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及影响因素研究[20191212140425]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转型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低且相对较晚,但整体规模发展迅猛。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服务贸易结构失衡一直是困扰我国外贸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及其影响因素这个方面来探究。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说明了服务贸易内涵及结构类别的具体含义;其次,是分析了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现状问题以及成因;最后,是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可行性对策措施,这些对策措施主要根据对当前现状的分析,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合理改善能起到积极作用。
摘 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影响因素;对策措施
目 录
ABSTRACT Ⅱ
目 录 Ⅲ
续 论 1
第一章 服务贸易内涵及结构类别 1
1.1服务贸易内涵 1
1.2服务贸易结构类别 2
第二章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现状分析 3
2.1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现状 3
2.2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 9
第三章 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10
3.1 立足传统服务优势,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10
3.2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化服务贸易交流合作 11
3.3 提高贸易发展层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13
结束语 13
参 考 文 献 14
续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资本流动和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世界贸易格局在最近的三十多年中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逐渐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显。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服务贸易快速稳步发展已经成为扩大中国外贸规模的重要动力。2002-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855亿美元增长到4706亿美元,增长了4.5倍。其中,2012年比2011年增长12.3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增幅高10.3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服务出口从394亿美元增长到1905亿美元,增长了3.8倍;服务进口从461亿美元增长到2801亿美元,增长了5倍。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德两国。服务出口与进口排名分别居世界第五位与第三位 [1]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但在中国服务贸易规模迅猛发展可喜景象的背后,我们仍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目前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措施可以解决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本文将从结构的视角,先通过对服务贸易的四种具体结构的了解,然后再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可行性对策建议,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1章 服务贸易内涵及结构类别
1.1服务贸易内涵
如果想探究服务贸易的定义,那么首先就要了解服务的具体含义。在经济学中“服务”一词早已出现。伟大导师马克思认为服务是指:“通过劳动产生的活动,等同于其他商品产生的价值,而不同的是它是以特殊的使用价值的形式来表达的。”[2]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服务贸易”,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东京回合谈判的探讨中,才在世界经济学领域正式出现。 [3]
国际上关于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的解释有很多,但普遍认为关贸总协定的解释较为权威。其《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GATS)将其解释为:一、过境交付,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二、境外消费,即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三、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服务;四、自然人流动,即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提供服务。[4] 这四项共同构成了服务贸易的内容。
1.2服务贸易结构类别
一定时期内服务进出口的整体构成情况,被称作服务贸易结构。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其可以被分为两类,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贸易结构,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则被称为狭义的贸易结构,也可以被称为商品贸易结构。由于对服务贸易结构所包含内容的探讨较多,且缺乏统一的表述。因此,本文界定服务贸易结构类别主要从狭义方面进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分类结构及模式结构[5]。由于模式结构较为复杂,故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前三类结构。
1.2.1 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服务进出口中各行业服务所占的份额或地位,被称为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我们一般用各行业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份额,或进、出口增长速度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它可以反映各行业服务进出口在一国家(地区)中所处于的地位。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具体将服务贸易划分为不包括政府服务的十二大行业。其中,涵盖了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与宣传、电影与音像、其他商业服务这十二大行业。[6]故本文探究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失衡,主要是分析这十二大类近十年的具体数据,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1.2.2 服务贸易区域结构
一般来说,服务贸易区域结构是由内外部区域结构共同构成的。外部区域结构,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家(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在另一国(地区)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与地位。而一国或地区服务进出口的目的地分布,则被称为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的外部区域结构,它通常可以说明一国或地区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服务交往程度。 [7]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通常以进、出口贸易额占比来表示,指的是一国(地区)内部各区域服务贸易的密集度分布。
1.2.3 服务贸易分类结构
服务贸易分类结构就是指要素密集的服务商品在贸易中的份额占总份额的情况。我们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额占比与其增长速度指标来反应分类结构的具体情况。
按照要素密集度可将服务贸易分类结构具体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劳动密集型,包含旅游、建筑、其他商业服务;其次是资本密集型,主要包含运输;最后是技术密集型,包含金融、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电影和音像、通讯、保险、咨询、广告和宣传、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些项目。
第2章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现状分析
2.1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现状
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分类结构失衡及其模式结构失衡共同反映了结构失衡的现状。由于对模式结构失衡的分析需要运用模型定性分析法,研究较为复杂。故本文主要对前三类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这其中,分类结构失衡进口方面的情况在行业结构失衡分析中已有所体现,故本文就主要从其出口角度来分析其现状。
2.1.1 行业结构失衡
我们通过行业结构分析来探讨失衡的具体表现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此方面研究角度主要分为出口、进口两方面,因而本文主要选取进出口占服务贸易总比重和进出口增速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2.1.1.1行业出口结构失衡
要研究行业出口结构失衡,有两个指标可以分析其失衡程度,即行业出口占总服务贸易比重和行业出口增速。首先来探讨出口占总服务贸易比重。如表2.1所示,2003-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中出口占比,剔除政府服务将服务贸易划分为十二大类。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运输17.019.420.923.025.726.218.320.119.620.3
旅游37.541.539.637.130.627.930.926.926.626.1
通讯服务1.40.70.70.81.01.10.90.70.90.9
建筑服务2.82.43.53.04.47.17.48.58.16.4
保险0.70.60.70.60.70.91.21.01.61.7
金融0.30.20.20.20.20.20.30.80.41.0
计算机信息服务2.42.62.53.23.64.35.15.56.77.5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0.20.40.20.20.30.40.30.50.40.5
咨询4.15.17.28.69.512.414.513.415.617.5
广告及宣传1.01.41.51.61.61.51.81.72.22.5
电影、音像业0.10.10.20.10.30.30.10.10.10.1
其他商业服务32.525.622.821.622.117.719.220.817.814.8
表2.1 2003-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占总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
首先,通过图表可以发现,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出口结构失衡现象较为明显: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2012年这三大类占比达到61.2%,处于优势地位。旅游行业自2003年以来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一直排名首位,保持着较大的份额,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虽然在2004年以后其比重有所降低,但相对其他行业仍有绝对优势;其他商业服务出口比重波动较小,但在近三年有下滑趋势,比重排名由2003年的第二位下降为2012年的第四位;运输行业份额波动较小,其在2006年份额首次超越其他商业服务,达到23%,2012年领先其他商业服务5.5个百分点;仅次于这三大类的是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几个行业所占份额都没有超过10%;咨询业发展较快,增长势头很猛,在2012年已达到17.5%,首次超越其他商业服务。而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金融、保险、广告及宣传、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四类行业在2012年之和仅为5.7%,出口份额很小;十年来所占出口份额最少的是电影、音像业,平均出口占比仅为0.15%。
其次,出口增速是反映各行业服务出口结构现状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观察十年来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增速情况,可以预测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趋势,寻找服务贸易出口新的增长点,从而优化服务出口结构。在剔除政府服务之后,这十二大行业十年来的出口增速如表2.2所示。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运输38.252.627.836.249.122.6-38.745.14.19.3
旅游-14.647.913.815.99.79.7-2.915.45.93.1
通讯服务16.1-31.010.252.159.233.7-23.70.141.75.9
建筑服务3.513.876.76.295.392.1-8.453.21.4-17.0
保险49.721.744.3-0.364.953.015.46.576.510.0
金融197.4-38.254.6-0.259.036.738.7197.5-38.5122.5
计算机信息服务72.748.512.460.746.943.94.242.831.218.6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9.5120.9-33.430.267.166.7-24.886.3-12.540.1
咨询46.767.268.847.247.856.72.722.424.617.8
广告及宣传30.474.526.834.332.315.25.025.437.918.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