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三)主要研究内容 2
二、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 2
(一)青岛市水产品产业基本情况 2
(二)青岛市水产品主要出口贸易国及贸易额状况 4
(三)青岛市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4
三、青岛市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5
(一)对国际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 5
(二)出口水产品质量问题受到非关税壁垒的阻碍 5
(三)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低下 6
四、促进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6
(一)全方位获取和利用水产品国际市场信息 6
(二)提高出口水产品的质量 7
(三)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 8
结语 9
致谢 11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国际上,青岛凭借着在2008奥运会的所展现的名气,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之一。其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诚然,该市的渔业发展最为突出。尤其是近十年来,水产品出口发展形势和前景向好。青岛市是一个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区之一,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据青岛统计信息网[1]统计,2016年青岛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387.84亿元,增长速度为7.9%。全年农、林、牧、渔分行业情况,渔业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2.0亿元,提高了1.8%,占总行业生产总值的21.1%。据短期不完全统计得出,该市本年度海洋生产总值为539.18亿美元,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5.7%(现价),占GDP比重为25.1%。但是,近年来,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青岛市2016年水产品生产总量为108.1万吨,减少了1.0%。海、淡水养殖区域为4.5万亩减少了8.9%。远洋捕捞量14.1万公吨,提高了3.7%。因此增加了出海远洋捕捞的成本和费用。由地方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青岛港口输入输出总额达到9494.6亿元,同比提高了6.0%。而且,出口总额为851.18亿美元,提高了3.8%;进口总额为578.23亿美元,提高了9.4%。青岛市农产品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逐渐枯竭,青岛市2016年水产品生产总量为108.1万吨,减少了1.0%。海、淡水养殖区域为4.5万亩减少了8.9%。远洋捕捞量14.1万公吨,提高了3.7%。因此增加了出海远洋捕捞的成本和费用。由地方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青岛港口输入输出总额达到9494.6亿元,同比提高了6.0%。而且,出口总额为851.18亿美元,提高了3.8%;进口总额为578.23亿美元,提高了9.4%。青岛市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为630.2亿元,同比提高了4.4%。而出口贸易总额为327.7亿元,同比提高了5.8%。
持续跻身青岛市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量前列的水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水产品出口业务量的连续增加对于我国对外经济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有着积极的敦促作用。然则,青岛市海洋产品的出口在给本市带来了颇丰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水产品出口还受规模限制,缺乏品牌效应优势,产品价值偏低,质量安全不达标以及国际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水产品贮藏技术落后等问题。
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品出口之路,在拉动国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改善水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消费过程中的冷链物流技术,进一步稳定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额的持续增长。
2.研究意义
青岛市水产品出口,是有效地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一性结合起来。因此,在国际经济当中,深入了解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近况以及出口贸易中出现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加工、检测、劳动力成本增加、冷链物流技术落后、非关税壁垒阻碍水产品输出国门的问题,既有利于稳固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地位,又完善我国水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总体而言,对维持青岛市水产品行业稳中有进地进行提供实际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张海燕[2](2011)认为,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重阻碍,世界政治经济不稳定导致的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能源消耗和费用上涨等。许玉艳[3]等(2011)将鲜活食品的贮藏、物流至买卖全部流程进行深度剖析,认为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市场经营管理方面,尚不完善,仍有欠缺,使得水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李逸波、张晓忠、牛林伟[4](2012)认为,应针对整个水产品供应链进行监控和管理,规范水产品各级销售市场,加强销售者的准入管理以及市场规范运行管理,并针对水产品的捕捞和储运等其他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王晓龙、佟长青[5]等认为(2016),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广泛地受到关注,并且也是约束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王丽红[6](2016)认为,水产品冷链物流,其对象主要是水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满足水产品从捕捞到最终的销售渠道过程中始终处于恰当的低温环境下,个中的环节涉及到生产加工、仓储、流通和消费,并且还运用了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对全部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经管物流形式。其目的就是能够保证水产品的产品质量,降低在流通环节中的出现腐损的情况。
2.国外研究综述
Henson[7](2000)将重心偏向于发展中国家正在探索方法去符合美国、欧盟等国家或者经济组织提出的卫生检疫标准以及针对坚持 SPS 协议规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讨结果显示,不在少数的西方先进国家通过采取强制性的卫生检疫标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其出口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极少数卫生检疫标准乃至变成最有效的非关税壁垒手段。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研究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现状的前提下,对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出现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水产品贮藏技术落后、非关税壁垒阻碍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切实分析发展现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效应,改进贮藏运输技术,加强技术和人才改革,建立水产品安全质量新标准和新体系等对策及举措,以保证进一步激励增进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绿色健康发展。
二、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
(一)青岛市水产品产业基本情况
国内外环境动荡不安、暗涛汹涌,在对外贸易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青岛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就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随着全球对水产品需求消费量的不断扩大,我国在水产品对外生产与输出领域,跻身世界前列。青岛市是我国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集中地之一,青岛口岸又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据青岛市统计信息网[1]统计,2014年青岛港口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489966亿美元,进出口货物总量较为庞大。青岛市位居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东南靠近黄海,其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海港旅游大都会和山东省的龙头经济发展区,拥有着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蕴含着富饶的生物资源,是我省乃至我国关键的渔业基地。从而,为城市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和稳定良好的基础。
据青岛市统计信息网[1]相关数据整理所得如下表1,表1分别针对青岛市2013年到2016年四个年度的淡水产品总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三)主要研究内容 2
二、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 2
(一)青岛市水产品产业基本情况 2
(二)青岛市水产品主要出口贸易国及贸易额状况 4
(三)青岛市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4
三、青岛市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5
(一)对国际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 5
(二)出口水产品质量问题受到非关税壁垒的阻碍 5
(三)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低下 6
四、促进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6
(一)全方位获取和利用水产品国际市场信息 6
(二)提高出口水产品的质量 7
(三)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 8
结语 9
致谢 11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国际上,青岛凭借着在2008奥运会的所展现的名气,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之一。其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诚然,该市的渔业发展最为突出。尤其是近十年来,水产品出口发展形势和前景向好。青岛市是一个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区之一,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据青岛统计信息网[1]统计,2016年青岛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387.84亿元,增长速度为7.9%。全年农、林、牧、渔分行业情况,渔业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2.0亿元,提高了1.8%,占总行业生产总值的21.1%。据短期不完全统计得出,该市本年度海洋生产总值为539.18亿美元,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5.7%(现价),占GDP比重为25.1%。但是,近年来,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青岛市2016年水产品生产总量为108.1万吨,减少了1.0%。海、淡水养殖区域为4.5万亩减少了8.9%。远洋捕捞量14.1万公吨,提高了3.7%。因此增加了出海远洋捕捞的成本和费用。由地方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青岛港口输入输出总额达到9494.6亿元,同比提高了6.0%。而且,出口总额为851.18亿美元,提高了3.8%;进口总额为578.23亿美元,提高了9.4%。青岛市农产品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逐渐枯竭,青岛市2016年水产品生产总量为108.1万吨,减少了1.0%。海、淡水养殖区域为4.5万亩减少了8.9%。远洋捕捞量14.1万公吨,提高了3.7%。因此增加了出海远洋捕捞的成本和费用。由地方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青岛港口输入输出总额达到9494.6亿元,同比提高了6.0%。而且,出口总额为851.18亿美元,提高了3.8%;进口总额为578.23亿美元,提高了9.4%。青岛市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为630.2亿元,同比提高了4.4%。而出口贸易总额为327.7亿元,同比提高了5.8%。
持续跻身青岛市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量前列的水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水产品出口业务量的连续增加对于我国对外经济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有着积极的敦促作用。然则,青岛市海洋产品的出口在给本市带来了颇丰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水产品出口还受规模限制,缺乏品牌效应优势,产品价值偏低,质量安全不达标以及国际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水产品贮藏技术落后等问题。
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品出口之路,在拉动国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改善水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消费过程中的冷链物流技术,进一步稳定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额的持续增长。
2.研究意义
青岛市水产品出口,是有效地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一性结合起来。因此,在国际经济当中,深入了解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近况以及出口贸易中出现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加工、检测、劳动力成本增加、冷链物流技术落后、非关税壁垒阻碍水产品输出国门的问题,既有利于稳固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地位,又完善我国水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总体而言,对维持青岛市水产品行业稳中有进地进行提供实际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张海燕[2](2011)认为,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重阻碍,世界政治经济不稳定导致的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能源消耗和费用上涨等。许玉艳[3]等(2011)将鲜活食品的贮藏、物流至买卖全部流程进行深度剖析,认为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市场经营管理方面,尚不完善,仍有欠缺,使得水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李逸波、张晓忠、牛林伟[4](2012)认为,应针对整个水产品供应链进行监控和管理,规范水产品各级销售市场,加强销售者的准入管理以及市场规范运行管理,并针对水产品的捕捞和储运等其他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王晓龙、佟长青[5]等认为(2016),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广泛地受到关注,并且也是约束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王丽红[6](2016)认为,水产品冷链物流,其对象主要是水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满足水产品从捕捞到最终的销售渠道过程中始终处于恰当的低温环境下,个中的环节涉及到生产加工、仓储、流通和消费,并且还运用了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对全部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经管物流形式。其目的就是能够保证水产品的产品质量,降低在流通环节中的出现腐损的情况。
2.国外研究综述
Henson[7](2000)将重心偏向于发展中国家正在探索方法去符合美国、欧盟等国家或者经济组织提出的卫生检疫标准以及针对坚持 SPS 协议规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讨结果显示,不在少数的西方先进国家通过采取强制性的卫生检疫标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其出口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极少数卫生检疫标准乃至变成最有效的非关税壁垒手段。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研究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现状的前提下,对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出现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水产品贮藏技术落后、非关税壁垒阻碍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切实分析发展现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效应,改进贮藏运输技术,加强技术和人才改革,建立水产品安全质量新标准和新体系等对策及举措,以保证进一步激励增进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绿色健康发展。
二、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
(一)青岛市水产品产业基本情况
国内外环境动荡不安、暗涛汹涌,在对外贸易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青岛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就青岛市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随着全球对水产品需求消费量的不断扩大,我国在水产品对外生产与输出领域,跻身世界前列。青岛市是我国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集中地之一,青岛口岸又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据青岛市统计信息网[1]统计,2014年青岛港口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489966亿美元,进出口货物总量较为庞大。青岛市位居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东南靠近黄海,其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海港旅游大都会和山东省的龙头经济发展区,拥有着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蕴含着富饶的生物资源,是我省乃至我国关键的渔业基地。从而,为城市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和稳定良好的基础。
据青岛市统计信息网[1]相关数据整理所得如下表1,表1分别针对青岛市2013年到2016年四个年度的淡水产品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