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补贴政策对生猪养殖的影响以12个生猪养殖主产区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迅速发展,随即带来的就是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乱弃,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国家为了治理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出台了一系列的养殖废弃物补贴政策。由于绿色补贴政策的补贴对象主要是规模养殖户,因此本文以生猪养殖为例,利用12个生猪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评估生猪养殖绿色补贴政策对生猪规模养殖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猪养殖绿色补贴政策对生猪规模养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肯定了绿色补贴政策的实施意义。根据进一步讨论,发现由于环境规制等政策,受补贴较少的小规模养殖户不断减少,从而带来猪肉价格波动等后果。这说明当前我国与畜禽养殖相关的绿色补贴政策仍然需要进行调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3
(一)概念界定3
1.绿色补贴政策 3
2.生猪规模养殖场3
(二)文献综述3
二、模型构建4
(一)理论模型4
(二)变量选择5
1.被解释变量 5
2.解释变量5
(1)生猪养殖绿色补贴5
(2)猪肉价格指数5
(3)出栏率5
(4)交通条件5
(5)农户的投资水平5
(6)农户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5
(7)城镇化率6
(8)农民受教育水平6
(9)其他补贴政策6
三、回归分析6
(一)回归模型6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6
(三)回归结果7
四、讨论与总结8
(一)讨论8
(二)总结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目录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6
表2 模型回归结果7
表3 2008年—2015年湖北省的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场数 8
绿色补贴政策对我国生猪养殖的影响——以我国12个生猪养殖主产区为例
引言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这其中对肉类的需求尤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经济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肉类需求、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缺乏一些重要的指导和规划,大部分畜禽养殖都是农户自发地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决定养殖规模,导致了我国的畜禽养殖业的布局并不合理,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畜禽养殖的总量超出了环境总容量的现象,再加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设施的配套不到位,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并且直接进入了大气循环系统,因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我们发现畜禽养殖业的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这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同时,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几年的污染源普查最新数据也显示,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由此可见,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已经不可小视,需要全国上下都重视起来,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妨碍畜禽产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畜禽粪便、畜禽尸体、养殖废水等废弃物的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的病原体、高浓度的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畜禽生产安全,导致农民遭受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如由于恶臭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事纠纷,直接妨碍畜禽养殖经营活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滞后保护和对养殖废弃物的乱排乱放,也将会直接影响畜禽产业自身综合效益的提升。
其实早在2001年3月20日,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中通过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针对畜禽养殖场的建设、污染物排放、罚款等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由于其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从而造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继而,在2013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对畜禽养殖产业的布局选址、各环节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做出了规定,同时还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做出了规定,此外该条例还规定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采取激励措施,例如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对有机肥购买使用实施不低于化肥的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物生产沼气以及发电上网等。
生猪作为我国农户的大规模养殖对象,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污染环境。因此,在2007年10月26日财政部颁布了《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法案规定病害猪损失补贴的对象为提供病害猪的货主和自宰经营的企业,财政补贴标准为500元/头。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的对象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财政补贴标准为80元/头。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将现有的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由每头500元提高到800元;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省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建立与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可以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等,对补贴政策进行了完善。
生猪养殖的绿色补贴在此文中认为是针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预防而提供的补贴,因此,可以认为以上所提到的补贴均属于生猪养殖绿色补贴范畴。那么,随着这些绿色补贴政策的实施,政策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呢?而生猪养殖绿色补贴政策与生猪养殖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3
(一)概念界定3
1.绿色补贴政策 3
2.生猪规模养殖场3
(二)文献综述3
二、模型构建4
(一)理论模型4
(二)变量选择5
1.被解释变量 5
2.解释变量5
(1)生猪养殖绿色补贴5
(2)猪肉价格指数5
(3)出栏率5
(4)交通条件5
(5)农户的投资水平5
(6)农户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5
(7)城镇化率6
(8)农民受教育水平6
(9)其他补贴政策6
三、回归分析6
(一)回归模型6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6
(三)回归结果7
四、讨论与总结8
(一)讨论8
(二)总结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目录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6
表2 模型回归结果7
表3 2008年—2015年湖北省的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场数 8
绿色补贴政策对我国生猪养殖的影响——以我国12个生猪养殖主产区为例
引言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这其中对肉类的需求尤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经济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肉类需求、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缺乏一些重要的指导和规划,大部分畜禽养殖都是农户自发地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决定养殖规模,导致了我国的畜禽养殖业的布局并不合理,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畜禽养殖的总量超出了环境总容量的现象,再加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设施的配套不到位,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并且直接进入了大气循环系统,因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我们发现畜禽养殖业的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这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同时,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几年的污染源普查最新数据也显示,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由此可见,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已经不可小视,需要全国上下都重视起来,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妨碍畜禽产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畜禽粪便、畜禽尸体、养殖废水等废弃物的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的病原体、高浓度的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畜禽生产安全,导致农民遭受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如由于恶臭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事纠纷,直接妨碍畜禽养殖经营活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滞后保护和对养殖废弃物的乱排乱放,也将会直接影响畜禽产业自身综合效益的提升。
其实早在2001年3月20日,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中通过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针对畜禽养殖场的建设、污染物排放、罚款等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由于其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从而造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继而,在2013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对畜禽养殖产业的布局选址、各环节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做出了规定,同时还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做出了规定,此外该条例还规定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采取激励措施,例如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对有机肥购买使用实施不低于化肥的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物生产沼气以及发电上网等。
生猪作为我国农户的大规模养殖对象,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污染环境。因此,在2007年10月26日财政部颁布了《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法案规定病害猪损失补贴的对象为提供病害猪的货主和自宰经营的企业,财政补贴标准为500元/头。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的对象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财政补贴标准为80元/头。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将现有的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由每头500元提高到800元;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省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建立与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可以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等,对补贴政策进行了完善。
生猪养殖的绿色补贴在此文中认为是针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预防而提供的补贴,因此,可以认为以上所提到的补贴均属于生猪养殖绿色补贴范畴。那么,随着这些绿色补贴政策的实施,政策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呢?而生猪养殖绿色补贴政策与生猪养殖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