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发凸显,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出口贸易中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为了研究知识产权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合FDI,汇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影响因素,通过定性理论分析和定量回归模型分析的方式具体客观地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结构的作用,得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出口贸易成U型关系的结论,同时本文抽样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来印证结果,提出了我国应当发展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政策性意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2
(二)国内的研究综述3
二、理论分析4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4
1.促使国内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4
2.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长期稳定增长5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5
1.损害了部分中小企业利益,增加了出口贸易的成本 5
2.造成企业的垄断,社会福利下降5
三、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5
(一)指标选取5
1.被解释变量6
2.解释变量6
(二)模型建立6
(三)计量检验6
1.平稳性检验 6
2.协整检验7
(1)模型一的协整检验7
(2)模型二的协整检验8
3.参数估计8
(1)模型一的模型回归9
(2)模型二的模型回归10
(四)实证分析和结论11
1.知识产权影响分析 11
2.FDI影响分析11
3.汇率影响分析12
(五)全球数据对比12
四、讨论与总结13
(一)大力普及知识产权教育13
(二)发展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3
(三)适度引进FDI14
致谢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参考文献14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贸易出口一直被认为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如何促进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更加成为了一个值得各国关心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经济增长点也发生了转移,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也在改变,知识技术俨然变成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话题。
从改革开放,再到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量极速增加,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为出口的主要竞争优势,在技术研发领域上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国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但随着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产品数量的激增和各主要贸易国关税壁垒的放低,知识产权一下子成为了各国最具有优势的竞争力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不是很健全,导致贸易中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争议与日俱增,而陆续遭受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不断地冲击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额高达141166.8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占商品出口总额比重为28.8%,相较于前几年有所下降,相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相对于前几年却有所增加,而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意味着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我国出口贸易的利润空间在下降,因此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是我国确保在全球化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中之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不可小觑。
近年来国内各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也极度关注。从网络来看,近年来各类如综艺节目抄袭、电视剧剧本侵权、小说抄袭等事件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相对于以前的闷声吃亏,现在不少原创作者也已经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对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了维权。从国家层面来看,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也正式对外公布,在产权保护十大任务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而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太低,导致我国自主创新意识薄弱,技术模仿行为泛滥,抑制了本国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对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迫在眉睫;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国情目前并不能匹配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过度的保护不利于出口贸易的改善和国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在现今社会有着极高的讨论度,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也逐渐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紧跟国家发展趋势,顺应全球发展方向,合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我国优化国际贸易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比较早,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这些研究成果所针对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我国的适用性不强,只能在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地借鉴经验。
在国外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所有国家分为两类,即自主创新的北方国家和模仿制造的南方国家。最早做出研究的chin和Grossman(1988),认为加强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总能使其从中获利,而南方国家模仿成本将会提高,福利随之降低,而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刺激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北方国家福利水平,即福利取决于保护是否能激励创新。Maskus和Penubarti (1995) 就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流的效应进行评估,使用修正的HelpmanKrugman垄断竞争模型研究发现:南方国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使北方国家出口到南方国家的很多敏感性商品和中间商品具有“市场竞争效应”,压制进口国仿制能力,出口商交易成本降低,北方国家出口市场将会更加扩大。而Ivus(2010)也有相同的发现:在研究依赖于专利保护发展的行业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北方国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会产生很大的助力,但Ivus(2012)也指出当模仿率低到使得价格效应大于数量效应,则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减少北方出口。Maskus 和Penubarti(1997)解释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得出:具有不确定性的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导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Liegslz(2009)使用OECD成员国出口数据来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证实,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的外贸会有不同的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2
(二)国内的研究综述3
二、理论分析4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4
1.促使国内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4
2.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长期稳定增长5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5
1.损害了部分中小企业利益,增加了出口贸易的成本 5
2.造成企业的垄断,社会福利下降5
三、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5
(一)指标选取5
1.被解释变量6
2.解释变量6
(二)模型建立6
(三)计量检验6
1.平稳性检验 6
2.协整检验7
(1)模型一的协整检验7
(2)模型二的协整检验8
3.参数估计8
(1)模型一的模型回归9
(2)模型二的模型回归10
(四)实证分析和结论11
1.知识产权影响分析 11
2.FDI影响分析11
3.汇率影响分析12
(五)全球数据对比12
四、讨论与总结13
(一)大力普及知识产权教育13
(二)发展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3
(三)适度引进FDI14
致谢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参考文献14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贸易出口一直被认为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如何促进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更加成为了一个值得各国关心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经济增长点也发生了转移,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也在改变,知识技术俨然变成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话题。
从改革开放,再到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量极速增加,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为出口的主要竞争优势,在技术研发领域上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国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但随着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产品数量的激增和各主要贸易国关税壁垒的放低,知识产权一下子成为了各国最具有优势的竞争力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不是很健全,导致贸易中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争议与日俱增,而陆续遭受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不断地冲击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额高达141166.8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占商品出口总额比重为28.8%,相较于前几年有所下降,相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相对于前几年却有所增加,而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意味着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我国出口贸易的利润空间在下降,因此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是我国确保在全球化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中之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不可小觑。
近年来国内各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也极度关注。从网络来看,近年来各类如综艺节目抄袭、电视剧剧本侵权、小说抄袭等事件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相对于以前的闷声吃亏,现在不少原创作者也已经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对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了维权。从国家层面来看,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也正式对外公布,在产权保护十大任务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而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太低,导致我国自主创新意识薄弱,技术模仿行为泛滥,抑制了本国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对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迫在眉睫;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国情目前并不能匹配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过度的保护不利于出口贸易的改善和国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在现今社会有着极高的讨论度,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也逐渐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紧跟国家发展趋势,顺应全球发展方向,合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我国优化国际贸易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比较早,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这些研究成果所针对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我国的适用性不强,只能在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地借鉴经验。
在国外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所有国家分为两类,即自主创新的北方国家和模仿制造的南方国家。最早做出研究的chin和Grossman(1988),认为加强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总能使其从中获利,而南方国家模仿成本将会提高,福利随之降低,而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刺激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北方国家福利水平,即福利取决于保护是否能激励创新。Maskus和Penubarti (1995) 就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流的效应进行评估,使用修正的HelpmanKrugman垄断竞争模型研究发现:南方国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使北方国家出口到南方国家的很多敏感性商品和中间商品具有“市场竞争效应”,压制进口国仿制能力,出口商交易成本降低,北方国家出口市场将会更加扩大。而Ivus(2010)也有相同的发现:在研究依赖于专利保护发展的行业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北方国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会产生很大的助力,但Ivus(2012)也指出当模仿率低到使得价格效应大于数量效应,则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减少北方出口。Maskus 和Penubarti(1997)解释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得出:具有不确定性的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导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Liegslz(2009)使用OECD成员国出口数据来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证实,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的外贸会有不同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