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综述 1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2.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
2.3 提升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5
3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6
3.1 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力量 6
3.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低的表现及原因分析7
4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16
4.1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改革融资体制16
4.2 加强技术积累,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6
4.3 完善管理机制,改善企业内部环境17
4.4 加强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17
结论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图1 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3
图2 1998-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就业人数4
图3 中小企业在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贡献6
图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9
图5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学历情况12
图6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职称情况12
图7 2012年中小企业经营者学历状况13
图8 2012年中小企业经营者年龄分布情况14
表1 我国部分行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
表2 企业创新活力与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之间的关系7
表3 中国2010年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排序前10名统计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表4 2009-2013年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表8
表5 部分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度调查统计表9
表6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10
表7 2013年全球科技竞争力排名11
表8 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及特征14
表9 2012年部分国家基础性研究经费支出比例15
1 引言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动力。企业的竞争、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被政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如果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在我国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1],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关系着我国能否早日步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发展阶段、不分地区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都已经日益显现。
中小企业信息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为止,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已经达到了5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9%,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质量上的日益提高,在数量增长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质量上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不足。
因此,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更好拓展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推动中小企业更快发展,更能够推动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是一个较为含混的概念,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取决于划分标准和分界点的选择。由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一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发展水平会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和地区中不同行业的平均规模、开办成本、竞争状况等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小企业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2]。
表1:我国部分行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行业 营业收入 从业人员 资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额
农、林、牧、渔业 20000万元以下
工业 40000万元以下 (或)1000人以下
建筑业 80000万元以下 (或)80000万元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00万元以下 (或)1000人以下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00万元以下 (或)300人以下
房地产开发经营 200000万元以下 (或)10000万元以下
资料来源:《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2.1.2 创新能力概念
简单的说,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能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本身或新产品的开发,而且是一个市场价值的实现过程[3]。由此可知,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获得持续有利的竞争优势,积极综合运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家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自主创新的成果上,进而体现在自主创新的能力上。实践表明:学习和借鉴是基础,它可以争取时间,缩小差距,促进发展,赶上先进。但是,要真正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必须进行自主创新,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图(图1)可知:2003年至2012年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平均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截至2012年已经超过了5000万家。
图1: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图(单位:万家)
资料来源:转引自陈晓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84 12.68%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综述 1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2.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
2.3 提升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5
3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6
3.1 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力量 6
3.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低的表现及原因分析7
4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16
4.1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改革融资体制16
4.2 加强技术积累,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6
4.3 完善管理机制,改善企业内部环境17
4.4 加强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17
结论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图1 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3
图2 1998-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就业人数4
图3 中小企业在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贡献6
图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9
图5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学历情况12
图6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职称情况12
图7 2012年中小企业经营者学历状况13
图8 2012年中小企业经营者年龄分布情况14
表1 我国部分行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
表2 企业创新活力与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之间的关系7
表3 中国2010年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排序前10名统计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表4 2009-2013年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表8
表5 部分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度调查统计表9
表6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10
表7 2013年全球科技竞争力排名11
表8 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及特征14
表9 2012年部分国家基础性研究经费支出比例15
1 引言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动力。企业的竞争、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被政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如果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在我国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1],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关系着我国能否早日步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发展阶段、不分地区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都已经日益显现。
中小企业信息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为止,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已经达到了5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9%,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质量上的日益提高,在数量增长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质量上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不足。
因此,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更好拓展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推动中小企业更快发展,更能够推动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是一个较为含混的概念,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取决于划分标准和分界点的选择。由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一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发展水平会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和地区中不同行业的平均规模、开办成本、竞争状况等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小企业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2]。
表1:我国部分行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行业 营业收入 从业人员 资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额
农、林、牧、渔业 20000万元以下
工业 40000万元以下 (或)1000人以下
建筑业 80000万元以下 (或)80000万元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00万元以下 (或)1000人以下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00万元以下 (或)300人以下
房地产开发经营 200000万元以下 (或)10000万元以下
资料来源:《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2.1.2 创新能力概念
简单的说,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能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本身或新产品的开发,而且是一个市场价值的实现过程[3]。由此可知,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获得持续有利的竞争优势,积极综合运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家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自主创新的成果上,进而体现在自主创新的能力上。实践表明:学习和借鉴是基础,它可以争取时间,缩小差距,促进发展,赶上先进。但是,要真正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必须进行自主创新,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图(图1)可知:2003年至2012年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平均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截至2012年已经超过了5000万家。
图1:我国2002-2012年中小企业总体数量规模图(单位:万家)
资料来源:转引自陈晓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84 12.6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