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滁州市凤阳县为例
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地区农户的补充融资手段之一,它能拓宽农民的借贷渠道,做到借贷信息对称、贷款时间灵活,并且能够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具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将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究了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对其所在的资金互助社基本满意,影响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社员所在社的服务态度、财务透明程度、存贷款利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风险水平以及社员在其社中所得到的获贷额度,本文在此结果上,针对如何提高社员满意度提出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综述2
(二)国内研究综述3
三、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现状分析4
(一)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起步4
(二)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4
(三)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情况6
四、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7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7
(二)样本的特征分析8
(三)样本的描述性分析9
(四)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13
五、结论及建议16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0
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滁州市凤阳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同样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行新阶段,要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工作。从近几年出台的政策和私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实践来看,主要是围绕着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展开的。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最贴近农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之一,由于其成本较低、借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并且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农民信贷方面的压力这些优势,与农村正规金融形成互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局面,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目前我国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从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年报来看,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开业的村镇银行高达1153家,而农村资金互助社还不超过100家。我们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金融建设的过程中,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增长相对缓慢。虽然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农民融资困难的压力,但是由于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运作不规范、经营管理水平低、吸纳储蓄存款的冲动强烈等违规操作,导致了某些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一度偏离了其“社员互助,封闭运作”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是必不可少。
现今,不断有学者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流动能力和市场份额获取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对互助社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即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工作重点应当在于如何能够留住社员并吸纳新社员。
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应当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析,吸取优秀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经验,对失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情况进行预防总结,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能够有着良好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更有效率的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还没有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一定义,只有类似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例如信用合作社、联邦土地银行以及合作银行等,故而有关制度绩效、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些合作金融组织当中。
Esho N,Lam Y,Sharpe I G(2001)指出除了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大小以及该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等均是影响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运行绩效的重要因素。
DAKURAH H A,GRDDARD E,OSUTEYE N(2005)通过评估居民在合作社的业绩表现,得出居民对合作社普遍比较满意,并且使用计划行为理论进一步分析表示,受访者对合作社的态度极大影响了合作社的绩效。提出影响受访者对合作社态度的因素主要有:管理层无法将成员纳入决策过程、现有成员培训和教育问题等。
Mario BOSSLER,Christopher‐Johannes SCHILD(2016)在研究中指出,过去合作银行的成功基于同行预测、社会制裁以及机构信任所带来的效率优势,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历史证据表明,这些核心制度机制也对早期信用社的就业结构产生了影响。其通过使用德国的行政机构数据,并以法律形式比较银行的就业结构。结果表明,合作银行与其他类似私人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就业、更有经验的劳动力、更广泛的培训活动以及更均匀的员工组成结构
Almudena MartínezCampillo等(2017)通过构建20082014年期间西班牙信用社社会效益指数,并对其主要解释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出西班牙信用合作社的平均社会效率平均达到66.42%的可接受水平,且城市地区分支机构比例较高的社会效率较低,其规模和服务点数量均有积极影响。并指出其研究结果使这些社会经济金融机构都能够了解他们的社交活动表现,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他们未来的竞争力。
国内研究综述
从信用合作社满意度角度来研究
张会萍、梁优琴、倪全学(2011)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罗平县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得出该地区对信用合作社的满意度较低,且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以及家庭人均收入三个方面,并提出多条建议来改善信用合作社的窘境。
3.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角度研究
温铁军、刘海英、姜柏林(2010)总结了以下观点: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优势和先天较弱的资源获取能力,政府应当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些许便利,以此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绩效。
范迪军(2011)以安徽省凤阳县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新型互助金融制度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当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并且提出了多条建议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曲小刚、罗剑朝(2013)指出制约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监管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融资渠道狭窄以及业务能力和经营水平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来促进其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综述2
(二)国内研究综述3
三、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现状分析4
(一)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起步4
(二)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4
(三)滁州市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情况6
四、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7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7
(二)样本的特征分析8
(三)样本的描述性分析9
(四)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13
五、结论及建议16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0
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滁州市凤阳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同样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行新阶段,要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工作。从近几年出台的政策和私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实践来看,主要是围绕着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展开的。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最贴近农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之一,由于其成本较低、借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并且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农民信贷方面的压力这些优势,与农村正规金融形成互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局面,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目前我国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从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年报来看,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开业的村镇银行高达1153家,而农村资金互助社还不超过100家。我们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金融建设的过程中,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增长相对缓慢。虽然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农民融资困难的压力,但是由于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运作不规范、经营管理水平低、吸纳储蓄存款的冲动强烈等违规操作,导致了某些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一度偏离了其“社员互助,封闭运作”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是必不可少。
现今,不断有学者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流动能力和市场份额获取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对互助社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即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工作重点应当在于如何能够留住社员并吸纳新社员。
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应当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析,吸取优秀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经验,对失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情况进行预防总结,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能够有着良好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更有效率的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还没有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一定义,只有类似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例如信用合作社、联邦土地银行以及合作银行等,故而有关制度绩效、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些合作金融组织当中。
Esho N,Lam Y,Sharpe I G(2001)指出除了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大小以及该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等均是影响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运行绩效的重要因素。
DAKURAH H A,GRDDARD E,OSUTEYE N(2005)通过评估居民在合作社的业绩表现,得出居民对合作社普遍比较满意,并且使用计划行为理论进一步分析表示,受访者对合作社的态度极大影响了合作社的绩效。提出影响受访者对合作社态度的因素主要有:管理层无法将成员纳入决策过程、现有成员培训和教育问题等。
Mario BOSSLER,Christopher‐Johannes SCHILD(2016)在研究中指出,过去合作银行的成功基于同行预测、社会制裁以及机构信任所带来的效率优势,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历史证据表明,这些核心制度机制也对早期信用社的就业结构产生了影响。其通过使用德国的行政机构数据,并以法律形式比较银行的就业结构。结果表明,合作银行与其他类似私人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就业、更有经验的劳动力、更广泛的培训活动以及更均匀的员工组成结构
Almudena MartínezCampillo等(2017)通过构建20082014年期间西班牙信用社社会效益指数,并对其主要解释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出西班牙信用合作社的平均社会效率平均达到66.42%的可接受水平,且城市地区分支机构比例较高的社会效率较低,其规模和服务点数量均有积极影响。并指出其研究结果使这些社会经济金融机构都能够了解他们的社交活动表现,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他们未来的竞争力。
国内研究综述
从信用合作社满意度角度来研究
张会萍、梁优琴、倪全学(2011)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罗平县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得出该地区对信用合作社的满意度较低,且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以及家庭人均收入三个方面,并提出多条建议来改善信用合作社的窘境。
3.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角度研究
温铁军、刘海英、姜柏林(2010)总结了以下观点: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优势和先天较弱的资源获取能力,政府应当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些许便利,以此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绩效。
范迪军(2011)以安徽省凤阳县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新型互助金融制度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凤阳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当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并且提出了多条建议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曲小刚、罗剑朝(2013)指出制约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监管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融资渠道狭窄以及业务能力和经营水平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来促进其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