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盾和资本结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

1优良的企业成长性是所有企业管理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成长性不同的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决策时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公司管理中地位极其重要,对公司市价、日常经营活动、公司治理影响深远。现阶段鲜有文献深入研究税盾和资本结构如何影响成长性,本文基于这一视角,以2016年沪深300指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的成长性存在正向影响,企业所持有的非债务税盾对企业的成长性也存在正向影响。企业应增强利用非债务税盾的意识,提升企业价值,这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目录
引言
引言
成长性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企业的成长性代表了企业的资产价值,不仅对于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意义重大。企业成长性反映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即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管理控制,企业需要权衡债权与债务的比例,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以此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价值。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由于成长性不同的企业其融资倾向性各不相同,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也往往不同。上市公司选择最优化的资本结构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公司的实际市场价值、公司日常经营、公司治理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现阶段鲜有文献针对税盾和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成长性之间关系展开深入研究。税盾是指可以使企业避免或减少产生税收负担的工具。“税盾效应”,即债务成本在税前列支,而股权成本在税后列支,因此企业如果要向债权人支付同等的回报,实际会需要生产更多的利润。国有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选择时,大多较少考虑债务的“税盾效应”,比较容易忽视税盾效应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与国内学者之前发现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相吻合。
企业的成长性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身处市场化竞争深入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更要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体现其有无发展潜力,而要发展壮大企业,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支持。所以,现代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融资,融资策略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各异。分析企业成长性,把握企业当前所处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企业长期决策提供依据。然而,资本结构对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企业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同时把负债导致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能够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负债比例,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是迄今为止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成长性高的企业,其发展前景广阔,拥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但在其高速成长的阶段,如果其管理者一味的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本身资本结构的优化,则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造成重大损失。而对于低成长性的企业,如果其管理者过度追求财务杠杆和债务税盾的作用,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够使得企业的成长性稳定增长,不仅能够缓解企业陷入代理问题,还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保持较高的企业价值,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是规模的扩大,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应选择合理债务债权比例、债务的期限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流动比率,现金流水平和盈利水平,满足企业成长需要,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治理国家的基础,科学的财税制度是优化我国资源配置、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制度保障。必须要坚持优化税制、稳定税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已有的研究也考虑到了税收对企业资本结构和成长发展的影响,莫格里安(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考虑公司所得税影响的情况下,认为由于债务利息具有“税盾效应”,因此公司价值随着债务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所以最优资本结构100%负债[1]。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Baxter认为由于债务过多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的“税盾价值”与破产成本权衡的结果[2]。狄安龙(DeAngelo)和马苏里(Masulis)推导得出“非债务税盾”会对债务税盾产生“替代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负债过低之谜[3]。
理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不仅为发展本土化的资本结构理论做出微薄贡献,而且对于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关于税盾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的成长性关系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并且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进一步丰富关于税盾对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的成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提供借鉴科研角度。
二、文献综述
(一)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中各种资产的组成及比例。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内全部资本价值的组成及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内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组成及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各种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组成及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经历了从旧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到新资本结构理论这两个阶段。
旧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一系列严格意义的假设而提出的,包括MM理论和权衡理论等。
MM理论认为,在没有任何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无论其有无负债,任何企业的价值都等于营业利润除以适合其风险等级的收益率。1958年,莫格利安和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下,负债企业和无负债企业价值相同。即莫格利安和米勒认为无论企业是否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都与企业的价值无关。1963年,两位学者将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引入原来的分析中,并对他们提出的结论进行修正,认为有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上以市值计算的债务债权比例的风险报酬,且风险报酬取决于企业债务比例及所得税税率[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