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在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生产率基础水平。本文在阐释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1993—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探究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作为服务业的五个重要分行业部门,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服务业、通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及外商投资(FDI)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主要作用,其中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自由化在提高制造业生产率的贡献上更为主要,据此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一、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中国制造业及其生产率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4
(一)中国制造业现状及趋势 4
(二)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现状及趋势 5
四、中国服务业及其自由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6
(一)中国服务业现状及趋势 6
(二)服务业贸易自由化现状及趋势 9
五、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 10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10
(二)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11
(三)单位根检验 12
(四)协整检验 12
(五)多元回归分析 13
六、 结论及相关建议 13
(一)相关结论 13
(二)政策建议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引言
Key industries
引言
服务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都是热点问题,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深入推进,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方面,服务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自由流动,同时生产者服务业通过自身的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以及中间投入性的特点,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产生了正外部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示范效应等,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服务业部门,如交通运输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部门的贸易自由化也会产生加速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因此,服务业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程度的如何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定论,而该议题在当前背景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虽然一直是制造业生产大国,但却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粗放的制造业生产模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去产能”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不仅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更是制造业改革的重点。而通过服务业贸易自由化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不仅顺应了制造业改革的需要,更顺应了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实证测算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程度的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供了新视角和政策借鉴。
基于此,本文以对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制造业生产率现状的分析为基础,以选取的19932014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前提,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不仅回应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影响程度的争议,同时为我国制造业改革乃至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二、文献综述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是随着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其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显著影响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就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到大量值得我们借鉴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他们不仅积极关注贸易自由化响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也根据实际数据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出发,就服务贸易自由化如何显著性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广为人熟知的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Francois通过他在1990年的一项研究,他提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控制异质性产品的生产和协调性,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身为制造业其中一部分的各异质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2000年,Segerstom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一个国家进口的“外来”服务在与当地的生产要素进行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之后,这种服务势必会趋向于本土化,更利于当地居民接受和吸收,从而更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Markusen(1989)提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可以对该生产性服务的分工化进一步深化,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使其中间投入种类多样化,质量水平有保障,并利用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使全要素生产率即TFP提高。Langhammer随后在 2006年再次论证了这个观点。Helpman和Antras(2004)、Anderson(2004)、Raff和Ruhr(2007)等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产生的联动效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对下游制造业产生一定效应,使其生产率大大提高。除却对理论机制的定性分析,学者们在实证方面也颇有成就。2009年,Fernandes选取了大量不同行业的数据,对东欧国家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对其下游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给制造业生产率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而Amold等(2007)在企业方面进行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大大促进了捷克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它是具有很强的正面效应的。同样的,Javorcik和Li(2008)再次论证了罗马尼亚的零售部门的FDI自由化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联系关注比较早,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由于对二者关系的探讨往往基于本国的情况,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体制、结构以及运行环境等存在差异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提供生产效率的借鉴作用十分有限;国内学者在分析二者关系时探讨角度与方法的不同,不仅使得国内学术界对两者关系的看法存在差异,得到的影响程度更是千差万别,没有形成定论。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贸易复杂化程度的日益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我国等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影响愈发重要,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研究测算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所选取的有效数据,对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程度进行重新测算。
三、中国制造业及其生产率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作为一个制造业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物质生活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也占领者不容忽视的地位。要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对二者当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中我们节选了2004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因为这11年的数据更加贴近我国现实,能更明显的体现二者在本经济阶段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