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检验(附件)【字数:12912】
摘 要国际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也正不断地恶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制约,首先经济增长引起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以及工业生产引起的污染废弃物的不断增加,其次,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日渐衰竭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在限制着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应对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状况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中国要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仍然道阻且长。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结构指标角度描述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并从土地、水质、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对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检验,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最后从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国情的建议和对策。摘 要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
2.2环境成本转移说 3
第三章 我国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现状 4
3.1国际贸易的现状 4
3.2环境污染的现状 7
第四章 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关系的量化分析 14
4.1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4
4.2模型检验及结论分析 15
4.3 本章小结 17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9
5.1增强环保综合实力 19
5.2优化企业贸易结构 19
5.3推行企业清洁生产 20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绪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直到最高的2014年的43015亿美元,几乎翻了8.4倍。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发展都有目共睹。但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一直都依靠大量要素的投入,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一起同步发展的还有中国的环境污染水平。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这样的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状况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根据政府规划,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提高危机意识,发展绿色环保理念,注意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再介绍了跟选题有关的相关文献和理论,通过简单介绍EKC曲线和环境成本转移说这两个理论,分析了过去的学者对国际贸易和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从而给本文提供思路和经验。然后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其中,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结构指标三个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现状;从土地状况、水质状况和空气状况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再次,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自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现状和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的问题,本文自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没有相对比较全面和可靠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具体测量指标,本文使用了外贸依存度作为国际贸易的指标。并且由于本人的学术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证检验方面的数据分析方面并没有做出足够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但依旧希望本文的分析在处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研究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提出和实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以美国经济学家 Simon Kuznets的名字命名的,他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的不平衡程度呈现出一种倒 U型趋势: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这种这种不均衡将达到顶峰,然而随着收入的增加,不均衡程度将有所下降。在我国的环境研究中,我国的收入和环境污染状况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即污染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当一国的经济发展达到某一峰值之后,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提高将具有正面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一致,所以具体的最高点位置也是不相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代表的的含义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恶化,但是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具备了足够的环境治理的设备和技术,环境状况也会逐渐改善,这也反映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Stokey在1998年假定一个国家专门生产污染产品,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污染税较低,这时污染和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趋势,而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档次后会增加对污染税的收取,用来消除污染的支出增加,或者说是环境成本增加,厂商们除了使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生产,别无选择。此时污染程度则会逐渐减少,这同时也解释了 EKC曲线的倒 U型形状。不过这个模型并不适用于多产品模型。
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我们讨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时,不得不提及国际贸易对EKC曲线的影响。首先,国际贸易会使一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污染的产品,但是一国的污染受环境政策的影响更加敏感,有更多的可操作途径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EKC曲线的形状。其次,国际贸易帮助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污染转移机制,一些发达国家会通过将本国的一些污染行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降低自身的污染水平,这也是 EKC曲线中会出现拐点的原因。最后,国际贸易将各国的污染问题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国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环境问题需要国与国之间联手协商合作解决,因此国际贸易使 EKC曲线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
2.2环境成本转移说
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论,经济发达技术领先的国家在产品逐渐稳定进入成熟期之后,不断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同时大力对外投资,尤其是一些相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开始将本国的一些已经成熟或者一些需要淘汰的产业或技术转移到这些国家。这些国家通常以利润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这些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环境资源经常诱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放弃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这样不仅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来降低本国企业环境成本,又可以转移淘汰的不环保的污染产业。这就是国外一些学者提出的“环境成本转移说”,该理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
2.2环境成本转移说 3
第三章 我国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现状 4
3.1国际贸易的现状 4
3.2环境污染的现状 7
第四章 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关系的量化分析 14
4.1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4
4.2模型检验及结论分析 15
4.3 本章小结 17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9
5.1增强环保综合实力 19
5.2优化企业贸易结构 19
5.3推行企业清洁生产 20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绪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直到最高的2014年的43015亿美元,几乎翻了8.4倍。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发展都有目共睹。但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一直都依靠大量要素的投入,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一起同步发展的还有中国的环境污染水平。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这样的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状况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根据政府规划,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提高危机意识,发展绿色环保理念,注意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再介绍了跟选题有关的相关文献和理论,通过简单介绍EKC曲线和环境成本转移说这两个理论,分析了过去的学者对国际贸易和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从而给本文提供思路和经验。然后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其中,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结构指标三个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现状;从土地状况、水质状况和空气状况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再次,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自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现状和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的问题,本文自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没有相对比较全面和可靠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具体测量指标,本文使用了外贸依存度作为国际贸易的指标。并且由于本人的学术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证检验方面的数据分析方面并没有做出足够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但依旧希望本文的分析在处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研究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提出和实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以美国经济学家 Simon Kuznets的名字命名的,他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的不平衡程度呈现出一种倒 U型趋势: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这种这种不均衡将达到顶峰,然而随着收入的增加,不均衡程度将有所下降。在我国的环境研究中,我国的收入和环境污染状况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即污染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当一国的经济发展达到某一峰值之后,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提高将具有正面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一致,所以具体的最高点位置也是不相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代表的的含义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恶化,但是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具备了足够的环境治理的设备和技术,环境状况也会逐渐改善,这也反映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Stokey在1998年假定一个国家专门生产污染产品,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污染税较低,这时污染和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趋势,而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档次后会增加对污染税的收取,用来消除污染的支出增加,或者说是环境成本增加,厂商们除了使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生产,别无选择。此时污染程度则会逐渐减少,这同时也解释了 EKC曲线的倒 U型形状。不过这个模型并不适用于多产品模型。
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我们讨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时,不得不提及国际贸易对EKC曲线的影响。首先,国际贸易会使一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污染的产品,但是一国的污染受环境政策的影响更加敏感,有更多的可操作途径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EKC曲线的形状。其次,国际贸易帮助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污染转移机制,一些发达国家会通过将本国的一些污染行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降低自身的污染水平,这也是 EKC曲线中会出现拐点的原因。最后,国际贸易将各国的污染问题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国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环境问题需要国与国之间联手协商合作解决,因此国际贸易使 EKC曲线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
2.2环境成本转移说
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论,经济发达技术领先的国家在产品逐渐稳定进入成熟期之后,不断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同时大力对外投资,尤其是一些相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开始将本国的一些已经成熟或者一些需要淘汰的产业或技术转移到这些国家。这些国家通常以利润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这些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环境资源经常诱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放弃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这样不仅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来降低本国企业环境成本,又可以转移淘汰的不环保的污染产业。这就是国外一些学者提出的“环境成本转移说”,该理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