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当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当时我国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行乡村旅游,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乡村进行旅游扶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关中地区当属袁家村的发展较为卓越,采用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以“关中印象体验地”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接待地。现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陕西境内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但袁家村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动涌出,本文就通过对袁家村景区实地走访调查,提出关于景观设计,旅游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目的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2
1.4研究内容与思路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思路 4
1.5研究方法 4
2 乡村旅游相关概述 5
2.1乡村旅游的定义 5
2.2乡村旅游的特征 5
2.3乡村旅游的类型 5
3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7
3.1““袁家村””概况 7
3.2袁家村旅游发展现状 8
4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中问题及原因 9
4.1民俗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 9
4.2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 9
4.3知名度低,客源地有限 10
4.4管理服务水平低下 10
4.5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不协调 10
5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12
5.1规划扩建的同时注重空间布局 12
5.2体现乡村旅游特色,进一步挖掘关中民俗文化内涵 12
5.3加大宣传力度 13
5.4加强景区内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13
5.5人文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14
6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深入,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倾向于远离城市,走进自然乡村。这种旅游方式早已在国外盛行,如今在中国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乡村民俗旅游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创新,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它已成为部分地区区域内集中展示和体验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点,不断涌现出国内诸多乡村旅游市场取得的良好业绩。但是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多样化,竞争也愈加激烈,各大乡村旅游地如何能适应新的旅游市场,展现特色,突出优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各乡村旅游地面临的主要难题。
1.1.2研究意义
游客的不断增多,袁家村的不断扩展,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就以袁家村出现的民俗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服务水平低下,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不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袁家村管理者提供参考。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热,各地都已推出乡村旅游。本文就以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对策,为其他乡村旅游提供借鉴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无论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很有意义。
1.2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感受到旅游业的关注。但是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成熟,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袁家村亦是如此。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坐落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是全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典型。自2007年开始,袁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特色化、全民化、品质化、诚信型的发展思路,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村民梦想、商户共建、周边联动紧密结合,坚定不移走乡村度假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之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使得袁家村不断改建扩大规模,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本文就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时不断地改进这些问题,使袁家村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较早,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验自然野趣。20世纪80年代是乡村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从形式到内涵都得到逐步完善,并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者参与农业的旅游活动,更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出的乡村旅游的形式也不同。Pina I P A(2004)指出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体。Frochot(2005)认为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四个方面的需求:参加活动、放松休闲、观光和体验乡村性。Ying T,Zhou Y(2007)研究指出,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权利进行明确立法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合理的前提,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结果将由居民承担。Hernandez(2007)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是接触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方式。Moric(2009)认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当地居民与管理部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并且有助于当地文化遗产和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Sharpley(2011)等从精神体验的角度对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源于精神体验的需求。
1.3.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较晚,我国乡村旅游首先发展与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化加快,工业发展伴随着环境恶化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人向往乡村,随后乡村旅游应生而出。
高林安(2010)以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地为为核心,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安市周边的乡村旅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存在诸如政府、行业管理不科学,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产品品位低、附加值低,经营利润低,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从旅游品牌建设、行业协会管理、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杨永波,李同升(2007)基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的西安乡村旅游地开发进行研究,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角度入手,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和乡村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出乡村旅游地开发的优选方案。郭娟(2007)基于资源状况、旅游环境、组织参与和经营管理四个方面,通过定量问卷从四个山西省乡村旅游地获得基本数据,结合山西乡村环境现状以文献回顾总结,经归纳比较得到自然资源、交通便利性、居民参与及认同感和完善旅游行程安排等个乡村旅游发展关键成功因素。王立伟(2014)在《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内部、外部和中间三个角度对可能存在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解析,并结合识别原则建立了包含50个因素的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题项库。又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识别出21个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DEMATEL方法的改进与应用,对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21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地距离是影响其他因素程度最大且较难得到改变的原因因素,居民满意度和居民乡村游接受度是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并得到改变的结果因素。刘国亮(2014)以袁家村民俗旅游为个案,从景观设计入手,同时结合民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人文地理入等方面知识对袁家村旅游进行探讨。陈乾(2015)以陕西袁家村为例,釆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等方法,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经营管理感知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实现乡村居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目的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2
1.4研究内容与思路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思路 4
1.5研究方法 4
2 乡村旅游相关概述 5
2.1乡村旅游的定义 5
2.2乡村旅游的特征 5
2.3乡村旅游的类型 5
3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7
3.1““袁家村””概况 7
3.2袁家村旅游发展现状 8
4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中问题及原因 9
4.1民俗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 9
4.2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 9
4.3知名度低,客源地有限 10
4.4管理服务水平低下 10
4.5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不协调 10
5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12
5.1规划扩建的同时注重空间布局 12
5.2体现乡村旅游特色,进一步挖掘关中民俗文化内涵 12
5.3加大宣传力度 13
5.4加强景区内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13
5.5人文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14
6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深入,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倾向于远离城市,走进自然乡村。这种旅游方式早已在国外盛行,如今在中国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乡村民俗旅游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创新,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它已成为部分地区区域内集中展示和体验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点,不断涌现出国内诸多乡村旅游市场取得的良好业绩。但是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多样化,竞争也愈加激烈,各大乡村旅游地如何能适应新的旅游市场,展现特色,突出优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各乡村旅游地面临的主要难题。
1.1.2研究意义
游客的不断增多,袁家村的不断扩展,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就以袁家村出现的民俗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服务水平低下,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不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袁家村管理者提供参考。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热,各地都已推出乡村旅游。本文就以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对策,为其他乡村旅游提供借鉴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无论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很有意义。
1.2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感受到旅游业的关注。但是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成熟,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袁家村亦是如此。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坐落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是全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典型。自2007年开始,袁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特色化、全民化、品质化、诚信型的发展思路,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村民梦想、商户共建、周边联动紧密结合,坚定不移走乡村度假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之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使得袁家村不断改建扩大规模,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本文就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时不断地改进这些问题,使袁家村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较早,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验自然野趣。20世纪80年代是乡村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从形式到内涵都得到逐步完善,并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者参与农业的旅游活动,更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出的乡村旅游的形式也不同。Pina I P A(2004)指出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体。Frochot(2005)认为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四个方面的需求:参加活动、放松休闲、观光和体验乡村性。Ying T,Zhou Y(2007)研究指出,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权利进行明确立法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合理的前提,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结果将由居民承担。Hernandez(2007)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是接触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方式。Moric(2009)认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当地居民与管理部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并且有助于当地文化遗产和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Sharpley(2011)等从精神体验的角度对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源于精神体验的需求。
1.3.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较晚,我国乡村旅游首先发展与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化加快,工业发展伴随着环境恶化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人向往乡村,随后乡村旅游应生而出。
高林安(2010)以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地为为核心,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安市周边的乡村旅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存在诸如政府、行业管理不科学,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产品品位低、附加值低,经营利润低,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从旅游品牌建设、行业协会管理、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杨永波,李同升(2007)基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的西安乡村旅游地开发进行研究,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角度入手,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和乡村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出乡村旅游地开发的优选方案。郭娟(2007)基于资源状况、旅游环境、组织参与和经营管理四个方面,通过定量问卷从四个山西省乡村旅游地获得基本数据,结合山西乡村环境现状以文献回顾总结,经归纳比较得到自然资源、交通便利性、居民参与及认同感和完善旅游行程安排等个乡村旅游发展关键成功因素。王立伟(2014)在《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内部、外部和中间三个角度对可能存在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解析,并结合识别原则建立了包含50个因素的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题项库。又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识别出21个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DEMATEL方法的改进与应用,对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21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地距离是影响其他因素程度最大且较难得到改变的原因因素,居民满意度和居民乡村游接受度是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并得到改变的结果因素。刘国亮(2014)以袁家村民俗旅游为个案,从景观设计入手,同时结合民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人文地理入等方面知识对袁家村旅游进行探讨。陈乾(2015)以陕西袁家村为例,釆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等方法,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经营管理感知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实现乡村居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