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景区营销策略研究(附件)

摘 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逐渐重视起来,而这时旅游业以休闲生活方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着整个经济的增长。即使它作为火热经济发展目标,也存在着竞争激烈的问题,所以,对于旅游产业如何更有效的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营销策略制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到景区实地考察的方式对黄果树景区进行研究。首先,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景区营销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营销的相关理论从营销环境分析方面对黄果树景区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黄果树景区的现状反映了景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再次,围绕营销策略中的4Ps“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了总的营销策略。最后,以营销策略为中心从景区的组织建设、营销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景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 1
1.1.3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3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1.3.1 研究思路 4
1.3.2 研究方法 4
2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 5
2.1 市场营销理论 5
2.2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 5
2.3 旅游景区营销理论 6
3 黄果树景区的基本概况及其营销环境分析 8
3.1 黄果树景区的基本概况 8
3.2 黄果树景区的营销环境分析 8
3.2.1 黄果树景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8
3.2.2 黄果树景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9
4 黄果树景区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10
4.1 黄果树景区的营销现状 10
4.2 黄果树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
5 黄果树景区营销策略对策 14
5.1 黄果树景区营销产品策略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 黄果树景区营销价格策略 14
5.3 黄果树景区营销渠道策略 15
5.4 黄果树景区营销促销策略 15
6 黄果树景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17
6.1 完善景区营销的组织建设 17
6.2 保障营销资金 17
6.3 加强培养专业人才 17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同步,都说,一个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人们的脚步也从未停下过。就目前而言,旅游业也发展成了中国的经济支柱之一,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了。但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有的景区制定的营销策略由于自身定位不准确,使得景区的经营发展进入一种惨淡状态,因此,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来打造一个全新的有特色的景区,是相关人员的共同责任。
黄果树景区藉由国家正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时机,有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相对于其他景区来说,该景区起步还是比较早的,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景区的经营管理也处于瓶颈的状态,管理方式、营销策略等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努力吸取相关景区的发展经验,找到景区自身精准的定位,结合原生态的优势,为景区打造一个独有特色的形象。
1.1.2 研究目的
本文是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景区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以黄果树景区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该景区的游客需求、以及市场的定位,通过景区营销的研究推广,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把黄果树的景区旅游进一步发展完善,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并为类似的旅游景区发展,做出更多的探索性研究贡献。
1.1.3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换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有地位。而旅游业恰恰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所以使得旅游业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机遇。随着旅游业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想要在如此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生存下来,我们必须采取符合实际的营销策略,以此来巩固旅游景区的地位。而景区营销作为现在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用来研究黄果树景区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为黄果树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系列全面性的营销策略,而对于其他相同类的旅游景区而言,这些营销策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提升对景区营销新的认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本文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黄果树景区在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任务,促进黄果树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系列政策建议,为了使黄果树景区的能够做出品牌旅游,成为贵州省的旅游支柱之一,并以此来促进贵州省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关于景区营销方面,相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研究起源比较早,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国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就景区营销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营销学博士Kotler(1996)也发表了旅游营销管理,并且还更新了几个版本。
维克多密德尔顿(1998)在给旅游的需求和供给作分析时,给出了旅游营销中最实用的营销方法。也有一些其他的美国学者利用一些理论同实践相互结合的办法对旅游景区营销作了一定的分析。
著名的英国旅游营销专家维克多.密德尔顿的代表作《旅游营销学》就是景区营销的代表作。文中对旅游的定义、旅游的组成部分以及旅游营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旅游市场的营销特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旅游营销的“4P”理论,分别是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的英文字母缩写,并且分别对4P进行了阐述,还指出了4P对所有营销管理者进行战略和战术决策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文中还对市场营销规划惊醒了论述,探讨了营销调研,营销战略和战术以及策划营销活动和编制活动预告的过程。
麦克.唐纳尔(1996)认为,旅游营销可以由一个连续谱来表示,一头是完全整合的营销,而另一头是完全支离的营销。
莱德(2004)在研究乡村旅游营销创新得实惠的时候,提出了要把当地的文化、民风和民俗三者相结合,并且和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通过综合化的措施,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得发展。
综上所述,关于国外对景区的营销国内可以接触到的资料不是特别丰富,很多研究理论都是伴随着营销理论创新一起提出来的,关于景区营销的针对性文章并不是很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