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新动向分析(附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世界各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总量急剧增加,中国成为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数量急速上升,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调查日益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反倾销指控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国重视,但我国应对反倾销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指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分析得到了关于中国应对发展中国家反倾销问题的策略。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反倾销动向,应对策略目 录
1 引言 1
2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1
2.1 典型国家对华反倾销现状 1
2.2 对华反倾销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
3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新动向 5
3.1 行业动向 5
3.2 产品动向 6
3.3 贸易差额的对比 7
4 我国应对反倾销存在的问题 8
4.1 非市场经济地位 8
4.2 企业应诉不积极 9
4.3 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强 10
4.4 出口企业经营混乱 10
5 策略研究 11
5.1 政府方面 11
5.2 其他方面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反倾销指控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许多国家把倾销看作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具体表现,即某一商品在生产地市场以高价出售,而在国际市场却采用低价抛售。根据WTO的基本原则之公平交易原则,倾销是一种伤害贸易公平的行为,因此WTO制定了《反倾销协议》,以此来规范控制这种违规贸易行为。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手段,严重扭曲了由自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水平,有违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原则[1]。
反倾销,是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企业遭受来自国际市场上违规竞争的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品在生产地市场以高价出售,而在国际市场却采用低价抛售。根据WTO的基本原则之公平交易原则,倾销是一种伤害贸易公平的行为,因此WTO制定了《反倾销协议》,以此来规范控制这种违规贸易行为。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手段,严重扭曲了由自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水平,有违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原则[1]。
反倾销,是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企业遭受来自国际市场上违规竞争的危害,限制进口产品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抛售,通过法律手段避免其损害后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制定的《反倾销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进口商品,并对现有的国内产业带来了实质性危害,或造成实质性危害威胁,或者对扶植国内产业成长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依法开展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2]。国内上述规定同世贸组织对反倾销的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据商务部统计,当前世界每7起倾销案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使我国遭受巨大损失。我们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已经引起了重视,但是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研究得甚少。发展中国家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的重要目标市场,对于降低市场风险,保持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指控的增多,对我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对该地区的贸易造成很大困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其反倾销动向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预判,并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减少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因被反倾销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进出口贸易更上一个台阶。
2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2.1 典型国家对华反倾销现状
2.1.1 印度
根据印度反倾销总局和WTO网站的资料,印度对中国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始于1994年,当年只有3起。但从1995年开始,立案数量逐步增加。自1994年以来,截至2006年7月,印度共对中国发起98起反倾销调查,占其反倾销案件总数的47.3%,总计涉案金额7.6亿美元。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是继欧盟(119起)、美国(114 起)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2012年印度对中国新发起12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1亿美元,除1起因申请人撤诉而终止调查外(青霉素工业盐案),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有5起,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9起。主要涉及化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和医药工业等领域,涉案产品包括青霉素工业盐、铸铁管、维生素A、棕榈酸酯、可刻录光盘、车轮、悬浮级聚氯乙烯、技术级和食品级磷酸、过硫酸盐和PS版。与2011年相比,案件减少1起,涉案金额下降34.97%。印度是WTO成员中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也是发起反倾销调查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对华立案数量占其立案总量的47.3%,是对华立案最多的发展中国家[3]。
2.1.2 阿根廷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8-2008年,在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中,阿根廷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位居第四,达227起,占同期世贸组织成员启动反倾销调查总数的7.2%。其中,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占阿根廷同期立案总数的23%,位居国别首位。截至2009年底,在阿根廷做出反倾销终裁的41起案件中,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34起,占比高达82.9%,高于美国(73.2%)、欧盟(65.1%)、南非(81.0%)。1998-2008年,阿根廷对华启动52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48起,占比92.3%。截至2008年底,阿根廷有5起保障措施调查涉及中国产品,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3起,涉及纺织品和汽车的1起。阿根廷对华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和行业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涉及的行业有轻工、纺织、机械和汽车、金属制品、化工、冶金、电子、建材和医药等10个行业。截至2009年底,阿根廷正在执行有效的反倾销案件共涉及57种商品,其中15个项产品涉及中国,占总数的26.3%。
2.1.3 南非
截至2007年12月底,南非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达41起,2006年,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分别以倾销和市场损害不存在因果关系与不足进口量的百分之三为由终止了对钢化玻璃、苯聚乙烯和玻璃纤维短切纤维席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南非在轮胎案中给予4家应诉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但其他10余家中国企业的充气轮胎仍被征收3%至23.3%不等的反倾销税。2006 年,南非还对原产于中国的大蒜发起了反倾销日落复审并终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此外,除4家中国轮胎企业在轮胎案中取得市场经济待遇外,其他10余家中国企业的充气轮胎仍被征收3%-23.3%不等的反倾销税。2006年12月,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接受了对原产于或由中方进口的柠檬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2007年1月,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已决定对原产于或由中方进口的门锁门把手和机织织物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4]。
2.1.4 巴西
自1989年12月对中国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8年年底,巴西共对中国产品发起39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涉及机电、五金、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十几种商品。巴西是世界上借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出贸易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仅2006年当年,巴西共发起23起反倾销调查案,其中有11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8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