刊网等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背景资料;通过第二手分析,初步了解有关当前文化旅游产业的各种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现状和政策;通过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法,运用经济模型(钻石模型等)、公式等对收集来的资料、数据进行较精确分析。再结合镇江文化旅游业现状及经济结构,提出当前镇江市文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2 概念解析及应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