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20191212142818]
摘 要
纺织产业集群是一种推动行业发展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一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成功途径。江苏省是纺织业大省,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纺织行业率先迈入万亿规模的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涌现了一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由此可见,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省纺织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
全文通过对国内外几种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模型的比较分析,最终决定用GEM模型来研究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在一些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自然资源、硬件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建设。而在劳动力成本、国外市场份额等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存在一定的劣势,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与建议。
摘 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第2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2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研究方法 2
2.1.1 波特的钻石模型 2
2.1.2 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 3
2.1.3 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3
2.2 GEM模型的框架及其相关研究 4
2.2.1 GEM模型概述 4
2.2.2 GEM模型相关研究 5
2.3 GEM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6
2.3.1 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比较 6
2.3.2 GEM模型与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的比较 7
2.3.3 GEM模型与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比较 7
2.4 GEM模型的发展——GEMN模型 7
第3章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分析 9
3.1 产业集群 9
3.2 产业集群竞争力 10
3.3 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3
第4章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分析 14
4.1 基于GEMN模型的实证分析 14
4.1.1 “因素对Ⅰ”基础 14
4.1.2 “因素对Ⅱ”企业 17
4.1.3 “因素对Ⅲ”市场 19
4.1.4 “因素对Ⅳ”网络 21
4.2 数据来源 22
4.3 小结 22
第5章 提升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与建议 22
5.1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22
5.2 培养具有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 23
5.3 注重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 23
5.4 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交流 23
5.5 集群内要避免“木桶效应” 23
参考文献 24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张晨强的《为什么要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的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几乎占到它们各自区域工业产出的50%之上。在纺织行业中,产业集群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种效果明显的组织形式,是一条使资源配置更合理、产业集群更具竞争力,并且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苏省是纺织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省纺织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目前以小集群大作为、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为特点的江苏省纺织行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显著,专业特色明显,俨然可以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理论研究中,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运用GEM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杨静、杨建梅(2003)在《企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对比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模型,认为GEM模型是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姬振夺(2009)运用GEM模型对江苏织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对提升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方玲、吕立哲、金开美等(2011)运用GEM模型对信阳茶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因素对”分类定性分析的方法,逐对探究茶产业集群竞争力,最终在GEM模型下提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见,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GEM模型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上的优势,采取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目前基于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
第一,通过对一些主流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探讨,经过比较分析,找寻适合研究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第二,理论上通过对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标准的分析,研究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现状。第三,引入GE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了解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劣势。第四,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
1.3 研究方法
本文从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的搜索和查阅,同时回顾并且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纺织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探讨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通过GEM模型的分析,期望为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方法与建议。
本文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研究方法
2.1.1 波特的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原因,是用来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有四个因素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并且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分别是政府和机会。
王安顺(2010)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该理论的决定因素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排斥性,因此从人力科技要素、相关产业、国内需求、法律体系、货物贸易、FDI等六个方面的因素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及进一步的完善。张嵎喆、毛一梅、赵阳华(2011)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2.1.2 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1994)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韩国实际,将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分成三大类九个要素,即九要素模型。第一大类是物质因素,分别是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需求条件。第二大类是人力因素,分别是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以及工程师。第三大类是外部机遇。
李丽霞、彭峰(2011)用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更加全面的反应钢铁行业竞争力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钢铁行业的很多软指标如政策支持力度、制度规范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没有得到体现。焦霄黎(2011)利用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从机遇、物质因素、人力因素三个方面对世界岛屿旅游经济的产业选择及风险提示进行研究,最终发现岛屿经济体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必然性,但岛屿经济体发展旅游产业是否具有持久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2.1.3 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根据金碚教授的观点,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在经济分析比较容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把反映竞争实力和潜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构建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4]。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有市场占有率、所谓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有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和国际市场营销;间接因素指标包括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和资本实力。
宁攸凉、乔娟、宁泽逵等(2011)通过研究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结合该模型制定了产业国内竞争力结果与原因的指标变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省域饲料产业竞争力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刘炳胜(2009)借鉴金碚教授的因果分析范式思想,从竞争力度量入手,将因果分析范式思想与中国建筑产业自身独有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2.2 GEM模型的框架及其相关研究
2.2.1 GEM模型概述
GEM模型的全称是“基础-企业-市场”模型,是由两位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Padmore﹠Gibson,1998)通过对产业集群多年的研究,在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而且通过一个蛛网图来表示(见图2.1)。
图2.1 GEM模型的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根据《基于GEM模型的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整理而得
图中六个因素被分为三对:“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GEM模型是这三个“因素对”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每个“因素对”里的因素都拥有互补的作用,也就是说齐全完好的“设施”可以弥补“资源”上的匮乏。具有优势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能够弥补“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的缺陷。而糟糕的“本地市场”可以由“外部市场”来弥补,反之亦然。
2.2.2 GEM模型相关研究
GEM模型是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众多专家学者运用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涉及多个行业。
在制造业领域,张馨文(2010)通过对GEM模型和钻石模型的分析比较后,最终决定运用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以“中国女鞋之都”为例,通过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推进“中国女鞋之都”转型以及提升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姬振夺(2009)通过综合研究GEM模型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建立了基于GEM模型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江苏省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基于GEM模型的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夏华丽、袁志敏(2009)用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及评价,发现在“供应商与相关企业”和“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稍显薄弱,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在农、林、牧、渔业领域,孙妍(2009)通过GEM模型,采用 “因素对”分类的方法定性分析了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经过实证分析以及对集群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增强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方玲、吕立哲、金开美、赵丰华、郑杰(2011)根据GEM模型框架,从基础、主体、市场三个角度对信阳茶产业竞争力做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其竞争力的建议和方法。张宏升、杨伟坤(2010)利用GEM模型框架,结合我国奶业产业集群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自然资源、主体、市场和科技四个因素对奶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奶业产业集群,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所不同,要提高其发展速度,应根据奶业产业集群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举措。
在服务业领域,胡宇橙、王庆生(2010)基于GEM模型,构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在相关配套产业和集群中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创新上表现不是很突出,所以针对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方面的建议。刘强(2009)运用GEM模型,建立了评价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大连旅游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作出了合理的定位。
2.3 GEM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2.3.1 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比较
GEM模型是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而得来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钻石模型的四大因素可以在GEM模型的因素对中找到,但又不是完全的对等(见图2.2)。
摘 要
纺织产业集群是一种推动行业发展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一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成功途径。江苏省是纺织业大省,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纺织行业率先迈入万亿规模的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涌现了一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由此可见,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省纺织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
全文通过对国内外几种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模型的比较分析,最终决定用GEM模型来研究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在一些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自然资源、硬件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建设。而在劳动力成本、国外市场份额等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存在一定的劣势,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与建议。
摘 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第2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2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研究方法 2
2.1.1 波特的钻石模型 2
2.1.2 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 3
2.1.3 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3
2.2 GEM模型的框架及其相关研究 4
2.2.1 GEM模型概述 4
2.2.2 GEM模型相关研究 5
2.3 GEM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6
2.3.1 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比较 6
2.3.2 GEM模型与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的比较 7
2.3.3 GEM模型与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比较 7
2.4 GEM模型的发展——GEMN模型 7
第3章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分析 9
3.1 产业集群 9
3.2 产业集群竞争力 10
3.3 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3
第4章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分析 14
4.1 基于GEMN模型的实证分析 14
4.1.1 “因素对Ⅰ”基础 14
4.1.2 “因素对Ⅱ”企业 17
4.1.3 “因素对Ⅲ”市场 19
4.1.4 “因素对Ⅳ”网络 21
4.2 数据来源 22
4.3 小结 22
第5章 提升江苏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与建议 22
5.1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22
5.2 培养具有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 23
5.3 注重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 23
5.4 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交流 23
5.5 集群内要避免“木桶效应” 23
参考文献 24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张晨强的《为什么要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的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几乎占到它们各自区域工业产出的50%之上。在纺织行业中,产业集群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种效果明显的组织形式,是一条使资源配置更合理、产业集群更具竞争力,并且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苏省是纺织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省纺织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目前以小集群大作为、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为特点的江苏省纺织行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显著,专业特色明显,俨然可以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理论研究中,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运用GEM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杨静、杨建梅(2003)在《企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对比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模型,认为GEM模型是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姬振夺(2009)运用GEM模型对江苏织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对提升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方玲、吕立哲、金开美等(2011)运用GEM模型对信阳茶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因素对”分类定性分析的方法,逐对探究茶产业集群竞争力,最终在GEM模型下提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见,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GEM模型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上的优势,采取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目前基于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
第一,通过对一些主流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探讨,经过比较分析,找寻适合研究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第二,理论上通过对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标准的分析,研究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现状。第三,引入GE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了解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劣势。第四,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
1.3 研究方法
本文从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的搜索和查阅,同时回顾并且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纺织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探讨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通过GEM模型的分析,期望为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方法与建议。
本文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流研究方法
2.1.1 波特的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原因,是用来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有四个因素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并且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分别是政府和机会。
王安顺(2010)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该理论的决定因素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排斥性,因此从人力科技要素、相关产业、国内需求、法律体系、货物贸易、FDI等六个方面的因素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及进一步的完善。张嵎喆、毛一梅、赵阳华(2011)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2.1.2 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1994)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韩国实际,将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分成三大类九个要素,即九要素模型。第一大类是物质因素,分别是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需求条件。第二大类是人力因素,分别是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以及工程师。第三大类是外部机遇。
李丽霞、彭峰(2011)用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更加全面的反应钢铁行业竞争力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钢铁行业的很多软指标如政策支持力度、制度规范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没有得到体现。焦霄黎(2011)利用Dong-Sung Cho的九要素模型,从机遇、物质因素、人力因素三个方面对世界岛屿旅游经济的产业选择及风险提示进行研究,最终发现岛屿经济体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必然性,但岛屿经济体发展旅游产业是否具有持久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2.1.3 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根据金碚教授的观点,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在经济分析比较容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把反映竞争实力和潜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构建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4]。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有市场占有率、所谓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有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和国际市场营销;间接因素指标包括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和资本实力。
宁攸凉、乔娟、宁泽逵等(2011)通过研究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结合该模型制定了产业国内竞争力结果与原因的指标变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省域饲料产业竞争力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刘炳胜(2009)借鉴金碚教授的因果分析范式思想,从竞争力度量入手,将因果分析范式思想与中国建筑产业自身独有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2.2 GEM模型的框架及其相关研究
2.2.1 GEM模型概述
GEM模型的全称是“基础-企业-市场”模型,是由两位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Padmore﹠Gibson,1998)通过对产业集群多年的研究,在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而且通过一个蛛网图来表示(见图2.1)。
图2.1 GEM模型的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根据《基于GEM模型的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整理而得
图中六个因素被分为三对:“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GEM模型是这三个“因素对”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每个“因素对”里的因素都拥有互补的作用,也就是说齐全完好的“设施”可以弥补“资源”上的匮乏。具有优势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能够弥补“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的缺陷。而糟糕的“本地市场”可以由“外部市场”来弥补,反之亦然。
2.2.2 GEM模型相关研究
GEM模型是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众多专家学者运用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涉及多个行业。
在制造业领域,张馨文(2010)通过对GEM模型和钻石模型的分析比较后,最终决定运用GEM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以“中国女鞋之都”为例,通过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推进“中国女鞋之都”转型以及提升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姬振夺(2009)通过综合研究GEM模型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建立了基于GEM模型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江苏省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基于GEM模型的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夏华丽、袁志敏(2009)用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及评价,发现在“供应商与相关企业”和“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稍显薄弱,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在农、林、牧、渔业领域,孙妍(2009)通过GEM模型,采用 “因素对”分类的方法定性分析了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经过实证分析以及对集群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增强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方玲、吕立哲、金开美、赵丰华、郑杰(2011)根据GEM模型框架,从基础、主体、市场三个角度对信阳茶产业竞争力做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其竞争力的建议和方法。张宏升、杨伟坤(2010)利用GEM模型框架,结合我国奶业产业集群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自然资源、主体、市场和科技四个因素对奶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奶业产业集群,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所不同,要提高其发展速度,应根据奶业产业集群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举措。
在服务业领域,胡宇橙、王庆生(2010)基于GEM模型,构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在相关配套产业和集群中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创新上表现不是很突出,所以针对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方面的建议。刘强(2009)运用GEM模型,建立了评价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大连旅游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作出了合理的定位。
2.3 GEM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2.3.1 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比较
GEM模型是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而得来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钻石模型的四大因素可以在GEM模型的因素对中找到,但又不是完全的对等(见图2.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