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附件)【字数:11494】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三农”最重要的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从1978年到现在,江苏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影响江苏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农村投资水平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农村投资水平指数、农村储蓄率指标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指数对江苏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农民收入的增加并未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综上表明,收入对金融的积极作用的发挥之所以被阻碍,是因为一些制度因素在江苏农村金融政策传递中被阻碍了。最后,针对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2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第二章 江苏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4
2.1江苏省农民收入现状 4
2.3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6
第三章 江苏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其成因 8
3.1区域差异明显 8
3.2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健全 8
3.3农村金融机构项目类型单一 8
3.4非正规金融阻碍金融宏观调控 8
3.5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的成因分析 9
第四章 实证分析 11
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1
4.2 计量方法 12
4.3实证分析及结果 12
第五章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 15
5.1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15
5.2发挥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导作用 15
5.3 完善并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 16
5.4提高农民素质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问题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实施振兴村战略的意见》是贯彻落实振兴农村战略的一部法规,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本文中的农村金融是指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所有金融机构。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不仅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会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在江苏,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是农村早期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在不断地完善,江苏农村经济也发展迅速。由于农村深入地改革,一些银行的职能转向单一性。由于反复改革削弱了江苏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这些银行很难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探讨江苏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如果80年代初取消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的集中影响,并且90年代初粮价上涨的影响,那么农民收入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放缓困难。毫无疑问,此时农村经济的顺差大幅减少,农村资源收入下降。与此同时,该国的控制成本大幅增加。国家开始缩小国有金融机构,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国家直接以行政手段支持江苏农村经济,但更重要的是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发展。通过示范,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就江苏地区而言,可以说在苏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借鉴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大力推动金融发展。并提出了为江苏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路的对策。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因素,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存在农村与城市分割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存在分割现象。由于该领域的外国直接文献很少,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的发展将随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发展而发展。主要从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角度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Greenwood和Javanovic(1990)通过动态模型分析表明,早在经济发展初期,金融发展就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的发展将导致收入差距的逐渐缩小。因此,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都呈倒U型的“库兹涅兹效应”。Townsend Ueda(2003)使用统一的动态模型来证明在金融深化过程中,通过收入分配动态确实存在金融发展与收入之间的差距。Pradhan(2010)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利用1951年至1998年的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导致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差距逐渐缩小。Ang(2008)通过长时间研究金融发展对收入配置的作用,发现了金融的深化发展渐渐优化收入分配和慢慢缩小收入差距。Jamel Boukhatema(2016)利用19862012年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近67年的数据,得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具有减少贫困的直接作用。
1.2.2国内文献综述
王虎(2006)明确指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有正向影响,只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一个缺点。同样,刘玉春(2013)也指出,中国农民的收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同时,研究的起点或方向将对结果产生影响。农民收入差距和农民收入水平明显不同于孙玉奎(2014)。就中西部而言,即使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拉大了农民的收入差距,其实质对农民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有利于农民的收入和收入差距。所以,江苏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的特征明显。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江苏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差距。但是,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因此,江苏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倒U型关系。刘静(2015)分析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格局并非格兰杰提高农民收入的原因,而是调整农村金融结构作为农民增收手段的关键。
谢玉梅(2016)指出,如果要考虑提高农民收入最基本的方式,就要提高金融机构的发展效率,扩大农民和人均贷款的覆盖面。鉴于此,本文从农村金融的方向出发,主要的出发角度是以银行为主导的正规金融机构,然后,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宋祥云(2017)根据1989年至2014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等综合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并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服务水平和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具有积极的影响。农民的收入长期受到农村金融结构的压制。但短期效应并不是很明显。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发展应该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