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金融理财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地区家庭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迅速,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家庭的理财意识得以增强,人们开始选择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来实现差别化财富目标。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归纳了影响家庭金融理财的因素。其次,在苏州地区抽取家庭样本,运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再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将着重从微观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而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有收入、年龄、性别等。本篇文章着重介绍和研究了家庭金融理财的影响因素,此项研究结论具有对家庭进行理财起到参考作用的现实意义。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相关文献综述 5
(一)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二)对家庭金融理财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三)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6
三.样本家庭金融理财的基本特征 6
(一)样本数据的收集 6
(二).样本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特征 7
1.按性别分类 7
2. 按年龄分类 8
3. 按受教育程度分类 8
4. 按收入水平分类 8
5. 按婚姻状况分类 8
四.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
(一)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9
(二)可信度分析 10
(三)对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 10
1.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构建 10
2.回归分析 11
五、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家庭金融理财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苏州地区家庭的分析
金融学院 张杉
引言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等金融衍生工具种类不断的复杂化,家庭金融理财的渠道也变得多样。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来对自己的资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进行支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问题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性使其在经济世界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也加深了对家庭金融理财的研究。同时,家庭金融理财问题一直是举足轻重的金融研究领域。从微观研究的角度看,家庭金融理财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效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家庭福利的增加。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其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家庭金融理财比重和偏好问题的概貌,可以给金融衍生工具的研制提供思路。然而,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有一定复杂性,已有从消费论,储蓄论,选择论,货币需求论等方面开启的相关研究。而我国现有的金融理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并不能够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做到十分贴近生活。因此,本文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到472个有效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再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找出这些因素对理财的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家庭在对理财的比例做出选择时,通常会有多个在市场中投资的机会。而对于投资方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对其加以研究的文献也有很多。本节就对这些文献进行罗列和阐述。
很多研究者以居民的个人自然特点出发,对家庭在投资市场的参与度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象因素有家庭财富和投资者的学历,年龄,性别。VissingJorgensen在进行了实证研究后指出,国民收入工资水平对其在股市中参与程度具有影响。在参与股票投资时需要一定的原始资本,而富裕的家庭拥有的空余资金更多,因此在股票市场中较为富裕的家庭更加活跃[1]。Campbell的研究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各个金融市场的家庭决策者均会增加其参与程度[2],资本较多的家庭选择的投资通常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同在的特征,而资产较少的家庭更愿意于在低风险的市场进行投资。同时,Heaton也发现,财富水平高的家庭往往用私人企业投资替代公共证券投资活动[3]。另外,居民的股市参与程度也随着年龄的变大而变大,随着年龄增长致使财富和经验增加从而增加在投资方面的理财比重。而男性比女性对投资行为更具有兴趣。?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部分学者从社会成员之间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了对家庭投资理财问题影响。 Manski从内生和情景互动两个研究面对社会互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4]。Hong开创了新的切入点,从社会互动角度对家庭参与股市的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社会互动的程度越高,居民对股票投资市场越有兴趣[5]。对此,本文认为,居民的社会互动增加了他们对于股票市场的了解度,那他们就会用更多的资金对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所以参与股市的可能性就越大。Guiso创新地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理财的影响,他发现,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越完善的国家,其居民持有得更多的是股票而不是储蓄[6]。Guiso以社会信任为切入点,探究了股票市场为何存在有限参与的问题。他认为股票在居民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随着信任程度的增加而提高[7]。这是因为信任度越高,表明居民认定在未来股票收益时,与其他方共同分得收益的概率越低,因此居民对股票市场的未来收益有着比较高的预期,随之带来较高的参与度。?
本文认为,存在于股市等投机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影响家庭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因为大部分家庭很难对于投资市场有很深的研究,他们对于市场状态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体,所以家庭是否参与投资市场也同样受其是否能够充分掌握市场的收益与风险情况的影响。
(二)对家庭金融理财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通常来说,储蓄是一种低风险的保值行为,储蓄这一家庭理财的行为可以实现将资产跨期分配,使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关于家庭金融理财最早的研究中,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预防机制角度。在这些学者之中,Carroll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众研究方法,基于“精确度量”的风险基础上,证明了在家庭储蓄中预防机制的重要程度[8]。Bernheim则以金融教育的视角研究了关于家庭储蓄中所产生的问题,他研究得出金融教育越好,则储蓄所占的比重越大,特别是在只有退休收入的低收入家庭群体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9]。Dylan通过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家庭生活收入与家庭储蓄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边际生活收入与边际家庭储蓄率之间存在较小的积极关系[10]。此外,Karlan从有限关注的视角罗列了影响家庭储蓄决策的一些因素,他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关家庭预计的花费的提醒信息对于增加家庭储蓄很有帮助,特别是未来支出的提醒信息充分的时候,这种影响力更大[11]。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相关文献综述 5
(一)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二)对家庭金融理财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三)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6
三.样本家庭金融理财的基本特征 6
(一)样本数据的收集 6
(二).样本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特征 7
1.按性别分类 7
2. 按年龄分类 8
3. 按受教育程度分类 8
4. 按收入水平分类 8
5. 按婚姻状况分类 8
四.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
(一)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9
(二)可信度分析 10
(三)对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 10
1.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构建 10
2.回归分析 11
五、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家庭金融理财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苏州地区家庭的分析
金融学院 张杉
引言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等金融衍生工具种类不断的复杂化,家庭金融理财的渠道也变得多样。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来对自己的资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进行支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问题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性使其在经济世界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也加深了对家庭金融理财的研究。同时,家庭金融理财问题一直是举足轻重的金融研究领域。从微观研究的角度看,家庭金融理财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效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家庭福利的增加。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其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家庭金融理财比重和偏好问题的概貌,可以给金融衍生工具的研制提供思路。然而,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有一定复杂性,已有从消费论,储蓄论,选择论,货币需求论等方面开启的相关研究。而我国现有的金融理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并不能够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做到十分贴近生活。因此,本文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到472个有效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再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找出这些因素对理财的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家庭金融理财中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家庭在对理财的比例做出选择时,通常会有多个在市场中投资的机会。而对于投资方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对其加以研究的文献也有很多。本节就对这些文献进行罗列和阐述。
很多研究者以居民的个人自然特点出发,对家庭在投资市场的参与度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象因素有家庭财富和投资者的学历,年龄,性别。VissingJorgensen在进行了实证研究后指出,国民收入工资水平对其在股市中参与程度具有影响。在参与股票投资时需要一定的原始资本,而富裕的家庭拥有的空余资金更多,因此在股票市场中较为富裕的家庭更加活跃[1]。Campbell的研究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各个金融市场的家庭决策者均会增加其参与程度[2],资本较多的家庭选择的投资通常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同在的特征,而资产较少的家庭更愿意于在低风险的市场进行投资。同时,Heaton也发现,财富水平高的家庭往往用私人企业投资替代公共证券投资活动[3]。另外,居民的股市参与程度也随着年龄的变大而变大,随着年龄增长致使财富和经验增加从而增加在投资方面的理财比重。而男性比女性对投资行为更具有兴趣。?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部分学者从社会成员之间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了对家庭投资理财问题影响。 Manski从内生和情景互动两个研究面对社会互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4]。Hong开创了新的切入点,从社会互动角度对家庭参与股市的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社会互动的程度越高,居民对股票投资市场越有兴趣[5]。对此,本文认为,居民的社会互动增加了他们对于股票市场的了解度,那他们就会用更多的资金对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所以参与股市的可能性就越大。Guiso创新地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理财的影响,他发现,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越完善的国家,其居民持有得更多的是股票而不是储蓄[6]。Guiso以社会信任为切入点,探究了股票市场为何存在有限参与的问题。他认为股票在居民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随着信任程度的增加而提高[7]。这是因为信任度越高,表明居民认定在未来股票收益时,与其他方共同分得收益的概率越低,因此居民对股票市场的未来收益有着比较高的预期,随之带来较高的参与度。?
本文认为,存在于股市等投机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影响家庭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因为大部分家庭很难对于投资市场有很深的研究,他们对于市场状态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体,所以家庭是否参与投资市场也同样受其是否能够充分掌握市场的收益与风险情况的影响。
(二)对家庭金融理财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通常来说,储蓄是一种低风险的保值行为,储蓄这一家庭理财的行为可以实现将资产跨期分配,使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关于家庭金融理财最早的研究中,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预防机制角度。在这些学者之中,Carroll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众研究方法,基于“精确度量”的风险基础上,证明了在家庭储蓄中预防机制的重要程度[8]。Bernheim则以金融教育的视角研究了关于家庭储蓄中所产生的问题,他研究得出金融教育越好,则储蓄所占的比重越大,特别是在只有退休收入的低收入家庭群体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9]。Dylan通过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家庭生活收入与家庭储蓄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边际生活收入与边际家庭储蓄率之间存在较小的积极关系[10]。此外,Karlan从有限关注的视角罗列了影响家庭储蓄决策的一些因素,他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关家庭预计的花费的提醒信息对于增加家庭储蓄很有帮助,特别是未来支出的提醒信息充分的时候,这种影响力更大[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