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 要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发展情况的好坏与我国经济发展快慢联系紧密。在第三方支付规模和业务都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影响甚至威胁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本文由此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应对的措施。这两者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竞争,但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而言,合作共赢是最好的局面。对强者而言,对手的存在,是让自身更加强大的动力。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本身业务能力与客户服务,中间业务发展,从传统到创新,竞争与合作并存,加强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五个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国内研究现状 2
2.1.1 关于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2
2.1.2关于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2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2.2.1关于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3
2.2.2关于第三方支付服务方面 3
3.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4
3.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4
3.1.1 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4
3.1.2市场集中度高 5
3.1.3监管机制日益完善 6
3.2商业银行及网上业务的发展现状 7
3.2.1网上银行交易规模增长快速,增长率缓慢 7
3.2.2行业集中度高 8
3.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9
3.3.1对商业银行客户维护的影响 9
3.3.2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9
3.3.3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影响 10
4.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 11
4.1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11
4.1.1注重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11
4.1.2控制不良贷款率 11
4.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1
4.2.1 抓住个人理财市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 12
4.3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12
4.3.1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网络银行 12
4.3.2重视中小企业,解决贷款困难 12
4.4竞争与合作并存 13
4.4.1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 13
4.4.2 构建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 13
4.4.3收购、控股第三方支付机构 14
4.5加强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金融改革“十三五”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以便捷性和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第三方支付企业要想正常运营,必须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可是又必将占据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原本的市场份额,甚至构成威胁。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受到其自身传统业务的限制,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加压缩了其发展空间。商业银行想要生存下去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出击,提升自我,借鉴对手,勇于创新。我国金融行业的“三架马车”是银行、证券、保险,其中银行是整个金融业的基石,政府通过中国银行对整个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控制通货膨胀率,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繁荣。商业银行本身具备强大的实力,如若固步自封就会被淘汰,就像曾经是行业巨头的诺基亚一样。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商业银行才能在金融市场永远占据一席之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第三方支付起步较晚,但借由庞大的客户群体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发展迅速,并在金融市场上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很多人做了有关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面对第三方支付这一强劲对手,商业银行如何采取应对策略。
银行的发展在中国有着稳固的根基,从古代的钱庄开始,金融理财就已经获得人们的关注,这一历史产物几经时代变革依然存在,足以证明其不可替代性。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改变,即使被第三方支付抢占了许多市场,也会采取应对策略来推动自身发展,目的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合作共赢,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其发展情况与我国经济命脉息息相关。本文试图探究二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因第三方支付受到的影响、面临的挑战,从而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无论是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曹凤岐(2015)认为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必然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第三方支付和个人借贷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创新与金融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力量。王锦虹(2015)采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指出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李宏瑾(2016)研究了不同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商业银行应对方式,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抓住中间业务发展,注重创新。
2.1.2关于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刘洪波(2009)系统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和第三方支付的不同之处,比较分析二者的关系,指出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除了存在线上合作的关系,更存在相互竞争的可能。王琪(2012)仔细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竞争的根本原因是业务的重叠,指出应该首先做好各自的业务范围,其次并进行创新改进,追求更高的自我才能长久发展。
丁皓和赵赞宽(2013)通过探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业务重合点,提出了商业银行可以在电子商务和理财零售业务上进行展开,加大人才投入和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吴晓求(2015)严谨的概述了第三方支付的流程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其优缺点,并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商业银行应该进行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效率,重视普惠金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