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作为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地区,大棚菜是高陵区农业产业的重要产业,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高陵区位于西安市近北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灌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西安主要蔬菜供应地,但是当地的管理、经营方式落后,生产问题突出,农产品流通不畅,缺少专业人才,市场服务程度低,政府补贴不到位等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学习研究,提出适合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的途径,对高陵区大棚菜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2 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状况 4
2.1大棚菜规模现状 4
2.3高陵区大棚类型现状 6
2.4大棚菜销售渠道现状 7
3 基于SWOT分析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 9
3.1优势分析 9
3.1.1资源优势 9
3.1.2 区位优势 9
3.1.3规模优势 9
3.1.4 蔬菜产业自身优势 9
3.2发展劣势 10
3.2.1设施农业用地发展空间萎靡 10
3.2.2劳动力缺少且素质不高,人工成本高 10
3.2.3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 11
3.2.4缺少专业人才 11
3.3发展机遇 11
3.3.1发展现代化城市新区 11
3.3.2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1
3.3.3市场营销的变化 11
3.4面临威胁 12
3.4.1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12
3.4.2品牌意识弱,市场竞争力低 12
4 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对策 14
4.1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劳动力素质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2加强科技引领,促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发展 14
4.3建设特色蔬菜市场,提高蔬菜销售效益 15
4.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融资渠道 15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附 录 20
高陵区关于大棚菜产业生产效益调查问卷 2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蔬菜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食物,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
高陵区大棚菜产业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国共产党十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采取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和土地转让形式,大力发展高陵区日光温室大棚,不仅增加高陵区的规模经济,而且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大批劳动力就业,提高无业农民就业率,使大棚菜成为了高陵区的支柱产业。
高陵区蔬菜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只有研究高陵区大棚菜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不断深入蔬菜产业实地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才可以找出高陵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高陵区作为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地区,带动着邻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十二五”期间,高陵区蔬菜用地每年剧增,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陵区已经成为西安市蔬菜主要供应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提升了高陵区的知名度。因此,对于该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对于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社会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2 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高陵区大棚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趋势上看,蔬菜产业是将来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农业发展将在有限责任资源中提高经济和生产效益,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人们在吃饱的同时还要吃的健康,吃的干净,吃的绿色。对于高陵区蔬菜产业的发展研究,不但可以找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根据蔬菜产业经济的发展,带动高陵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Ozkan B,Kurklu A,Akcaoz H(2004)指出王耳其的设施蔬菜种植起步较早,发展速度快。在设施蔬菜种植中采用先进技术,加大对温室综合环境的观测和控制,同时利用本国丰富的地热资源,提高滴灌普及率,从而使得±耳其设施蔬菜经济效益明显。
Cantle DJ(2009)提出西班牙主要以连栋塑料薄膜温室为主进行的设施蔬菜种植,为了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又W本国的自然气候环境为参照,对塑料薄膜的温室结构和覆盖材料的改良优化,提島了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设施蔬菜综合经济效益。
Wikipedia(2009)指出以色列设施蔬菜最主要特征就是科技密集型。利用先进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通过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温室工程、新品种培育、栽培管理、节水灌槪的各个生产环节之中,从而使设施蔬菜产业向商效、集约型方向发展。
岳坤、乔丽娟(2015)提出对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蔬菜风险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美国通过规划蔬菜的生产布局区域、从技术上完善对蔬菜的技术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降低了蔬菜经营管理主体的风险;加拿大广泛推广蔬菜种植主体和蔬菜品种多样化降低了蔬菜的市场风险,通过冷物流链储运,减缓了蔬菜储运中的损失;日本则从蔬菜生产方面给予补贴,推广蔬菜与园艺设施的保险,稳定蔬菜的价格,从价格上保证蔬菜种植着的利益。借鉴现有国家的经验,中国可以从蔬菜的经营主体、蔬菜的储运监管、价格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1.3.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供应充足,品种繁多,交易活跃供。在小康社会、农业发展新阶段,蔬菜产业需要尽快升级,增加出口、稳定内销。“十
二五”期间,国家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2013年底,我国蔬菜面积约370万公顷。蔬菜作为我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许多学者对蔬菜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的建议、对策,有许多借鉴作用。
何启伟在《探讨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中认为蔬菜产业发展中推动蔬菜生产、加工、营销产业体系等,大力培育农民营销队伍,建立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
张真和在《当代中国蔬菜产业的回顾与展望》中提出,要发扬蔬菜优势,改变消费布局;实施对外带动策略,促进蔬菜产业升级,提高菜农组织化水平。
在过去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对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的研究。2010年,李崇光、包玉泽针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推动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2015年,张永涛、焦圣群在充分了解、深入研究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之后,建设性的提出了快速发展蔬菜产业的一系列措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