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摘要: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日益受到重视,其市场化程度可以决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国际实践表明,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金融资源优效配置和实现内外均衡等方面利率市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与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把握这些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应对潜在的风险。识别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规避其带来的风险既迫切又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文献综述 4
(一)现状分析 4
(二)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4
二.利率市场化的历程 5
(一)利率市场化历程 5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 6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7
(一)数据来源 7
(二)实证分析 8
1.变量定义 8
2.描述性分析 8
3.模型设计 8
4.具体因素分析 9
(三)模型回归分析 13
1.回归分析 13
2.模型结果 14
四、结论及建议 15
(一)模型分析结论 15
(二)对策及建议 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7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在最近的经济形势发展下,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稳步快速的发展,进一步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利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十三五”的规划也明确要求“逐步推进市场化的利率改革。”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成为在金融市场利率的基础上,它是改革和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发展进行了突破。
按照推进市场利率的进程中,逐步减小利差,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各种直接融资手段的逐渐出现,都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可以不依赖于贷款,对于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规模功能这都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在操作利率和对于商业银行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提供了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利用新的商业机会,通过一个深刻的变革,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新机遇,在发展中创效益。所以,商业银行应加快业务转型发展,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作出回应。
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以分析出我国存贷款利率调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4年以前,根据央行需要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直接存款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调整金融机构的级别有很少或没有基本贷款利率的权利; 2004年后央行第二阶段继续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直到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限制了利率定价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机构取出存款利率下限。在控制而不触及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央行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定价起到指导作用,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很大程度上。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转变:资产和负债驱动转向驱动器并开始主动负债管理。责任中国商业银行的来源,减少存款增加同业负债的比例,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促进中国资本账户被打开,预计未来从同业负债外资银行商业银行的负债比率将上升。
一、文献综述
(一)现状分析
吴霜(2014)从最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分析,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带来的影响力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多方面的。一是从机会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商业银行,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中间业务的创新渠道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突出了零售业务的重要性,中小型企业,然后改变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信用走向严重的“同质化”的现象。二是从挑战的角度来说,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对于商业银行将是利率市场化提出有较高需求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改变目前利息收入作为收入为盈利模式的主要来源的状况,因此,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傅晓玲(2006)认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使商业银行设定利率制定者和执行于一体,根据LIBOR为代表的市场利率,对银行的资本要求,资产负债因素期限结构,成本结构的这种灵活性的风险匹配,调整银行的利率政策,以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它可以在利率市场化被看作带来的发展和盈利机会的银行更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给银行。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管制的制度安排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在特殊的历史时刻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资本的积累到达了一定的规模,它的缺点开始暴露出来。利率管制,以便于保持商业银行的垄断利润,但由于准备不足,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权力服务,从而造成了大量新兴企业的资金的缺口,造成金融抑制实体经济。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发展势头的融资需求。
(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影响
祝红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以促进产品创新为目标。由于存贷利差大幅收窄,银行愿意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大大增强。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必须改变经营理念,勘探和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业务的创新重点。新的利润增长点应该是中间业务,依托非利差收入增长,以弥补利差收入的下降。通过这个情况,吴霜(2014年),从市场情况的流动性紧张的电流供应和信贷资金需求的情况分析,是商业银行对存款的竞争。“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比商业银行变革的范围已显著在过去的扩大,资本市场之间轻松流动频繁,因此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无法完全遵守风险贷款项目的程度。当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利率会导致两种情况:首先,高贷款利率会拒绝,因为高风险高回报的高利率的低风险的借款人只有这些人会贷款给借款人,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其次,高利率将刺激借款人获得贷款从事高风险活动,引发道德风险。在这两种情况下会出现整体工程质量贷款减少,增加了未来违约的可能性。
刘湘云,吕杏在2009年对14个国内商业银行七年 实证研究之间使用SUR(20002006年)数据模型发现,银行特色的比率影响他们的利率风险是显著。此外,赵建军认为商业银行利率的短期经营期限错配的存在不匹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这种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的经济利率的波动值变化。如果短期存款与商业银行的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资金来源,利息收入当利率上升,贷款是固定的,但它会感兴趣的存款利率上升,增加,使商业银行遭遇损失。
基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中小银行发展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提出提供了参考。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提高了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从而促进银行自身改变来改善我们的经营业绩使商业银行更好地适应来自外部的全球金融浪潮,如何从其他国家学习在总部设在成功的战略转型经验,银行利率市场,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在日益开放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拿中国的情况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利率市场化的历程
(一)利率市场化历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