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2001-2014年为观察基期,以我国和其他21个贸易伙伴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研究对象,依据波特钻石模型,结合对贸易竞争优势的4大影响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国内外需求与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负相关,且国外需求的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抑制作用大于国内需求;FDI与我国服务逆差正相关,其进口引致效应大于进口替代效应;国内外的R&D投入,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汇率,两国签订的互惠的贸易协定与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正相关。根据回归,提出扩大内需,引进长期FDI,充分利用外国需求等建议措施来改善我国服务逆差现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文献综述3
(一)理论研究3
(二)实证分析3
1.FDI与服务贸易逆差3
2.创新(人力资本、R&D)与服务贸易逆差4
3.国内需求与服务贸易逆差4
4.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逆差4
三.变量选取、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5
(一)变量选取5
(二)模型设定6
(三)数据来源6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7
(一)实证结果7
(二)结果分析7
五.结论与建议10
结论10
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图12
表13
表27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2015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与货物贸易双减速(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实现双增长(出口增长14.6%,进口增长18.6%)。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5.4%,比2014年提升2.7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5》表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排名进入世界前五,其中出口排名世界第五,进口排名世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隐藏在服务贸易进出口双增长现象背后的问题是我国服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贸易持续扩大的巨额的逆差。如图1所示,2001年至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连续14年保持逆差,逆差额从2001年61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1599亿美元。持续增长的服务贸易逆差不仅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且也引起了商务部的重视和国务院的关注。2015年2月,商务部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服务贸易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总体上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仍是对外贸易的“短板”。探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进而提出改善措施已经成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数据来源:WTO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不包括政府服务。
近年来,贸易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我国政策也开始鼓励发展服务贸易。2011年商务部、中宣部和发改委等3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引导外资合理有序流向服务贸易领域,强化人才保障,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扶持力度等宏观措施要求来减少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已进入十三五发展时期,有必要对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做切实的评估。通过实证研究来看看引进FDI和加大R&D投入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产生显著的影响,是否有利于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促进贸易自由化,我国一直以来也在积极的参与双边或多边的优惠贸易协定,比如2003年签订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关系安排(CEPA),2010年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015年签订的中澳自贸区、中韩自贸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以及正在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那么,我国积极参与和推进的优惠贸易协定在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影响呢?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解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一直以来,在学术研究中对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最经典的模型就是引力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入FDI,R&D,FTA等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期解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并对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这对带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服务贸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文章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已有的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的文献研究;第三部分借助波特钻石模型,选取和我国服务贸易相关的解释变量,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第四部分是根据回归方程,得出实证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经济学意义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状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较弱的国际竞争力是造成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最直接的原因。这可以从我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看出。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即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 1965)提出,通过测算一国某产业在该国出口额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该产业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的比值来衡量该国该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RCA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一国该产业的出口额/该国出口总额)/(世界该产业的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一般认为,如果一国某产业的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如表1所示,20012014年间,我国服务贸易的RCA值都小于0.8,因此可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 2001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整体RCA值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RCA值
0.5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文献综述3
(一)理论研究3
(二)实证分析3
1.FDI与服务贸易逆差3
2.创新(人力资本、R&D)与服务贸易逆差4
3.国内需求与服务贸易逆差4
4.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逆差4
三.变量选取、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5
(一)变量选取5
(二)模型设定6
(三)数据来源6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7
(一)实证结果7
(二)结果分析7
五.结论与建议10
结论10
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图12
表13
表27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2015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与货物贸易双减速(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实现双增长(出口增长14.6%,进口增长18.6%)。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5.4%,比2014年提升2.7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5》表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排名进入世界前五,其中出口排名世界第五,进口排名世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隐藏在服务贸易进出口双增长现象背后的问题是我国服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贸易持续扩大的巨额的逆差。如图1所示,2001年至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连续14年保持逆差,逆差额从2001年61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1599亿美元。持续增长的服务贸易逆差不仅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且也引起了商务部的重视和国务院的关注。2015年2月,商务部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服务贸易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总体上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仍是对外贸易的“短板”。探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进而提出改善措施已经成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数据来源:WTO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不包括政府服务。
近年来,贸易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我国政策也开始鼓励发展服务贸易。2011年商务部、中宣部和发改委等3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引导外资合理有序流向服务贸易领域,强化人才保障,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扶持力度等宏观措施要求来减少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已进入十三五发展时期,有必要对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做切实的评估。通过实证研究来看看引进FDI和加大R&D投入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产生显著的影响,是否有利于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促进贸易自由化,我国一直以来也在积极的参与双边或多边的优惠贸易协定,比如2003年签订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关系安排(CEPA),2010年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015年签订的中澳自贸区、中韩自贸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以及正在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那么,我国积极参与和推进的优惠贸易协定在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影响呢?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解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一直以来,在学术研究中对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最经典的模型就是引力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入FDI,R&D,FTA等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期解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成因,并对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这对带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服务贸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文章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已有的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的文献研究;第三部分借助波特钻石模型,选取和我国服务贸易相关的解释变量,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成因。第四部分是根据回归方程,得出实证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经济学意义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状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较弱的国际竞争力是造成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最直接的原因。这可以从我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看出。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即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 1965)提出,通过测算一国某产业在该国出口额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该产业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的比值来衡量该国该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RCA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一国该产业的出口额/该国出口总额)/(世界该产业的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一般认为,如果一国某产业的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如表1所示,20012014年间,我国服务贸易的RCA值都小于0.8,因此可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 2001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整体RCA值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RCA值
0.5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