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以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也高速增长,但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浮现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多个学者进行研究,但大多数人关注于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而关于城乡居民消费的研究却很少。如今,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想要通过刺激消费这种方式来刺激经济,无论总体的消费水平,还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都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南京市的消费现状,首先描述南京居民总体的消费水平状况,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然后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比如可支配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或绪论)2
二、文献综述 2
三、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现况4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4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5
1.对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比较5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具体分析比较6
四、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8
五、南京刺激消费的政策和改进意见建议11
(一)南京现有的消费状态11
(二)南京现有的对于消费的刺激政策11
1.从供给发面刺激消费11
2.从需求方面刺激消费11
(三)对于刺激消费,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12
1.对总体消费的建议12
2.对于发展农村消费的建议12
六、结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以南京为例
引言
引言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瓶颈期,国内外经济都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希望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消费的研究至关重要,但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存在很大不同,只有了解两者的具体情况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南京是我国很具代表性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但周围的乡村发展就比较落后,所以对南京进行研究就能更直观的表现这种消费差距。而且在了解差距的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对农村地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也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现状
对于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描述,张志敏(2003)提出90世纪的中国居民消费呈现三个特点:(1)居民消费率低于80年代和OECD国家;(2)居民收入的增长比消费慢;(3)居民的消费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率还在持续走低,孔祥利,王张明(2013)指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减小。最终消费率从1978年的62. 1%下降到2012年的36. 8%,消费率的持续下降使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投资和出口。这也是我国现今想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发展经济的原因。陈启杰张丹(2006)表明自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品供给越来越丰富,国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步挺高,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这也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而且政府对医疗,养老,教育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不断重视,也对消费结构的优化有帮助。
(二)我国城乡消费之间的差异
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陈军民(2008)提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额分别从1983年的505. 9元和248. 3元增长到2005年的7943元和2555元,二者分别增加了15. 7倍和7. 2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 7%和10. 7%。可见,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增长速度却并不相同,所以两者差距也越来越大,从1983年的相差257.6元到2005年相差5388元,增加了19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对差距也一直在2倍以上,2000年以后一直在3倍以上。从数据来看,农村要远远落后于城镇。刘玉玲(2002)也有同样的观点,目前,从全国范围内看,农村人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都比不上城市人。我国农民消费现状是,消费水平过低,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增长缓慢。孔祥利,王张明(2013)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两方面进行消费差异的描述,(1)消费水平,2011年农村居民5221元的消费水平仍低于1995年城镇居民5620元的消费水平,所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落后于城镇居民16年。(2)消费结构,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仅仅相对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所以,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比例依然较高,与城镇居民相比,基本上有10年的差距。
(三)造成我国消费现状的原因
对于差异原因的研究有很多,龚志民毛中根(2002)提出了他的见解(1)收入缓慢增加(2)消费倾向太低(3)农民缴纳太多税款(4)农村消费环境不完善(5)传统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尹光霞,祝玮(2006)也做了他们的研究对于原因的分析(1)城市人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人导致了两者消费的不同,中国在目前还是农业大国,但很多地方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状况就是城市人享受着现代化经济带来的高水平,农村人还处于传统低能经济中,这主要体现在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上,而且我国前些年对人口的流动管理较严,这也使得劳动力不能合理分配,农村的生产效率也变的低下,这些原因都使得城市人和农村人的收入水平相差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应该处于城市水平的三分之二水平或者更高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收入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这就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2)城乡之间消费的不同还受各地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人还保留着勤俭节约的思想,他们多数都经历过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所以对于消费本身就有一种抵触的心理,而且农村人的文化素质较城市人低,这也导致他们追求的多为商品的实用性,并且各种追求也没有城市人那么多,另外农村人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没有城市人那么强,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接受度远低于城市人,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宽度。城里人普遍思想更为先进,文化水平也更高,他们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他们优化的消费结构。从4位学者的结论中发现,他们都提到了收入,确实收入的增长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的差异,张好收(2002)研究了城乡收入不同的原因,他认为我国居民收人差距扩大有其必然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中,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决定了产出,所以,当两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存在很大差距时,他们得到的产出即收入水平也有很大不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并且贯彻的是先让一部分地区,人先富起来的原则,这种情况下,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优先发展,收入水平也不断拉开差距。
(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办法
尹光霞,祝玮(2006)提出(1)政府改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村地区总体的实际收入水平(2)改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对不同地区的统筹管理,建立更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3)政府利用政策刺激各地区的消费,优化消费结构(4)改善消费环境,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消费品还刺激各地区的消费需要。刘玉玲(2002)则从农村人的角度提出他的改进意见,刘玉玲(2002)提出(1)增加农村地区整体的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人的消费需求(2)整顿农村商品流通秩序加强对消费品流通过程的管理(3)政府帮助发展农村地区的优势和潜力,吸引更多的消费。吴东晟(2004)提出农村地区的收入低下是制约它消费发展的最大障碍,(1.1)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促进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需要改善农业。要确立更科学的生产方式,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建立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1.2)对于非农业部分,要对非农业劳动力进行正确引导,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非农业收入,加强城市承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搞好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来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市民社会能力,(1.3)发展好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强大不但带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减轻农民负担。(2)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3)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设.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4)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无论如何提建议,改善收入都被重点提及,所以有必要对收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马聪辉(2003)进行了自己的研究(1)GDP的增长是缩小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的前提和基础,(2)充分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3)保障教育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前提条件。张志敏(2002)也提出今后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刺激农业和非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政府在扶持农村发展的时候要基于农村各方面远落后于城市的现实状况。了解了这个现实状况后,才能够推出一套整体的发展方案帮助农村发展,全方位的经济发展才能使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变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或绪论)2
二、文献综述 2
三、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现况4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4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5
1.对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比较5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具体分析比较6
四、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8
五、南京刺激消费的政策和改进意见建议11
(一)南京现有的消费状态11
(二)南京现有的对于消费的刺激政策11
1.从供给发面刺激消费11
2.从需求方面刺激消费11
(三)对于刺激消费,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12
1.对总体消费的建议12
2.对于发展农村消费的建议12
六、结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以南京为例
引言
引言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瓶颈期,国内外经济都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希望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消费的研究至关重要,但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存在很大不同,只有了解两者的具体情况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南京是我国很具代表性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但周围的乡村发展就比较落后,所以对南京进行研究就能更直观的表现这种消费差距。而且在了解差距的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对农村地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也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现状
对于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描述,张志敏(2003)提出90世纪的中国居民消费呈现三个特点:(1)居民消费率低于80年代和OECD国家;(2)居民收入的增长比消费慢;(3)居民的消费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率还在持续走低,孔祥利,王张明(2013)指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减小。最终消费率从1978年的62. 1%下降到2012年的36. 8%,消费率的持续下降使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投资和出口。这也是我国现今想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发展经济的原因。陈启杰张丹(2006)表明自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品供给越来越丰富,国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步挺高,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这也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而且政府对医疗,养老,教育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不断重视,也对消费结构的优化有帮助。
(二)我国城乡消费之间的差异
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陈军民(2008)提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额分别从1983年的505. 9元和248. 3元增长到2005年的7943元和2555元,二者分别增加了15. 7倍和7. 2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 7%和10. 7%。可见,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增长速度却并不相同,所以两者差距也越来越大,从1983年的相差257.6元到2005年相差5388元,增加了19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对差距也一直在2倍以上,2000年以后一直在3倍以上。从数据来看,农村要远远落后于城镇。刘玉玲(2002)也有同样的观点,目前,从全国范围内看,农村人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都比不上城市人。我国农民消费现状是,消费水平过低,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增长缓慢。孔祥利,王张明(2013)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两方面进行消费差异的描述,(1)消费水平,2011年农村居民5221元的消费水平仍低于1995年城镇居民5620元的消费水平,所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落后于城镇居民16年。(2)消费结构,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仅仅相对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所以,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比例依然较高,与城镇居民相比,基本上有10年的差距。
(三)造成我国消费现状的原因
对于差异原因的研究有很多,龚志民毛中根(2002)提出了他的见解(1)收入缓慢增加(2)消费倾向太低(3)农民缴纳太多税款(4)农村消费环境不完善(5)传统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尹光霞,祝玮(2006)也做了他们的研究对于原因的分析(1)城市人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人导致了两者消费的不同,中国在目前还是农业大国,但很多地方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状况就是城市人享受着现代化经济带来的高水平,农村人还处于传统低能经济中,这主要体现在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上,而且我国前些年对人口的流动管理较严,这也使得劳动力不能合理分配,农村的生产效率也变的低下,这些原因都使得城市人和农村人的收入水平相差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应该处于城市水平的三分之二水平或者更高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收入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这就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2)城乡之间消费的不同还受各地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人还保留着勤俭节约的思想,他们多数都经历过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所以对于消费本身就有一种抵触的心理,而且农村人的文化素质较城市人低,这也导致他们追求的多为商品的实用性,并且各种追求也没有城市人那么多,另外农村人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没有城市人那么强,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接受度远低于城市人,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宽度。城里人普遍思想更为先进,文化水平也更高,他们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他们优化的消费结构。从4位学者的结论中发现,他们都提到了收入,确实收入的增长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的差异,张好收(2002)研究了城乡收入不同的原因,他认为我国居民收人差距扩大有其必然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中,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决定了产出,所以,当两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存在很大差距时,他们得到的产出即收入水平也有很大不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并且贯彻的是先让一部分地区,人先富起来的原则,这种情况下,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优先发展,收入水平也不断拉开差距。
(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办法
尹光霞,祝玮(2006)提出(1)政府改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村地区总体的实际收入水平(2)改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对不同地区的统筹管理,建立更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3)政府利用政策刺激各地区的消费,优化消费结构(4)改善消费环境,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消费品还刺激各地区的消费需要。刘玉玲(2002)则从农村人的角度提出他的改进意见,刘玉玲(2002)提出(1)增加农村地区整体的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人的消费需求(2)整顿农村商品流通秩序加强对消费品流通过程的管理(3)政府帮助发展农村地区的优势和潜力,吸引更多的消费。吴东晟(2004)提出农村地区的收入低下是制约它消费发展的最大障碍,(1.1)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促进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需要改善农业。要确立更科学的生产方式,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建立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1.2)对于非农业部分,要对非农业劳动力进行正确引导,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非农业收入,加强城市承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搞好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来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市民社会能力,(1.3)发展好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强大不但带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减轻农民负担。(2)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3)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设.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4)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无论如何提建议,改善收入都被重点提及,所以有必要对收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马聪辉(2003)进行了自己的研究(1)GDP的增长是缩小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的前提和基础,(2)充分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3)保障教育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前提条件。张志敏(2002)也提出今后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刺激农业和非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政府在扶持农村发展的时候要基于农村各方面远落后于城市的现实状况。了解了这个现实状况后,才能够推出一套整体的发展方案帮助农村发展,全方位的经济发展才能使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变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