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与中亚地区贸易问题研究

摘 要陕西坚持“走出去”战略,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与中亚地区发展贸易往来。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在我国在东南亚国际贸易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为了可持续性发展,中亚地区的市场开发就显得极为重要。陕西在于中亚地区贸易中占有极大的地理优势,立足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条件下,陕西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存在着各种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相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城市的外贸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落后,毕竟陕西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属于内陆城市,没有出海口。然后就是陕西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较晚,相比较于我国其他几个自由贸易区,陕西自由贸易区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最近五年发展成绩显著,但是相较于我国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还是相较落后。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经过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发现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往来存在着进出口商品单一,中亚国家文化宗教多样等缺陷。立足于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存在的问题,经过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SWOT分析法的研究,分析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存在的缺陷的解决方法,提出了经过研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陕西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建议策略,使陕西能更好的与中亚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1.1 选题的目的 1
1.1.2选题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方法 3
1.3.1.文献研究法 3
1.3.2数据分析法 3
2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发展现状 5
2.1陕西与中亚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5
2.2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规模 5
2.3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政策 13
3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存在的问题 15
3.1陕西与中亚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15
3.2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15
3.3陕西与中亚国家文化差异较大 15
3.4陕西与中亚地区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易存在是大国争利 16
4 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的建议 17
4.1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7
4.2加强建设自由贸易区 17
4.3大力发展陕西文化产业优势 17
4.4尽力与中亚地区建立贸易合作协议 17
4.5出口商品多元化 18
5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了使我国与中亚地区各国经济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沿途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起着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不断丰富其旅游资源、教育资源以便为了陕西未来的更好发展。通过加大地区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度等,可进一步促进陕西对外贸易量,提高陕西对外交易开放水平。只要陕西利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开放程度,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陕西的经济发展自然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前面说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陕西的机会,也是挑战。陕西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建设了“陕西自由贸易区”来加快陕西的开放程度,加快陕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陕西要做好对外贸易,眼下主要是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和作。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和陕西统计年鉴上所调查到的数据,发现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发展现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发展的建议。
1.1.2选题的意义
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加快陕西地区经济建设进程,扩大陕西开放程度,对陕西的经济发展也是有重大意义。这篇论文就以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现状提出能让陕西进出口贸易更好发展的策略建议,使得陕西与中亚地区贸易可以更好的发展,提高陕西经济水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陕西也针对经济带的建设,扩大开放程度。但是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进出口贸易总是会面临着各种问题,这篇论文就是根据很多学者所著文献与相关数据,为了陕西经济建设提出相关的理论建议,也为了以后相关理论研究呈现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3 年 9 月,习主席主席在中亚四国访问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描绘了区域经济大合作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中亚五国间的贸易问题是一个热点。
1.2.1国内研究现状
史伟婷(2015)认为整合营销、智慧旅游、多元管理等为保障,创新“丝路之旅”国际段、国内段的合作共赢,提升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品牌价值,真正使丝绸之路成为“国际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和“中国旅游形象”。
席理想(2016)为现阶段,我们国家刚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过程中阻碍重重,因此,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来指导实践。他认为陕西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边的资源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满足显示性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两个国家或者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会引起该国或地区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亦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又进一步补充了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
张欣茹(2015)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构想不仅是我国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机遇。中国前期发展长期依赖投资、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等,现在要转向靠创新、质量、品牌等推动经济实现新增长,加强品牌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服务业水平提高,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经济转型阶段也对中国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及国际市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梁小丽(2014)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陕西在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中,占据着极其有利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问题,例如: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对方的市场还未得到充分发掘等。这样的现状为陕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还在文中提到2014年,陕西将着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空大通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6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