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019121214001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优质的生存状态的追求,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健康、环保、和谐”的绿色理念被更多的人认可。而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运而生,并且以一种新型贸易壁垒的身份登上了国际舞台。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我国产品的对外贸易出口,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首当其冲。目前,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拿出一套有效的对策,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农产品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联系目前山东农产品出口现状,详细的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剖析了山东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国内原因,提出了“加大投入,积极引导,逐步实现绿色化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完善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国际规则和谈判抵御绿色贸易壁垒”、“开拓新市场”、等针对性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绿色贸易壁垒;山东农产品;影响;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第1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2
1.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及由来 2
1.1.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2
1.1.2绿色贸易壁垒的由来 2
1.2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3
1.2.1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3
1.2.2绿色补贴制度 3
1.2.3绿色技术标准 3
1.2.4绿色包装制度 3
1.2.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4
1.2.6绿色环境标志 4
第2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4
2.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国分布状况 4
2.2主要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5
2.2.1欧盟针对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5
2.2.2美国针对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6
2.2.3日本针对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6
第3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7
3.1内部因素 7
3.1.1自然环境恶化,土地污染严重 7
3.1.2农产品质量低下,价格过低 7
3.1.3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低下 7
3.1.4技术标准体系严重滞后 8
3.1.5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8
3.2外部因素 8
3.2.1传统贸易壁垒饱受诟病 8
3.2.2绿色壁垒更为隐蔽和灵活 8
3.2.3各国的环境标准各有不同 8
第4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9
4.1山东省对外贸易概况 9
4.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概况 10
4.2.1出口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率呈正弦函数分布 10
4.2.2传统五大产品依然是出口主力 12
4.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13
4.3.1负面影响 13
4.3.2正面影响 14
第5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 15
5.1政府措施 15
5.1.1加大投入和引导的力度,实现绿色化农业生产 15
5.1.2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督和认证体系 15
5.1.3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16
5.1.4逐渐完善信息收集和信息预警的渠道 16
5.1.5建立属于自己的绿色壁垒体系 16
5.1.6调整外资政策, 减少污染转移 16
5.2 企业措施 17
5.2.1利用国际规则和谈判抵御绿色壁垒 17
5.2.2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17
5.2.3 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17
5.2.4 实施品牌战略 17
结束语 19
参 考 文 献 20
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引 言
农业是立国之基础,是民生之大计,而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山东省为我国农产品出产大省,也是出口大省,年出口额达到全国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农业在山东省经济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纷纷推出多种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受到了各国的青睐,成为了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意的重要手段。
早在2006年,日本、欧盟等国就出台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包括欧盟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其中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被称为“世界上最为苛刻的农残比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值最多、涵盖农业化学品和食品品种最全的管理制度。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发达国家更是进一步强化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使得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出口形势更为恶化。因此,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的。
本文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剖析原因,并提出打破绿色壁垒的针对性方案,以期对山东省应当绿色贸易壁垒有所帮助,对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借鉴。
第1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1.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及由来
1.1.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性的贸易活动中,各国政府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社会资源、公民的健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禁止某些国际交易的措施。
从广义上来讲,绿色贸易壁垒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设置的限制他国产品出口的一种技术性贸易障碍;从狭义上来讲,绿色贸易壁垒表面上看是发达国家意在保护本国自然环境、公民健康而采取的举措,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设计各种标准、规范来阻碍他国出口的非常规的壁垒行为。
1.1.2绿色贸易壁垒的由来
在世界贸易史中,关税壁垒是最直接的贸易壁垒方式之一,这一壁垒曾给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挑起了各国之间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也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深恶痛绝的贸易保护手段。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同,一系列针对进口产品的有利于本国环保的技术标准也随之产生,绿色贸易壁垒逐渐登上了国际舞台。
其出现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2.1传统的贸易壁垒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谴责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都会尽力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了不在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境地,都会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手段。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开始的小的贸易摩擦,到后来各国之间大规模的贸易纠纷,贸易战在国际舞台愈演愈烈。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各地经济动荡,金融危机时发,导致全球贸易战此起彼伏,美日的“大米纠纷”,美欧的“牛肉纠纷”等是典型的代表。进入21世纪,传统的贸易战进一步加强,“双反”手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对各国的贸易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际社会对贸易壁垒越来越反感,急切期盼一个公平的贸易环境。
1.1.2.2生存环境的恶化引起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西方几十年的工业化,使得社会环境、资源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物种灭亡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人们的观念和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生活环境成了主流价值观,对人体健康无害、不污染环境的绿色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各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的形成,以及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1.2.3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世界各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不同,这就导致了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能力差异巨大。发达国家对各种环境问题更为重视,技术水平先进,环保的标准也相对比较苛刻;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环保的意识相对落后,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也相对缺乏,环保的标准也比发达国家宽松,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发达国家常常无法满足进口国的相关标准。
1.2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2.1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绿色市场准入制度也称绿色关税制度,是指进口国对所进口的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产品收取进口附加税的制度,实质的目的在于降低进口商品在该国的市场竞争力。一九九四年,美国就曾以有害物的含量超标为理,对进口汽油及相关产品征收环境附加税。
1.2.2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补贴制度又称环境补贴制度,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 ,各国政府采取的将环境成本 内在化的干预政策。是一种对本国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产品生产工艺的投入进行补贴 ,以提高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政策
1.2.3绿色技术标准
绿色技术标准是进口国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制定出的对于出口国来说相对严格的强制性的环保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本国企业很容易达到相关标准,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因此,绿色技术标准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保护自身的优势地位非常有效。
1.2.4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是指从包装材料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是否可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做出的商品包装方面的规定。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利用设置绿色包装标准来防止病、虫等传入本国,保证货物和使用者的安全和便利。
1.2.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士检疫制度是指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各国的海关、商检机构依据标准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的制度。这一制度往往被发达国家 作为抵制发展中国家 产品出口的重要工具。制度中往往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 十分敏感,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重金属含量指标、细菌含量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
1.2.6绿色环境标志
绿色环境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该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粘贴该标签就表明该产品的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产品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的全过程都符合环保的要求,对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取得了绿色环境标志就意味着取得了进入实施该制度的国家的市场的“通行证”。
第2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其中以主要进口国的壁垒措施最多,涉及到卫生检验检疫、农产品市场准入,“双反”,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等几乎涵盖了国际贸易的所有领域。
2.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国分布状况
2011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53.7亿美元,主要出口国(地区)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东盟等,出口总值分别达到了1990097万美元、1676087万美元、1440883万美元、2188664万美元、986222万美元。
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
图2.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国分布(2011年)
图2.1为2011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地分布图,由图可知,2011年,山东省对主要出口地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东盟的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5.80%、13.30%、11.50%、17.40%、7.80%,总和超出出口总额的50%,因此,以上国家和地区出台的贸易壁垒手段,应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欧盟的绿色壁垒措施表现为涉及面广、广泛性逐渐增强,更多的体现循环经济的原则,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也逐渐增多等。美国则更擅长利用WTO协议中关于环境问题规定的漏洞打擦边球,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又繁琐的卫生检疫制度。日本的贸易壁垒措施则主要体现在其颁布的《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这一制度对进口的农副产品农药残留制定了极苛刻的标准。东盟和韩国,也逐渐在技术细节上做文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