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宝鸡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附件)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作为保障。宝鸡市一座历史名城,积极发展旅游业对于宝鸡市整体经济提升及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宝鸡市已经开始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宝鸡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就宝鸡市旅游业发展优势进行阐述,总结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打造生态旅游城市,构建绿色环保旅游城市,是我国一个重要部署。宝鸡市作为陕西省重要的传统文化基地,要以传承文化为中心,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综合地区发展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与文化全面发展的建设目标。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3
2宝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
3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1
3.1 地理位置优越 1
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1
3.3 发展前景良好 2
4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
4.1 旅游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管理体制改革落后 4
4.2 政策力度不足,政府缺乏正确引导 4
4.3 产品结构待优化,景区规划存在滞后性 4
4.4 斥资少,基本设施有待完善 5
4.5 旅游产品缺乏亲和力,信息量释放存在局限 5
4.6 忽视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缺少后劲 5
5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6
5.1 制定主题,贯彻和落实品牌战略 6
5.2开设旅游项目,增加产业链条 6
5.3注重地方特色,创新纪念产品 7
5.4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7
5.5 强调区域合作,组建旅游网络 7
5.6 重视个性产品开发,发挥引导作用 8
结 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选题目的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提升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宝鸡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宝鸡资源,塑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把宝鸡建设成创新型文化型旅游城市。本课题充分研究了宝鸡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为发展提供参考,为宝鸡旅游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选题意义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旅游业作为一项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是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旅游可以使得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视野更加开阔,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位于中国西部的宝鸡历史悠久,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文化的发源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交错,民俗风情和文化间紧密衔接。可是,宝鸡旅游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平衡性较差,与其他城市相比,旅游业正处于建设阶段,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从带动方面来看,宝鸡市未构建中心带动的政策,旅游业间缺少联系。国家大力提倡开发西部,且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在这种机遇下,宝鸡市应挖掘自身旅游资源与优势,塑造出属于自身特色的人文形象,提高宝鸡市旅游业的声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基本设施建设情况,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把旅游经济纳入宝鸡市整体经济发展重要内容,实现宝鸡市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Gramham Miller运用特尔非法,深入研究四大著名期刊,调查1999年到2001年2年内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文章进行解读剖析,构建了指标体系,以评估旅游业发展状况。研究指出,评估旅游发展时,必须判定评价指标。然而,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如何制定有效对策保证旅游业稳定发展,尚未有统一意见。因观念协调性差,在设定评估指标时,存在一定偏差,大多数的学者就此问题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经过调查,旅游业的评估与地区居民有着密切联系,居民如果主动参与到评价中,可推进旅游业发展。文章最后,对旅游业发展再次论述,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旅游业发展。此外,Stefan Gossling等对塞舌尔群岛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法以用于评估旅游业发展,同时,阐述了本方法的长处与短处。文章中提出,此方法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数据统计存在较大难度。Colin Hunter 等再次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应用生态足迹法问题进行探究。Shih2Liang Chan等选取台湾地区社区进行分析,评估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应用Sensitivity Model。参照模型,对影响指标进行归类,以判定社区发展特点。
国内研究现状:李琪,唐光海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文中,阐述了区域模式下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文章先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全国多个省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位居13位,与其他省相比,发展较好。之后,就地区旅游产业、旅游劳动力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全国多个省市的旅游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各个地区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陕西省旅游业发展具体情况,制定了有效对策,以促进陕西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黄长春在《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探讨了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文章指出,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相互交错,古代留下遗产是传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与沿海城市相比,旅游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但在国家大力提倡旅游城市建设背景下,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每年大量国外游客到陕西省旅游,推动了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胡碧,在《关于发展陕西旅游业的思考》一文中,也表明陕西省禀赋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较早,但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宣传力度、投入资金等多个方面,共同造成此问题,。因此,陕西省要依据自身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局限,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推进陕西省旅游业发展。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相关的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旅游业”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2]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以往的与旅游业现状相关的知识内容的详细解读,并且根据现在的有关宝鸡旅游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新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3]实证分析:以宝鸡的旅游业现状为蓝本进行分析,并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
2宝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这是宝鸡的传统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不足30%,又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宝鸡抢抓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民俗艺术品生产为龙头、以文化创意广告传媒为重点、以娱乐休闲产业为补充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涉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民间工艺、图书报刊、演艺、文物、影视、印刷、艺术培训等行业,文化产业体系基本确立,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产业特征日益显现。(见图2.1)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3
2宝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
3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1
3.1 地理位置优越 1
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1
3.3 发展前景良好 2
4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
4.1 旅游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管理体制改革落后 4
4.2 政策力度不足,政府缺乏正确引导 4
4.3 产品结构待优化,景区规划存在滞后性 4
4.4 斥资少,基本设施有待完善 5
4.5 旅游产品缺乏亲和力,信息量释放存在局限 5
4.6 忽视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缺少后劲 5
5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6
5.1 制定主题,贯彻和落实品牌战略 6
5.2开设旅游项目,增加产业链条 6
5.3注重地方特色,创新纪念产品 7
5.4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7
5.5 强调区域合作,组建旅游网络 7
5.6 重视个性产品开发,发挥引导作用 8
结 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选题目的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提升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宝鸡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宝鸡资源,塑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把宝鸡建设成创新型文化型旅游城市。本课题充分研究了宝鸡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为发展提供参考,为宝鸡旅游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选题意义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旅游业作为一项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是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旅游可以使得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视野更加开阔,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位于中国西部的宝鸡历史悠久,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文化的发源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交错,民俗风情和文化间紧密衔接。可是,宝鸡旅游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平衡性较差,与其他城市相比,旅游业正处于建设阶段,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从带动方面来看,宝鸡市未构建中心带动的政策,旅游业间缺少联系。国家大力提倡开发西部,且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在这种机遇下,宝鸡市应挖掘自身旅游资源与优势,塑造出属于自身特色的人文形象,提高宝鸡市旅游业的声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基本设施建设情况,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把旅游经济纳入宝鸡市整体经济发展重要内容,实现宝鸡市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Gramham Miller运用特尔非法,深入研究四大著名期刊,调查1999年到2001年2年内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文章进行解读剖析,构建了指标体系,以评估旅游业发展状况。研究指出,评估旅游发展时,必须判定评价指标。然而,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如何制定有效对策保证旅游业稳定发展,尚未有统一意见。因观念协调性差,在设定评估指标时,存在一定偏差,大多数的学者就此问题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经过调查,旅游业的评估与地区居民有着密切联系,居民如果主动参与到评价中,可推进旅游业发展。文章最后,对旅游业发展再次论述,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旅游业发展。此外,Stefan Gossling等对塞舌尔群岛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法以用于评估旅游业发展,同时,阐述了本方法的长处与短处。文章中提出,此方法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数据统计存在较大难度。Colin Hunter 等再次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应用生态足迹法问题进行探究。Shih2Liang Chan等选取台湾地区社区进行分析,评估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应用Sensitivity Model。参照模型,对影响指标进行归类,以判定社区发展特点。
国内研究现状:李琪,唐光海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文中,阐述了区域模式下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文章先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全国多个省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位居13位,与其他省相比,发展较好。之后,就地区旅游产业、旅游劳动力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全国多个省市的旅游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各个地区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陕西省旅游业发展具体情况,制定了有效对策,以促进陕西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黄长春在《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探讨了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文章指出,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相互交错,古代留下遗产是传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与沿海城市相比,旅游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但在国家大力提倡旅游城市建设背景下,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每年大量国外游客到陕西省旅游,推动了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胡碧,在《关于发展陕西旅游业的思考》一文中,也表明陕西省禀赋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较早,但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宣传力度、投入资金等多个方面,共同造成此问题,。因此,陕西省要依据自身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局限,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推进陕西省旅游业发展。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相关的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旅游业”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2]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以往的与旅游业现状相关的知识内容的详细解读,并且根据现在的有关宝鸡旅游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新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3]实证分析:以宝鸡的旅游业现状为蓝本进行分析,并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
2宝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这是宝鸡的传统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不足30%,又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宝鸡抢抓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民俗艺术品生产为龙头、以文化创意广告传媒为重点、以娱乐休闲产业为补充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涉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民间工艺、图书报刊、演艺、文物、影视、印刷、艺术培训等行业,文化产业体系基本确立,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产业特征日益显现。(见图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