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精神结合的新兴领域,日益受到投资者、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经济专家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各类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风起云涌,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冲击,也不断推动着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着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的快速融合。但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法规缺位、风控薄弱和监管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本文在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让互联网金融高效、有序、稳定发展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2
(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及特征 2
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 2
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征 2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一)缺乏外部监管 4
(二)系统性风险过高 5
(三)过度宣传与美化 5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7
(一)完善法律法规 8
(二)建立分层监管机制 8
(三) 规范业务模式 9
(四) 加强风险教育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金融112:李宏伟
引言
引言
2013 年6 月13 日,电商巨头阿里与天弘基金推出国内首只互联网基金,以嵌入到支付宝中的余额宝进行直销,余额宝只花了区区九个月的时间,规模就窜升到5412 亿,与经营了十年的浙商银行总资产相当,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惊世一跃成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余额宝净资产规模名列全球货币基金第三名。向思遇(2014)此次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惊艳表演,极大程度上颠覆了民众对传统金融的价值观、服务模式和产品形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认识,并强力的带动互联网金融其他模式,如P2P、众筹和直销银行等模式的发展。2013 年因此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近几年井喷式野蛮生长呈现出了异常的活跃性,这不仅表现在截至2014 年5 月,央行共发放了250 余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还表现在于2007 年进入我国的P2P 贷款模式,到2012 年年底P2P 贷款平台企业已接近300 余家,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而在互联网理财领域,以余额宝为典型代表的“宝”类理财产品的出现,对银行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此外,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京东供应链贷款的出现,预示着互联网巨头们正在纵深布局金融业务。更加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9 月19 日,互联网金融领域领跑的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首次IPO,募集资金达218 亿美元而成为美股市场上最大的IPO,这无疑将为阿里巴巴集团本身以及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金融本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打破金融行业的高门槛限制,以灵活、快捷、低成本的方式,为传统金融的“长尾市场”———中小客户群体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服务,彰显出强烈的普惠金融价值,在我国开始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和特征等方面出发,通过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及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网上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龚明华(2014)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图1 互联网金融的融合理论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电子商务的互联网经济就走进人们的视野,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互联网经济诞生之日,互联网金融就开始追随,并极大地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干云峰(2014)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它具有普惠性、数字化、便利化等特征。互联网金融相比部分传统金融机构着力发展20%的高价值客户而言,互联网金融更注重发展80%的草根客户;互联网金融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互联网金融让客户真正体验到便利就在身边,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渠道革命。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金融模式,它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发展的不足,满足了实体经济网络化新需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银行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幅降低业务成本,改善传统银行内部的运营效率;而互联网金融能统计出客户全方位信息,分析挖掘客户的交易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些新型功能极大提高了银行在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谢平,邹传伟(2012)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带动下,支付便捷,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统一,市场充分有效的状态之下,可以达到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配置效率,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可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可被用了提高金融惠普性,促进经济发展。对业界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但也会带来竞争格局的大变化;对学术界而言,支付革命会冲击现有的货币理论。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中资源配置是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其中的p2p 信贷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亮点,其本质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它在线进行;借贷门槛低;只起中介作用,借贷双方自主;出借人单笔投资金额小,风险分散。如此种种优点受到大众青睐。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由于起步晚,因此相比于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率、注重客户体验等特点,也加速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周宇(2013)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中国逐步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等业务,不仅完善了传统的银行渠道体系,各家银行也通过发展电子业务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