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以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金融风险资产作为家庭资产中最具活力的资产,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日趋多元化。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统计数据,建立Probit计量模型,从家庭户主特征、个体经济特征、金融认知情况等方面分析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年均收入较高,金融认知程度高的家庭,更倾向于投资购买高风险金融产品,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分析,提出加强居民投资教育和优化居民投资行为的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4
二、文献综述4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4
1.家庭资产和风险资产 4
2. 家庭金融资产4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4
1.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5
2.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5
三、实证分析6
(一)数据来源6
(二)描述统计 6
(三)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7
1.变量选取 7
2. 模型建立8
(四)计量检验与分析8
1.家庭户主特征8
2. 家庭个体经济特征9
3.金融认知情况9
四、实证结论及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跃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繁荣,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曾经居民对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认识了解更是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居民一直保持完全以储蓄为主的如此单一资产结构,如今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逐渐利用家庭闲散资金,进入金融市场投资和金融产品的买卖,并且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在生活中,家庭都可能面临三个经济决策:即如何在消费和存款储蓄之间分配数额;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如何分割;高和低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如何分配。
随着金融资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居民家庭需求多层次多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性化,研究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着总体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投资风险意识缺乏、家庭资产结构单一、城乡风险资产选择严重失衡等关键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通过对金融资产合理的投资组合与配置,可以弥补社会保障系统不能及时转型跟上的不足,有利于保障和引导居民家庭未来美好生活。同时,有利于我国制定和改进消费需求政策、合理分配家庭资产比例配置、调整国家经济内部和外部结构、降低甚至防止爆发家庭金融风险,有利于提高为家庭收入和生活福利的提高,增长财产性收入,使得更多低收入阶层也能分享经济成长发展的成果。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实地调研,结合南京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实际,基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针对该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加强居民投资教育、优化居民投资行为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家庭资产和风险资产
家庭资产,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权、财产及其他权利。包括现金及活期存款(现金、活期储蓄、信用卡、支票等)、定期存款、投资资产(股票、债券、基金、外汇、商业资产、其他投资等)、实物资产(家居物品、房屋、汽车、珠宝首饰大件耐用品)、债权资产(债权、信托、票据、委托贷款等)等等。风险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未来收益率不确定且可能招致损失的那部分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衍生金融产品。
2.家庭金融资产
根据风险程度高低不同,家庭金融资产可分为无风险金融资产、低风险金融资产和高风险金融资产。无风险资产包括家庭自有汽车市值;其他大件耐用品价值;自有房产目前市值等等。低风险金融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票账户现金、债券账户现金、基金账户现金等等。高风险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金融、公司企业、政府)、基金、外汇、黄金、金融衍生品、金融理财品等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家庭资产选择行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其影响因素是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金融市场的波动率、金融产品异质性等因素及居民家庭自身、外部经济因素等都会影响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配置。Campbell(2006)提出,居民家庭投资时候,应该根据其对资产成本收益特征和收益预期的估计还有自身承担风险能力大小制定投资和购买决策,而且家庭应将一定比重的财富资产投资于风险资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风险也具有不确定性,居民家庭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投资购买金融产品。基于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程度也不同,所以居民家庭需要根据个体理性、个体偏好、个体实际经济情况等做出投资决策,自愿投资,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1.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关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与配置的相关研究,国外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收入风险和健康风险、家庭户主特征和流动性约束等等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Markowiz(1952)是最早提出关于金融资产选择理论的学者,他利用均值—方差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家庭作为金融资产选择基础单位的风险与收益的最优比选择,而Branson(1975)在对金融资产行为选择理论的完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风险源、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影响构成家庭层面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市场实际行情和预期估测,制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组合策略,逐渐形成自身的投资购买偏好。
Gusio(1996)运用意大利家庭收入与财富调查(SHIW)数据,风险存在于家庭收入渠道和来源每一个流程中,有些家庭的收入存在不固定性和随机性,研究证实了这样收人有风险的家庭会选择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减少购买金融产品,特别是高风险金融产品的规划,反之增加非流动资产的比重。同时,Cardak & Wilkins(2009)利用澳大利亚家庭人口、家庭成员收入、家庭劳动力生理和心理动态调查(HILDA)数据,研究发现在背景风险中,收入不确定性与劳动力健康风险对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为收入稳定性越高并且劳动力健康风险越小,家庭更有意向投资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还发现流动性约束与风险偏好对风险资产的影响也非常大,流动性约束越强且风险偏好的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越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4
二、文献综述4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4
1.家庭资产和风险资产 4
2. 家庭金融资产4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4
1.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5
2.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5
三、实证分析6
(一)数据来源6
(二)描述统计 6
(三)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7
1.变量选取 7
2. 模型建立8
(四)计量检验与分析8
1.家庭户主特征8
2. 家庭个体经济特征9
3.金融认知情况9
四、实证结论及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跃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繁荣,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曾经居民对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认识了解更是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居民一直保持完全以储蓄为主的如此单一资产结构,如今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逐渐利用家庭闲散资金,进入金融市场投资和金融产品的买卖,并且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在生活中,家庭都可能面临三个经济决策:即如何在消费和存款储蓄之间分配数额;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如何分割;高和低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如何分配。
随着金融资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居民家庭需求多层次多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性化,研究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着总体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投资风险意识缺乏、家庭资产结构单一、城乡风险资产选择严重失衡等关键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通过对金融资产合理的投资组合与配置,可以弥补社会保障系统不能及时转型跟上的不足,有利于保障和引导居民家庭未来美好生活。同时,有利于我国制定和改进消费需求政策、合理分配家庭资产比例配置、调整国家经济内部和外部结构、降低甚至防止爆发家庭金融风险,有利于提高为家庭收入和生活福利的提高,增长财产性收入,使得更多低收入阶层也能分享经济成长发展的成果。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实地调研,结合南京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实际,基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针对该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加强居民投资教育、优化居民投资行为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家庭资产和风险资产
家庭资产,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权、财产及其他权利。包括现金及活期存款(现金、活期储蓄、信用卡、支票等)、定期存款、投资资产(股票、债券、基金、外汇、商业资产、其他投资等)、实物资产(家居物品、房屋、汽车、珠宝首饰大件耐用品)、债权资产(债权、信托、票据、委托贷款等)等等。风险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未来收益率不确定且可能招致损失的那部分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衍生金融产品。
2.家庭金融资产
根据风险程度高低不同,家庭金融资产可分为无风险金融资产、低风险金融资产和高风险金融资产。无风险资产包括家庭自有汽车市值;其他大件耐用品价值;自有房产目前市值等等。低风险金融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票账户现金、债券账户现金、基金账户现金等等。高风险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金融、公司企业、政府)、基金、外汇、黄金、金融衍生品、金融理财品等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家庭资产选择行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其影响因素是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金融市场的波动率、金融产品异质性等因素及居民家庭自身、外部经济因素等都会影响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配置。Campbell(2006)提出,居民家庭投资时候,应该根据其对资产成本收益特征和收益预期的估计还有自身承担风险能力大小制定投资和购买决策,而且家庭应将一定比重的财富资产投资于风险资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风险也具有不确定性,居民家庭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投资购买金融产品。基于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程度也不同,所以居民家庭需要根据个体理性、个体偏好、个体实际经济情况等做出投资决策,自愿投资,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1.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关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与配置的相关研究,国外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收入风险和健康风险、家庭户主特征和流动性约束等等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Markowiz(1952)是最早提出关于金融资产选择理论的学者,他利用均值—方差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家庭作为金融资产选择基础单位的风险与收益的最优比选择,而Branson(1975)在对金融资产行为选择理论的完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风险源、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影响构成家庭层面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市场实际行情和预期估测,制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组合策略,逐渐形成自身的投资购买偏好。
Gusio(1996)运用意大利家庭收入与财富调查(SHIW)数据,风险存在于家庭收入渠道和来源每一个流程中,有些家庭的收入存在不固定性和随机性,研究证实了这样收人有风险的家庭会选择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减少购买金融产品,特别是高风险金融产品的规划,反之增加非流动资产的比重。同时,Cardak & Wilkins(2009)利用澳大利亚家庭人口、家庭成员收入、家庭劳动力生理和心理动态调查(HILDA)数据,研究发现在背景风险中,收入不确定性与劳动力健康风险对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为收入稳定性越高并且劳动力健康风险越小,家庭更有意向投资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还发现流动性约束与风险偏好对风险资产的影响也非常大,流动性约束越强且风险偏好的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越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