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无锡为例
本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采集1978-2013年间的直接融资和地区生产总量的数据,先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从直接融资的总量规模,产业性投资分布展开统计性描述,然后用单位根检验法、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来实证分析直接融资和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模型,最后用格兰杰法分析两者因果关系。结论表示无锡的直接融资和地区生产总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直接融资是经济总量增加的原因。无锡经济总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还需要靠直接融资来带动。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3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4
(一)早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4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与经济增长 4
(三)内生增长模型 4
三、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5
(一)经济增长理论 5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5
(三)直接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 6
四、无锡市经济现状分析 6
(一)无锡市经济发展规模分析 7
(二)无锡发展产业结构分析 8
五、无锡市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8
1、计量方法的选择 9
2、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10
3、单位根检验 10
4、协整分析 11
5、误差修正模型 11
6、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11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直接融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以无锡市为例
金融学 浦明娴
引言
引言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不经过金融中介,而是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行为。除了股票和债券还具体表现为非证券的内部借款、同业拆借、集团内部集资从资金供给者处直接筹集资金的方式。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更有利于分散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风险,有效避免整个银行系统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因此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助长经济增长速度都有重要作用。直接融资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市场有效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体制也随之不断完善。直接融资正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的有力推手。我国融资方式主主要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发展至今也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直接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偏低。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银行系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市场发展后期,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结合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以及发达国家的金融演变历史中,地位逐渐升高的直接融资,本文试图探析直接融资对无锡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为直接融资在地区经济中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助力。
无锡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加上国家发展的政策优势,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其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全省乃至全国的整体发展;同时扩大的还有无锡市融资规模,融资是维持经济增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没有对于无锡市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无锡地区直接融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意在为帮助政府处理好有关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调整融资结构和政策,保证地区经济稳健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早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银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在18世纪就开始萌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已经开始探讨银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Bagehot(1873)通过分析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得出推论,工业革命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熊彼特(1934)也指出,银行有信用创造的功能,资金通过银行系统可以投向不断地缺少资金支持的创新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还有学者研究了在金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作用的演变。Patrick(1966)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作用在于供给市场资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需求量变大,需求型金融逐渐主导市场。McKinnon和Shaw(1973)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情况,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概念,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导致融资渠道堵塞和资本成本扭曲,使市场缺少资金,而金融自由化可以使实际利率在不用管制的情况下趋向均衡,从而保证经济增长。Hellmann, Murdock and Stieglitz (2000)却反对以上论述,他们认为,金融约束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并实施带有一定约束性的金融政策将比竞争性的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我国许多科学家也有很多研究,韩延春(2001),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分析,得出金融深化要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追求数量上的扩张不够的结论。林毅夫(2003)指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结构、规模相匹配时,才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蔡中华、方福康(2001)讨论了金融部门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他们指出金融部门对经济有促进作用。王永忠(2007)指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改变储蓄率、提高储蓄资本转化率来改善投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沈能(2005) 在技术进步方面,用内生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联机制。王永中(2007)认为鼓励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而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与经济增长
Grossman and Stieglitz(1980)、Holmstrom and Tirol (1993)的相关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扩张能激励股票市场参与者去收集信息,而且市场流动性与客户获取信息数量成正比,信息越充分越有助于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Scharfstein (1988)的研究表明,证券市场会发生企业控制权问题,外部投资者压力下经理层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综合以上,发展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能增加对创新型项目的投资,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扩大潜在生产力,提升生产总值。赵勇、雷达(2010)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显示,经济在由投资推动型向生产率主导型的转变中存在门槛,金融业务的发展能降低该门槛,所以可以通过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三)内生增长模型
金融业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分别是金融发展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金融中介主导型和金融市场主导型业务哪种更助于经济增长。对于第一个方面的争论,Robinson(1952)认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发展需求的自动反应。诺贝尔经济奖得主Lucas(1988)也指出经济学家“过度强调”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力。尽管对金融业务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存在着不少的质疑,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将金融产品引入内生增长模型之中,并且用这些理论模型解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3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4
(一)早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4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与经济增长 4
(三)内生增长模型 4
三、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5
(一)经济增长理论 5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5
(三)直接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 6
四、无锡市经济现状分析 6
(一)无锡市经济发展规模分析 7
(二)无锡发展产业结构分析 8
五、无锡市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8
1、计量方法的选择 9
2、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10
3、单位根检验 10
4、协整分析 11
5、误差修正模型 11
6、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11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直接融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以无锡市为例
金融学 浦明娴
引言
引言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不经过金融中介,而是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行为。除了股票和债券还具体表现为非证券的内部借款、同业拆借、集团内部集资从资金供给者处直接筹集资金的方式。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更有利于分散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风险,有效避免整个银行系统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因此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助长经济增长速度都有重要作用。直接融资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市场有效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体制也随之不断完善。直接融资正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的有力推手。我国融资方式主主要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发展至今也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直接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偏低。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银行系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市场发展后期,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结合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以及发达国家的金融演变历史中,地位逐渐升高的直接融资,本文试图探析直接融资对无锡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为直接融资在地区经济中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助力。
无锡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加上国家发展的政策优势,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其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全省乃至全国的整体发展;同时扩大的还有无锡市融资规模,融资是维持经济增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没有对于无锡市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无锡地区直接融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意在为帮助政府处理好有关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调整融资结构和政策,保证地区经济稳健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早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银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在18世纪就开始萌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已经开始探讨银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Bagehot(1873)通过分析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得出推论,工业革命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熊彼特(1934)也指出,银行有信用创造的功能,资金通过银行系统可以投向不断地缺少资金支持的创新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还有学者研究了在金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作用的演变。Patrick(1966)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作用在于供给市场资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需求量变大,需求型金融逐渐主导市场。McKinnon和Shaw(1973)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情况,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概念,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导致融资渠道堵塞和资本成本扭曲,使市场缺少资金,而金融自由化可以使实际利率在不用管制的情况下趋向均衡,从而保证经济增长。Hellmann, Murdock and Stieglitz (2000)却反对以上论述,他们认为,金融约束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并实施带有一定约束性的金融政策将比竞争性的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我国许多科学家也有很多研究,韩延春(2001),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分析,得出金融深化要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追求数量上的扩张不够的结论。林毅夫(2003)指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结构、规模相匹配时,才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蔡中华、方福康(2001)讨论了金融部门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他们指出金融部门对经济有促进作用。王永忠(2007)指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改变储蓄率、提高储蓄资本转化率来改善投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沈能(2005) 在技术进步方面,用内生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联机制。王永中(2007)认为鼓励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而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与经济增长
Grossman and Stieglitz(1980)、Holmstrom and Tirol (1993)的相关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扩张能激励股票市场参与者去收集信息,而且市场流动性与客户获取信息数量成正比,信息越充分越有助于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Scharfstein (1988)的研究表明,证券市场会发生企业控制权问题,外部投资者压力下经理层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综合以上,发展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能增加对创新型项目的投资,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扩大潜在生产力,提升生产总值。赵勇、雷达(2010)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显示,经济在由投资推动型向生产率主导型的转变中存在门槛,金融业务的发展能降低该门槛,所以可以通过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三)内生增长模型
金融业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分别是金融发展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金融中介主导型和金融市场主导型业务哪种更助于经济增长。对于第一个方面的争论,Robinson(1952)认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发展需求的自动反应。诺贝尔经济奖得主Lucas(1988)也指出经济学家“过度强调”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力。尽管对金融业务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存在着不少的质疑,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将金融产品引入内生增长模型之中,并且用这些理论模型解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