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借力自贸区的对策分析(附件)【字数:14554】
摘 要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开放经济在改革开放 的政策下需要转变新的方式,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在新形势下对在我国开放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新的一步,推动了“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也给长三角附近区域带来了溢出效应,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创新措施的基础上,然后再结合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上海自贸区对江苏开放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下江苏开放经济借力上海自贸区的对策江苏开放经济在借力其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下,积极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所带来的的溢出效应,积极抓住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机遇,积极开展外贸活动,利用外贸资源调整江苏开放经济的产业结构,坚持错位发展策略,与上海自贸区协调发展并且积极建立江苏自贸区。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第二章 上海自贸区概述 2
2.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2
2.2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3
2.3上海自贸区的相关创新措施 4
第三章 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6
3.1江苏开放型经济经济的发展历史 6
3.2江苏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分析 7
第四章 上海自贸区对江苏开放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1
4.1制度创新的示范作用 11
4.2溢出和带动作用 12
4.3 积极探索江苏自贸区的建设 13
第五章 江苏开放经济借力上海自贸区的对策 13
5.1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 13
5.2 主动出击,迎接辐射,错位发展 14
5.3加快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4
5.4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5
第六章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各类要素生产成本的提高,传统产业贸易发展的有利形势明显削弱;200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损失十分严重。近年贸易额虽已缓慢增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但仍然继续加速调整贸易产业结构。上海自贸试验区应时而生,自贸区肩负着“以开放倒逼改革”的艰巨使命,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丰富经验,达到服务全国各地区,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并不是贸易强国,但是却连续三年在全球货物贸易当中位居第一,由此可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变得尤为重要。自贸区实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船舶登记制度、“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化措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给周边区域带来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江苏省应当抓住机遇,发挥作为上海的经济腹地的区位优势,与自贸区形成区域联动效应,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在上海自贸区开园后,因此要加强对江苏省开放经济的研究,尤其是对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贸易竞争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寻找江苏省开放经济的发展潜力所在就显得极关键了。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上海成为国际贸易的直接交易场所,江苏省作为上海经济的配套主体,将迎来对外贸易发展海外新契机。江苏省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产业,能够接触到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传统型的产业实现调整和优化。以江苏省外物货物为例,大多经上海港出口,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之前,货物出口需要历经多道关卡和流程,而自贸区的建设有效简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改善了上海本地以及江苏省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很多国际资本开始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力度。国际资本的涌入,将为江苏省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因此,抓紧对江苏省开放经济建设进行研究,对江苏省贸易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落实对外开放的战略等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选择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尤显紧迫而重要。
上海自贸区概述
上海自贸区(Free?Trade?Zone)是在主权国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具体来说,是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划定一个区域,实施特殊的政策。与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保税区相比,自由贸易区所享受的优惠力度更大,开放程度也更大。从本质上来看,在我国特殊的监管区内主要还是实施的“境内关内”这一政策,而国际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实施的是“境内关外”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区域内免除海关的监管等。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的进程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关注,不过其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的方案一直没有对外公开。从笔者收集的信息看来,方案的落实主要会涉及金融等五大领域,也会进一步推动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升级。
2.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上海地区开展了调研活动,对上海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他强烈支持在上海建立起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的实验区,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鼓励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通过不断的开拓和探索,挖掘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16日,国家正式下文,批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同年8月22日,国务院下文批准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这一实验区涵盖的范围和领域十分的广泛,具体来说包含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四个主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占地面积接近28.78平方公里。同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从申报到正式建立,其中历时长达半年之久。
在正式营业一段时间之后,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里面,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相继公布出来。而在这些即将面临的改革的行业里面,金融行业的改革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同时也是最给予希望的一个行业。在出台的21条措施里面,大部分都是由银监会和证监会等组织制定的,在中国银行对外公布的相关公告里面,对于自贸试验区提出来较多的意见,甚至勾画出未来的全景图。同时,关于投资管理方面,一些关于国民待遇等内容的举措也公布出来;而关于贸易方面,一些关于设备进口免税、区内货物流转自行运输和高端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等方面的相关措施也公布出来;关于综合管理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也公布出来一些文件,在对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上面,又公布出来98项措施,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联。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第二章 上海自贸区概述 2
2.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2
2.2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3
2.3上海自贸区的相关创新措施 4
第三章 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6
3.1江苏开放型经济经济的发展历史 6
3.2江苏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分析 7
第四章 上海自贸区对江苏开放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1
4.1制度创新的示范作用 11
4.2溢出和带动作用 12
4.3 积极探索江苏自贸区的建设 13
第五章 江苏开放经济借力上海自贸区的对策 13
5.1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 13
5.2 主动出击,迎接辐射,错位发展 14
5.3加快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4
5.4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5
第六章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各类要素生产成本的提高,传统产业贸易发展的有利形势明显削弱;200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损失十分严重。近年贸易额虽已缓慢增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但仍然继续加速调整贸易产业结构。上海自贸试验区应时而生,自贸区肩负着“以开放倒逼改革”的艰巨使命,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丰富经验,达到服务全国各地区,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并不是贸易强国,但是却连续三年在全球货物贸易当中位居第一,由此可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变得尤为重要。自贸区实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船舶登记制度、“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化措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给周边区域带来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江苏省应当抓住机遇,发挥作为上海的经济腹地的区位优势,与自贸区形成区域联动效应,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在上海自贸区开园后,因此要加强对江苏省开放经济的研究,尤其是对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贸易竞争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寻找江苏省开放经济的发展潜力所在就显得极关键了。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上海成为国际贸易的直接交易场所,江苏省作为上海经济的配套主体,将迎来对外贸易发展海外新契机。江苏省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产业,能够接触到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传统型的产业实现调整和优化。以江苏省外物货物为例,大多经上海港出口,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之前,货物出口需要历经多道关卡和流程,而自贸区的建设有效简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改善了上海本地以及江苏省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很多国际资本开始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力度。国际资本的涌入,将为江苏省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因此,抓紧对江苏省开放经济建设进行研究,对江苏省贸易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落实对外开放的战略等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选择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尤显紧迫而重要。
上海自贸区概述
上海自贸区(Free?Trade?Zone)是在主权国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具体来说,是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划定一个区域,实施特殊的政策。与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保税区相比,自由贸易区所享受的优惠力度更大,开放程度也更大。从本质上来看,在我国特殊的监管区内主要还是实施的“境内关内”这一政策,而国际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实施的是“境内关外”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区域内免除海关的监管等。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的进程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关注,不过其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的方案一直没有对外公开。从笔者收集的信息看来,方案的落实主要会涉及金融等五大领域,也会进一步推动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升级。
2.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上海地区开展了调研活动,对上海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他强烈支持在上海建立起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的实验区,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鼓励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通过不断的开拓和探索,挖掘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16日,国家正式下文,批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同年8月22日,国务院下文批准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这一实验区涵盖的范围和领域十分的广泛,具体来说包含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四个主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占地面积接近28.78平方公里。同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从申报到正式建立,其中历时长达半年之久。
在正式营业一段时间之后,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里面,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相继公布出来。而在这些即将面临的改革的行业里面,金融行业的改革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同时也是最给予希望的一个行业。在出台的21条措施里面,大部分都是由银监会和证监会等组织制定的,在中国银行对外公布的相关公告里面,对于自贸试验区提出来较多的意见,甚至勾画出未来的全景图。同时,关于投资管理方面,一些关于国民待遇等内容的举措也公布出来;而关于贸易方面,一些关于设备进口免税、区内货物流转自行运输和高端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等方面的相关措施也公布出来;关于综合管理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也公布出来一些文件,在对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上面,又公布出来98项措施,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