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额贷款对扶贫脱贫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注,2016年两会和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在众多扶贫方法中,小额贷款无疑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其科学的运作机制对于引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作为承担小额贷款扶贫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扶贫脱贫以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盱眙为例对江苏省扶贫小额贷款的绩效进行评价。关键词 江苏省,扶贫小额贷款,绩效,盱眙县
目 录
1 引言 1
1.1 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
1.2 我国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1
2 小额贷款扶贫的理论基础 3
2.1 小额贷款扶贫的理论内涵 3
2.2 扶贫与收入效应的内涵 4
3 小额贷款扶贫的发展与贫困现状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6
3.1 江苏省小额贷款发展情况 6
3.2 江苏省淮安市小额贷款扶贫效果的绩效分析 8
4 提升江苏省淮安市农商行小额贷款扶贫效果的政策建议 11
4.1 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的经验 11
4.2 扶贫小额贷款的问题 12
4.3 改进意见和建议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2016年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把扶贫工作放在“十三五”时期的重中之重。2017年,为了深入开展和解决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任务,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贫困地区财政支持扶贫问题的思考”,要加强贫困地区的扶贫与再贷款管理,提高贫困地区的扶贫和再贷款力度。到2020,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省、市)的比例要低于上年同期。如何更好地扶贫脱贫,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1 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几年,银行小额信贷蓬勃发展,很多小额贷款银行在经营方式上尝试更新,银行小额贷款的组织机构日趋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小额信贷服务完善的逐步发展,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设立专门的贷款机构的部门和机构,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操作,银行小额信贷业务操作流程逐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注重小额贷款业务形式上的创新,不断为银行产品注入新的活力,业务形式多元化,对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致力于为中小微型企业和农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小额贷款服务。如让一部分个体户、中小型公司获取融资、令微小企业主及农村信用社等信贷银行主客体在这个金融市场上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等。
1.2 我国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1.2.1 小额贷款产品种类少、市场定位不足
小额贷款具有时间短、数量小和成本高的多重特点,金额数量为一千元到二十万元不等,还款期不超过一年,但是这与资本回收周期长、综合能力较弱的小额贷款者的实际需求难以形成有效的契合,融合程度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流失了部分客户资源。银行小额贷款产品的市场定位不足,没有从市场和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同时产品种类少、缺乏创新能力,很难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由于在个人消费品中,小额信贷的规定使得银行为某些企业提供消费贷款,消费的大多是一些耐用消费品,也是服务年限超过两年的生活活动,包括家具、汽车和住房等。根据银行发布的信息,目前大部分消费信贷业务大多是汽车贷款,很少涉及其他家庭项目。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合个人耐用品贷款的消费品。
1.2.2 小额贷款手续繁琐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小额贷款和企业贷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需要处理好资金链与供应链的关系。因为我国先行的金融贷款先行制度,小额贷款银行很难从大型金融集团得到的大量的可用资金,所以很多小额贷款银行很难长期持续发展,可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此类小额贷款的需求非常高。在风险控制水平上,个人小额信贷调查的内容较多,过程较为复杂。为了获得贷款,贷款人必须以各种证据或担保信信息作为先决条件,有一些人掌握的小额贷款流程、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大多数消费者不想浪费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处理过程中,两相比较,而不是选择继续省钱,然后消费。
1.2.3 银行小额贷款制度不完善
我国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起步较晚,贷款制度不完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偿还保障机制。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采用担保和抵押的形式将风险降低到最低,但是在实际的调查和执行过程中,没有与担保人建立畅通性的沟通交流机制,担保人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不明确且认识不到位,担保制度的贯彻性和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风险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机制与预警系统尚未完善,与小额贷款有关的业务制度有待丰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往往采用传统化的方式,小额贷款业务的审计与贷款程序尚未有效分离,对风险的控制和应对能力不足,加大程度上的增加了小额贷款的风险性。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和效果不明显,审计部门的职能的落实性不强,特别是对小额贷款者的综合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审计,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和果断性,同时,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性和衔接性不足,难以对风险进行集中性的管理,不利于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1.2.4 小额贷款业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质量和效率低下。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事前台操作业务,主要涉及银行储蓄和其他业务,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内容和流程掌握程度较浅,缺乏专业严谨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银行在招录贷款人员的过程中,对人员的经验年限要求一般是一到两年,部分人员在贷款的审查、抵押、担保等程序的操作上的经验相对不足。银行小额贷款的业务量较大,业务员数量与业务量难以形成正比,影响贷款业务的效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