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20191212142804]
摘要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就很广泛,农产品贸易是两国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农产品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排在美国之后。然而,日本陆续提出的许多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特别是肯定列表制度的提出,对中日农产品贸易提出了很大挑战,维持中日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的现状任重而道远。
本文通过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找出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掌握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产品结构单一、贸易壁垒繁多的特点,总体的贸易形势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减少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改善农产品贸易环境。
摘要…………………………………………………………………...…I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日农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对策
目录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1.1问题的提出.1
1.1.2研究意义.1
1.2农产品贸易概述1
1.3本文研究框架及思路2
第2章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分析2
2.1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
2.1.1中日农产品贸易额走势分析.2
2.1.2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3
2.1.3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3
2.2中日农产品贸易相关指数分析5
2.3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7
2.3.1农产品质量低.7
2.3.2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低.....8
2.3.3农产品出口企业总体实力不强.8
2.3.4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组织发展滞后.9
2.3.5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重重壁垒.9
第3章 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因素分析..10
3.1自然条件..10
3.1.1自然资源禀赋...10
3.1.2地理位置...10
3.2技术因素..10
3.3中日两国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11
3.4农产品贸易壁垒..12
3.4.1关税壁垒...12
3.4.2农产品绿色壁垒...13
3.5汇率因素..14
第4章 解决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15
4.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15
4.1.1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以接轨国际标准...15
4.1.2加强中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15
4.1.3调整和完善农产品贸易结构...16
4.1.4建立贸易行会和商会等组织...16
4.1.5强化农产品出口风险管理...17
4.2企业应采取的对策..17
4.2.1努力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和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17
4.2.2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和发展农业低碳经济...17
4.2.3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打造知名品牌...18
4.2.4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20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农业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产业,它的兴衰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以支持和鼓励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日两国由于地缘上的邻近,经济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是经济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日本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两国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1.1.2研究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解决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全面的把握当前中日农产品贸易全局。为能够解决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和促进两国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一些借鉴性的对策和建议。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农产品贸易概述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1]。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农产品的范围包括属于HS 分类的第1-24 章的全部商品,以及第35、38、40、41、43、44、47、50、51、52、53 章中的部分类别。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居重要地位。每年人类食品的国际贸易量达4.6亿吨,价值超过2千亿美元,进出口贸易近3/4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般为纯出口国,出口全球50%以上的水果、蔬菜、糖、咖啡、茶叶、可可、植物油和渔产品。由于农产品关系到食品安全,涉及农业人口收入等敏感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通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排斥外国农产品进口[2]。其中技术标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即通过制定严格苛刻的质量、环保、安全防护、卫生及包装标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出口农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
1.3本文研究框架及思路
由于在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绝对的顺差地位,所以本文侧重分析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方面,本文的研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展开的。第二章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掘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剖析了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以找出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变化的缘由;第四章主要是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层面分析应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挑战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中日农产品贸易对于两国人民来说是双赢的,中国对日农产品的出口机遇和挑战并存。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最大因素是日本设置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提出了很大挑战,问题的解决还需从自身抓起。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解决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2章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分析
2.1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1.1中日农产品贸易额走势分析
从图2.1我们可以得出2003年-2012年这十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63.0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23.87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7.5%,其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为80.85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触底反弹,后5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前5年,可见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对于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在出口方面,在2003年-2007年这五年期间农产品对日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60.44亿美元增长到83.49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6.67%,经过小幅下降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76.87亿美元增长到119.77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1.72%,明显高于前五年的6.67%;在进口方面,中国对日农产品进口额与出口相比一直很小,近十年来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的趋势,2003年进口额为2.65亿美元,2012年进口额为4.10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仅为4.46%。总体来看,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而且贸易顺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1 2003-2012年中日农产品进出口额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2.1.2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从表2.1可以看出,最近十年来在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中,水产品、水果和蔬菜占据了绝大部分。具体来说,HS编码中的第16、03、20、07、23章的产品最近五年始终占据前五名,第16章所代表的水产制品一直独占鳌头,而第03章代表的水产品除了在2012年和2007年位于第三位外,其余各年都稳居第二的位置,可以得知这两章所代表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几乎占据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第07和20这两章代表的蔬菜水果及其制品呈现小幅波动上升的趋势。总的来看,借助中日距离较近的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中国的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在对日出口农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是理所当然的。
2.1.3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
图2.2是我国2012年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浙江和江苏这六个省份是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所占比重达到了87%。山东省近年来一直处于农产品进出口的第一位置,2012年山东对日农产品出口量占到了全国对日出口总量的30%,接近三分之一;福建、广东、辽宁和浙江这四个省在对日农产品出口上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四省农产品对日出口额占到了全国总量的40%还多。
表2.1 2003-2012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前十商品列表
(单位:亿美元)
排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一 16 16.62 16 21.84 16 25.21 16 27.85 16 27.98
二 03 10.51 03 12.78 03 12.41 03 11.79 20 11.84
三 07 8.31 07 9.89 20 10.34 20 11.21 03 11.63
四 20 7.18 20 8.96 07 10.16 07 10.72 07 9.51
五 12 2.96 12 3.07 12 3.06 12 2.82 23 3.47
六 10 2.11 23 2.94 23 2.58 19 2.77 19 2.77
七 19 1.66 19 2.15 19 2.57 23 2.03 12 2.72
八 23 1.63 05 1.98 09 1.95 21 1.85 10 2.64
九 21 1.50 09 1.95 10 1.91 08 1.62 21 2.01
十 08 1.38 10 7.95 21 1.73 09 1.61 08 1.59
排名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一 16 23.52 16 21.19 16 26.28 16 33.21 16 33.15
二 03 11.63 03 12.83 03 15.32 03 19.45 20 17.59
三 20 11.07 20 10.69 20 12.89 20 16.57 07 15.23
四 07 8.58 07 9.01 07 11.91 07 14.05 03 12.57
五 23 4.29 23 5.95 23 5.79 23 4.11 23 6.95
六 12 2.99 12 2.55 12 3.05 12 3.93 12 5.39
七 19 2.01 19 2.14 19 2.36 19 2.79 05 3.30
八 21 1.69 21 1.75 21 1.97 05 2.43 19 3.17
九 09 1.68 09 1.54 09 1.73 21 2.28 21 2.79
十 08 1.47 05 1.51 08 1.64 09 1.93 09 2.14
图2.2 我国2012年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图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农业信息网数据整理得到
2.2中日农产品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是测度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3]。公式为:TC=(X-M)/(X+M),其取值范围为(-1,1),它是测度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如果该指数大于零,则出口大于进口,存在贸易顺差,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出口小于进口,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当TC指数等于零,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平衡。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公式如下:TCc=( Xca- Mca)/( Xca+ Mca);TCj=( Xja - Mja)/( Xja + Mja),TCc 和TCj分别表示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竞争力指数,Xca和Mca分别表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ja和Mja类似。
摘要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就很广泛,农产品贸易是两国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农产品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排在美国之后。然而,日本陆续提出的许多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特别是肯定列表制度的提出,对中日农产品贸易提出了很大挑战,维持中日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的现状任重而道远。
本文通过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找出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掌握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产品结构单一、贸易壁垒繁多的特点,总体的贸易形势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减少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改善农产品贸易环境。
摘要…………………………………………………………………...…I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日农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对策
目录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1.1问题的提出.1
1.1.2研究意义.1
1.2农产品贸易概述1
1.3本文研究框架及思路2
第2章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分析2
2.1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
2.1.1中日农产品贸易额走势分析.2
2.1.2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3
2.1.3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3
2.2中日农产品贸易相关指数分析5
2.3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7
2.3.1农产品质量低.7
2.3.2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低.....8
2.3.3农产品出口企业总体实力不强.8
2.3.4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组织发展滞后.9
2.3.5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重重壁垒.9
第3章 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因素分析..10
3.1自然条件..10
3.1.1自然资源禀赋...10
3.1.2地理位置...10
3.2技术因素..10
3.3中日两国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11
3.4农产品贸易壁垒..12
3.4.1关税壁垒...12
3.4.2农产品绿色壁垒...13
3.5汇率因素..14
第4章 解决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15
4.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15
4.1.1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以接轨国际标准...15
4.1.2加强中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15
4.1.3调整和完善农产品贸易结构...16
4.1.4建立贸易行会和商会等组织...16
4.1.5强化农产品出口风险管理...17
4.2企业应采取的对策..17
4.2.1努力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和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17
4.2.2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和发展农业低碳经济...17
4.2.3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打造知名品牌...18
4.2.4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20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农业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产业,它的兴衰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以支持和鼓励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日两国由于地缘上的邻近,经济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是经济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日本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两国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1.1.2研究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解决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全面的把握当前中日农产品贸易全局。为能够解决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和促进两国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一些借鉴性的对策和建议。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农产品贸易概述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1]。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农产品的范围包括属于HS 分类的第1-24 章的全部商品,以及第35、38、40、41、43、44、47、50、51、52、53 章中的部分类别。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居重要地位。每年人类食品的国际贸易量达4.6亿吨,价值超过2千亿美元,进出口贸易近3/4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般为纯出口国,出口全球50%以上的水果、蔬菜、糖、咖啡、茶叶、可可、植物油和渔产品。由于农产品关系到食品安全,涉及农业人口收入等敏感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通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排斥外国农产品进口[2]。其中技术标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即通过制定严格苛刻的质量、环保、安全防护、卫生及包装标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出口农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
1.3本文研究框架及思路
由于在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绝对的顺差地位,所以本文侧重分析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方面,本文的研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展开的。第二章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掘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剖析了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以找出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变化的缘由;第四章主要是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层面分析应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挑战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中日农产品贸易对于两国人民来说是双赢的,中国对日农产品的出口机遇和挑战并存。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最大因素是日本设置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提出了很大挑战,问题的解决还需从自身抓起。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解决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2章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分析
2.1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1.1中日农产品贸易额走势分析
从图2.1我们可以得出2003年-2012年这十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63.0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23.87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7.5%,其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为80.85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触底反弹,后5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前5年,可见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对于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在出口方面,在2003年-2007年这五年期间农产品对日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60.44亿美元增长到83.49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6.67%,经过小幅下降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76.87亿美元增长到119.77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1.72%,明显高于前五年的6.67%;在进口方面,中国对日农产品进口额与出口相比一直很小,近十年来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的趋势,2003年进口额为2.65亿美元,2012年进口额为4.10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仅为4.46%。总体来看,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而且贸易顺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1 2003-2012年中日农产品进出口额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2.1.2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从表2.1可以看出,最近十年来在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中,水产品、水果和蔬菜占据了绝大部分。具体来说,HS编码中的第16、03、20、07、23章的产品最近五年始终占据前五名,第16章所代表的水产制品一直独占鳌头,而第03章代表的水产品除了在2012年和2007年位于第三位外,其余各年都稳居第二的位置,可以得知这两章所代表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几乎占据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第07和20这两章代表的蔬菜水果及其制品呈现小幅波动上升的趋势。总的来看,借助中日距离较近的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中国的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在对日出口农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是理所当然的。
2.1.3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
图2.2是我国2012年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浙江和江苏这六个省份是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所占比重达到了87%。山东省近年来一直处于农产品进出口的第一位置,2012年山东对日农产品出口量占到了全国对日出口总量的30%,接近三分之一;福建、广东、辽宁和浙江这四个省在对日农产品出口上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四省农产品对日出口额占到了全国总量的40%还多。
表2.1 2003-2012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前十商品列表
(单位:亿美元)
排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一 16 16.62 16 21.84 16 25.21 16 27.85 16 27.98
二 03 10.51 03 12.78 03 12.41 03 11.79 20 11.84
三 07 8.31 07 9.89 20 10.34 20 11.21 03 11.63
四 20 7.18 20 8.96 07 10.16 07 10.72 07 9.51
五 12 2.96 12 3.07 12 3.06 12 2.82 23 3.47
六 10 2.11 23 2.94 23 2.58 19 2.77 19 2.77
七 19 1.66 19 2.15 19 2.57 23 2.03 12 2.72
八 23 1.63 05 1.98 09 1.95 21 1.85 10 2.64
九 21 1.50 09 1.95 10 1.91 08 1.62 21 2.01
十 08 1.38 10 7.95 21 1.73 09 1.61 08 1.59
排名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HS编码 金额
一 16 23.52 16 21.19 16 26.28 16 33.21 16 33.15
二 03 11.63 03 12.83 03 15.32 03 19.45 20 17.59
三 20 11.07 20 10.69 20 12.89 20 16.57 07 15.23
四 07 8.58 07 9.01 07 11.91 07 14.05 03 12.57
五 23 4.29 23 5.95 23 5.79 23 4.11 23 6.95
六 12 2.99 12 2.55 12 3.05 12 3.93 12 5.39
七 19 2.01 19 2.14 19 2.36 19 2.79 05 3.30
八 21 1.69 21 1.75 21 1.97 05 2.43 19 3.17
九 09 1.68 09 1.54 09 1.73 21 2.28 21 2.79
十 08 1.47 05 1.51 08 1.64 09 1.93 09 2.14
图2.2 我国2012年对日农产品出口地区分布图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农业信息网数据整理得到
2.2中日农产品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是测度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3]。公式为:TC=(X-M)/(X+M),其取值范围为(-1,1),它是测度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如果该指数大于零,则出口大于进口,存在贸易顺差,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出口小于进口,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当TC指数等于零,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平衡。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公式如下:TCc=( Xca- Mca)/( Xca+ Mca);TCj=( Xja - Mja)/( Xja + Mja),TCc 和TCj分别表示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竞争力指数,Xca和Mca分别表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ja和Mja类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