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支付宝为例

近年来,电子商务业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逐步成为人们日常交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研究哪些因素对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使用意愿具有影响对其在未来的普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理论基础,并针对第三方支付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引入新的变量,建立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并做出假设,以青年群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创新性对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性对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影响对使用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现状2(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3
(一)研究构思3
(二)变量定义4
(三)研究假设4
(四)问卷设计5
四、实证分析5
(一)信度分析 6
(二)描述性分析6
(二)效度分析 7
(三)均值及标准差分析 8
(四)相关分析 8
五、研究结论 9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调查问卷11
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支付宝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购物模式也渐渐发生了创新,人们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上买卖,形成了传统购物和网络购物共存的购物模式。根据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分析,近年来,4G普及率持续提高,WIFI保持稳定,占比七成,截止2017年3月,两者之和超过95%。比达数据中心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交易增长率分别达到62.2%和216.4%,其交易规模也呈现连年上升趋势,如图11所示。

图11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另一方面,虽然O2O退潮,但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等已成为线下用户线上化的入口,极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依据2016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报告可以看出,2016年,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超过一半的占比居于首位,财付通位列第二,同时,在购物支付和金融场景市场交易中,支付宝以75.6%和64.7%的份额,依旧居于首位。
尽管第三方支付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比较,依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人群主要为青年人,尚未达到普及程度。根据中国情报网数据解析,年龄段为1934岁的人群最常使用第三方支付,如图13所示。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意愿持续上升?为什么支付宝在各个领域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用户选择支付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25岁左右的青年人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有怎样的需求?是哪些因素对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和研究和分析。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整合型科技接收模型(UTAUT),并根据第三方支付的独有特点(作为突破传统支付方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安全性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引入感知风险因素,同时结合当前社会特点引入用户创新性因素,以支付宝为例,青年用户群体为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Luarn和Lin(2005)以TAM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消费者选择进行研究,发现除TAM模型中易用性和有用性外,可信度、风险因素等也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通过对新加坡用户接受电子商务程度的调查,Kenneth C.C.Yang发现影响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的主要有创新性、年龄和性别。Byoungsoo Kim(2011)在价值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变量“用户经验”,分析发现,用户经验对其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郭胜男(2012)在TAM的基础上加入了感知风险、服务质量、用户创新性、信任和主观规范这五个因子,论证了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正相关关系。李长城(2015)将TAM与感知趣味、感知成本、感知风险、网络外部性等相关理论进行结合,并综合了当前移动支付的特性,论证了网络外部性不仅对用户使用意愿有影响,而且有显著正向作用。
众多学者引进了感知风险相关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感知风险也成为近年第三方支付研究的焦点。但是关于感知风险的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者持有不同意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1)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存在显著负向作用,2004年丁辉对安徽省合肥市的年轻人进行了调查,对数据进行数量分析,检验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验证了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具有抑制作用。(2)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不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漆正丽认为,感知风险是一个不稳定变量,只有当用户认为第三方支付十分不安全是,它才会对用户的态度和意愿产生作用,而当感知风险未达到这一水平时,对于用户的使用态度和意愿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漆正丽,2012)。
三、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一)研究构思
在以上对第三方支付理论模型的归纳、总结中可以看出,UTAUT模型中剔除了使用态度这一变量,而后续诸多研究中也未将使用态度作为研究使用意愿的一个中间变量,因此,本研究在UTAUT模型和TAM模型结合时也未将“使用态度”列入框架。
TAM模型的广泛应用,表明了其中两个核心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在分析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方面是十分可靠的变量,基于此,本模型认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也可能对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因此将其纳入模型。UTAUT模型中努力期望指“用户感受到的容易程度”,其概念与感知易用性相似,可用感知易用性代替,因此为避免重复,本研究未把努力期望纳入模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