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20191212135921]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国的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球的贸易结构逐步向服务贸易倾斜,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贸易是其中一个传统的重要部门。近年来,基于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越来越重视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如何提高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接着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对美国、日本、韩国及新加坡与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较弱,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论文最后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M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第1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概述 1
1.1运输服务贸易的定义 1
1.2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2
1.3衡量运输服务贸易的几个竞争力测度 2
第2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4
2.1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4
2.2 支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 4
2.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5
2.4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主要伙伴国和地区 8
第3章 我国与几个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 9
3.1 基于MOR的比较 9
3.2 基于TC的比较 10
3.3 基于RCA的比较 11
3.4 基于CA的比较 11
3.5 基于指标分析的总结 12
第4章 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12
4.1 运输生产要素状况 13
4.2 运输需求 13
4.3 运输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14
4.4 运输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14
4.5 政府和机会 14
第5章 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15
5.1 政府 15
5.2 运输服务企业 16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提升研究
引 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经济事务中,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小觑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迅速,货物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起步比较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在数年的发展中,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大、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而在国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分析,了解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其竞争力及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从而提出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以促进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1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概述
1.1运输服务贸易的定义
传统与意义上,运输指在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人或物品的载运和传递的过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运输指一国国内居民对该国或他国所提供的所有货物或人员转移的所有相关活动,包括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运输工具出租及其他周边服务,不包括运输保险、运输工具维修和不借助日常运输载体而完成的运输过程。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员移动、物品需求量的加大,就产生了运输服务贸易。具体而言,现代意义上的运输服务贸易指以运输为主要交易手段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即贸易的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的运输服务,以实现货物或其他物品在国际空间上的移动,包括不同方式的运输服务以及港口服务、船舶租赁服务、存储及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等相关辅助性、支持性服务的贸易[]。
1.2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竞争力是参与方通过角逐 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它是一种相对指标 ,必须通过竞争 才能表现出来。波特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拥有者是企业的居多,只要企业拥有了竞争力其生产出的产品自然而然也就有了竞争力。由此,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强弱的背后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的竞争力。运输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取决于我国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策略及结构或竞争对手、政府行为、机会。
1.3衡量运输服务贸易的几个竞争力测度
1.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MOR(Market Occupancy Ratio),是一国或地区出口产品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这一指标比较直观且真实的反映一国某商品或某一产业及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其计算公式:
MORij=Xij/XWij (1.1)
其中,MORij是指i国的j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是指i国的j商品的出口额,XWij是指世界j商品总的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较好的反映了一国一产品或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其数值越高,表明该产品或产业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相反。
1.3.2 贸易竞争力指数
TC(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净进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值[2],计算公式为:
TCij=(Xij-Mij)/(Xij+Mij) (1.2)
其中,TCij是指i国的j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是i国的j商品的出口额,Mij是i国j商品的进口额。TC的数值在-1到1之间,若该指标数值为0,则说明该国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口相互抵消;若该指标值为1,则说明该国只有出口没有进口。TC指标把一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都纳入统计分析的范围,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波动对各国的影响和因国家大小不同而造成的各国数据无法比较的缺陷。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大小的国家之间,这一指标有相当额可比性与现实意义。
1.3.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一产业在该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与国际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的比例[2],计算公式为:
RACij=(Xij/Xi)/(Xwj/Xw) (1.3)
其中,RACij指的是i国(地区)的j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是指i国(地区)j产业的出口额,Xi是指i国(地区)的出口总额;Xwj是指世界j产业的出口总额,Xw指的是世界贸易出口总额。这一指标中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很好的反映某国(地区)某产业的相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当这一指标值大于2.5时,我们认为该国(地区)在该产业上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这一指标值在1.25和2.5之间时,我们认为该国(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这一指标值处于0.8和1.25之间,普遍认为该国(地区)在该产业上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当这一指标值小于0.8时,则说明该国(地区)在该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1.3.4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CA(Comparative Advantage)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由沃尔拉斯(Vollrath 1988)提出,是指从某国(地区)一产业的出口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国(地区)该产业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优势[2],其计算公式如下:
CAij=RACij-(Mij/Mi)/(Mwj/Mw)(1.4)
其中,CAij指的是i国j产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Mij是指i国j产业的进口额,Mi是指i国所有商品的进口额;Mwj是指世界j产业的进口总额,Mw是指世界所有商品的进口总额。
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不可能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只是考虑了一国一产业的出口的相对比例情况,而没有把该产业的进口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这样仅仅考虑进口而忽略出口,很大程度上会得出偏离国际贸易实际状况的结论。
CAij的数值介于-1和1之间,通常情况下,如果CAij大于0,我们则认为该国j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如果CAij小于0,我们则认为该国j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CAij的数值越大,一国j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总倾向于将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结合起来,综合进行对比与权衡比较,发现其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从而得以得到比较确切的研究结论。
第2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国初的1949到1979、从1980到2001年的加入世贸组织、最后就是从2002年至今。第一阶段,由于我国刚刚建国,百废待兴,运输业的发展在技术上和政策上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发展处于低谷时期。第二阶段,经过前段时期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相应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运输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第三阶段,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 支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
2.2.1 规划及报告类
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团,大力发展我国的国际运输服务贸易[]。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使得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快速发展[3]。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指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包括国际运输在内的服务贸易,促进出口转型升级[]。
2.2.2 我国入世后的承诺
加入WTO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其对外开放的原则为坚持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出发点、逐步开放原则。在服务贸易减让表中规定了运输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承诺。这种种措施,都积极引导与推动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2.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3.1规模稳定增长
图2.1描述的是2000-2010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情况。从图2.1 2000-2010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到2010年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无论是进口额还是出口额,都在逐年增长,这说明了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进出口总额140.67亿美元到2001年的159.60亿美元再到2002年的193.32亿美元,隔了一年的时间,几乎是成倍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使我国可以更大程度的参与国际贸易,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优惠政策与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利益。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都在快速的增长,到2008年总额已经达到887.45亿美元。但在2009年,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有个小幅度的回落,2009年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只有702.20亿美元,低于前两年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2009年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的回落,是受到了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等国家的进出口业务大幅度缩减,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货物的出口,我国的出口受阻,货物的出口直接关联着我国的运输服务,从而导致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的递减。从2010年开始,各个国家以慢慢从危机中走出来,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又开始蓬勃发展。
资料来源:经中国商务部统计得出
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其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差额也在不断上升,逆差状况明显。这说明较之世界发达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