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各国政府及央行正在通过对利率的调整来控制市场上流通中的货币量,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中,利率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概念的阐述,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两方面来分析日本在泡沫经济时期的利率政策变化。并分析了日本低利率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作用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借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经验,就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关系从政府职能、银行监督等方面提出对策,国家应灵活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加强金融经济行业的监督管理以应对泡沫危机的产生。关键词 低利率政策,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
目 录
1 引言 1
2 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分析 1
3 日本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 3
3.1 日本泡沫经济的背景 3
3.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3
3.2.1 日本低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6
3.2.2 日本低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6
3.3 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 7
3.4 日本泡沫经济教训 10
4 我国利率政策选择与控制资产价格泡沫措施与建议 11
4.1 灵活的货币政策选择 11
4.2 协调国内国际经济形势 12
4.3 政府央行加大金融管制力度 12
4.4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图1 日本市场利率的调整4
图2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5
图3 日本股票市场指数6
图4 日本市场利率的调整8
图5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8
图6 日本股票市场指数....9
1 引言
利率是衡量利息的重要指标,政府及央行可以通过对利率调整,进而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市场利率,用以影响社会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一项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维持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货币政策中的一项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低利率政策作为利率政策的一种,在国家通货紧缩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以降低市场利率,降低存款利率以及贷款利率的方式,促使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热情高涨从而达到货币流动性增强、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的目的。
但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市场上过剩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等金融资产,导致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最终资产价格上涨,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价值决定的价格。而没有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资产价格又迅速的回落,形成资产价格泡沫。二战后,日本为了经济复苏,刺激国民消费、投资需求采取低利率政策降低市场利率,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以及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日本跻身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第二大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弊病则显现出来了,一直以来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下,利率持续低于国际国内均衡利率,市场利率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下,使得日本陷入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面。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所面临的处境十分相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普遍都会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面。因此,研究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对于政府有效应对经济泡沫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对日本泡沫经济研究分析中,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阐述日本的利率变化与资产价格变动过程,再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从而得出对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提出中国在资产价格泡沫控制与实施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时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 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国长久发展的基石。利率政策的变化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国家通过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控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日本得益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弊病已初露头角。1985年日本央行再次下调市场利率使得市场上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剩,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资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暴涨,造成通货膨胀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及央行连续5次上调了市场利率,使得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账面财产造成巨额亏损、纷纷破产,由此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日本学者清水爱樱美(2012)与黄晓龙(2007)的观点大同小异,都认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崩溃主要是由于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的失误。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维持国家经济平衡要求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3]。
日本政府以及央行对于日元的升值贬值所做出的调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快速提升或降低市场利率影响市场上货币流通方向进而影响了房地产、股市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巨大波动,使得金融经济崩溃。为此,刘刚、谷瑜(2014)提出了日元升值引致的货币传导机制。即:面对日元升值,日本政府以及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市场利率,部分资金从银行转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金融资产市场,过量资金的流入使得金融资产市场上供不应求,推高资产价格,引发日本泡沫危机[5]。
随着经济的增长,资产价格的上涨必不可免,但通过利率政策使得其处于可控范围内是行之有效的。崔文军(2008)认为,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宽松的资金面和市场信心是推动日本资产价格上涨不可或缺的因素,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国民对金融市场经济的信心,而日本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依靠扩大对外出口,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融资的金融体制”,这种间接融资的金融体制则是资产价格飞速上涨的最终原因[6]。
得益于二战后日本政府正确的实行货币政策,日本的出口制造业飞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成熟之际,政府未能够利用当前货币政策下的经济形势,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转变产业结构实现国内产业升级。鹿朋(2008)认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由于日本并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基础研究,导致其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业转向信息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缺乏硬件条件而失败。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形势使得其在后期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市场上大量的资金涌入金融资产体系,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继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7]。由此,崔畅(2005)特别提出为了应对泡沫经济的产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有效地组织引导市场上过剩的货币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而非盲目扩大金融资产投资[8]。应对泡沫经济,实施利率政策的时机显得极为重要。利率政策的效果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是政府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社会总需求,再通过流动资金的运作,使得流通中的货币转向消费。国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继而影响资产价格。
目 录
1 引言 1
2 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分析 1
3 日本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 3
3.1 日本泡沫经济的背景 3
3.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3
3.2.1 日本低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6
3.2.2 日本低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6
3.3 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 7
3.4 日本泡沫经济教训 10
4 我国利率政策选择与控制资产价格泡沫措施与建议 11
4.1 灵活的货币政策选择 11
4.2 协调国内国际经济形势 12
4.3 政府央行加大金融管制力度 12
4.4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图1 日本市场利率的调整4
图2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5
图3 日本股票市场指数6
图4 日本市场利率的调整8
图5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8
图6 日本股票市场指数....9
1 引言
利率是衡量利息的重要指标,政府及央行可以通过对利率调整,进而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市场利率,用以影响社会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一项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维持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货币政策中的一项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低利率政策作为利率政策的一种,在国家通货紧缩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以降低市场利率,降低存款利率以及贷款利率的方式,促使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热情高涨从而达到货币流动性增强、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的目的。
但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市场上过剩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等金融资产,导致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最终资产价格上涨,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价值决定的价格。而没有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资产价格又迅速的回落,形成资产价格泡沫。二战后,日本为了经济复苏,刺激国民消费、投资需求采取低利率政策降低市场利率,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以及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日本跻身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第二大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弊病则显现出来了,一直以来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下,利率持续低于国际国内均衡利率,市场利率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下,使得日本陷入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面。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所面临的处境十分相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普遍都会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面。因此,研究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对于政府有效应对经济泡沫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对日本泡沫经济研究分析中,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阐述日本的利率变化与资产价格变动过程,再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从而得出对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提出中国在资产价格泡沫控制与实施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时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 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国长久发展的基石。利率政策的变化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国家通过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控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日本得益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弊病已初露头角。1985年日本央行再次下调市场利率使得市场上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剩,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资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暴涨,造成通货膨胀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及央行连续5次上调了市场利率,使得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账面财产造成巨额亏损、纷纷破产,由此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日本学者清水爱樱美(2012)与黄晓龙(2007)的观点大同小异,都认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崩溃主要是由于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的失误。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维持国家经济平衡要求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3]。
日本政府以及央行对于日元的升值贬值所做出的调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快速提升或降低市场利率影响市场上货币流通方向进而影响了房地产、股市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巨大波动,使得金融经济崩溃。为此,刘刚、谷瑜(2014)提出了日元升值引致的货币传导机制。即:面对日元升值,日本政府以及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市场利率,部分资金从银行转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金融资产市场,过量资金的流入使得金融资产市场上供不应求,推高资产价格,引发日本泡沫危机[5]。
随着经济的增长,资产价格的上涨必不可免,但通过利率政策使得其处于可控范围内是行之有效的。崔文军(2008)认为,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宽松的资金面和市场信心是推动日本资产价格上涨不可或缺的因素,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国民对金融市场经济的信心,而日本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依靠扩大对外出口,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融资的金融体制”,这种间接融资的金融体制则是资产价格飞速上涨的最终原因[6]。
得益于二战后日本政府正确的实行货币政策,日本的出口制造业飞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成熟之际,政府未能够利用当前货币政策下的经济形势,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转变产业结构实现国内产业升级。鹿朋(2008)认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由于日本并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基础研究,导致其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业转向信息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缺乏硬件条件而失败。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形势使得其在后期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市场上大量的资金涌入金融资产体系,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继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7]。由此,崔畅(2005)特别提出为了应对泡沫经济的产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有效地组织引导市场上过剩的货币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而非盲目扩大金融资产投资[8]。应对泡沫经济,实施利率政策的时机显得极为重要。利率政策的效果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是政府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社会总需求,再通过流动资金的运作,使得流通中的货币转向消费。国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继而影响资产价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