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一股重要的支撑力量。一方面,它促进了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着我国与其他各国“互利共赢”发展共识的达成。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而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首先,本文介绍了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概念和我国中小企业选择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描述了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处的现状,其次,对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系统性的分析。之后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深究,着重列举出我国中小企业应该重点学习和借鉴的几点实践经验,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层面和企业自身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顺利开展海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若干对策建议。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2
1.1 基本概念 2
1.2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3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5
2.1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5
2.2 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追求互利共赢 6
2.3 以扩展市场为投资的主要目的 7
2.4 投资区域广泛,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7
第三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 9
3.1资金少、融资困难 9
3.2 市场调研不够不完善,盲目投资决策 9
3.3 技术、研发水平低 10
3.4人才障碍 10
3.5制度障碍 11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分析 12
4.1 美国的经验 12
4.2 日本的经验 13
4.3 对我国的启示 14
第五章 对策建议 15
5.1从政府层面 15
5.2从企业层面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调的加快,世界各国(地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也日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愈来愈成熟的经济发展体,在如今的时代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大中小企业处在机遇跟挑战并存的一个发展环境中,于是,学会如何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抉择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我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步调中找准自身的发展节奏?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展并落实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宽度跟深度,尤其要加大力度扶持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所取得成果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地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将扶助中小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富有理论意义。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涉及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滞后的,大多没有实质上的针对性,我国中小型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复杂状态跟面临的境地并不能很好的被详细阐述,对具体政策落实的集中式研究也很匮乏。
其次、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极具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海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不再是被国有大型企业垄断,中小型企业也调整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和“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开展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潮流,借鉴经验,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鉴于以上所述,本人选择以《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为题,在分析研究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现状后,我们必然会注意到海外直接投资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资金少,融资困难、技术水平低、人才障碍、制度障碍等)。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维护自身发展环境、减少贸易摩擦、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解决策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指导方针。
第一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1.1基本概念
1.1.1中小企业的界定
现如今,各国/地区都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经济推动力,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相差很大,从而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也各有千秋。各国/地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跟中小企业有关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相应的政策效果,必然要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的界定。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界定方法有两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界定。
在定性方面,就目前为止对符合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需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独立所有,自主经营,较小比重的市场份额。
定量界定方面一般是从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来衡量。定量比定性更为直观,因此大多数国家(地区)普遍将定量界定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主要标准。其中,从业人员的人数是首要的判定依据,从业人员的人数能够最清晰、直观的反应企业的人力资源规模;营业收入,能从企业的销售额角度表现出企业的盈利大小;资产总额,则是选择从企业的价值角度来反应出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整合美、德、欧盟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联系上述界定指标并查阅现有资料整理出下表(如表21所示)
表21 美、德、欧盟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
国家
行业
从业人数
其他
美国
所有行业
500人以下
资产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
德国
所有行业
小企业:小于9人
年产值小于100万欧元
中企业:10499人
年产值100万5000万欧元
欧盟
所有行业
小企业:小于10人
年营业额不超过1000万欧元或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欧元
中型企业:50250人
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万或者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不超过4300万欧元
资料来源: 作者自行整理
2011年6月,我国政府应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按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对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见表22。
表22 我国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
行业
从业人数
营业收入(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工业
1000以下
40000以下
建筑业
3000以下
80000以下
80000以下
批发业
200以下
40000以下
零售业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2
1.1 基本概念 2
1.2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3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5
2.1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5
2.2 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追求互利共赢 6
2.3 以扩展市场为投资的主要目的 7
2.4 投资区域广泛,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7
第三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 9
3.1资金少、融资困难 9
3.2 市场调研不够不完善,盲目投资决策 9
3.3 技术、研发水平低 10
3.4人才障碍 10
3.5制度障碍 11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分析 12
4.1 美国的经验 12
4.2 日本的经验 13
4.3 对我国的启示 14
第五章 对策建议 15
5.1从政府层面 15
5.2从企业层面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调的加快,世界各国(地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也日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愈来愈成熟的经济发展体,在如今的时代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大中小企业处在机遇跟挑战并存的一个发展环境中,于是,学会如何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抉择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我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步调中找准自身的发展节奏?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展并落实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宽度跟深度,尤其要加大力度扶持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所取得成果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地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将扶助中小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富有理论意义。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涉及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滞后的,大多没有实质上的针对性,我国中小型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复杂状态跟面临的境地并不能很好的被详细阐述,对具体政策落实的集中式研究也很匮乏。
其次、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极具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海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不再是被国有大型企业垄断,中小型企业也调整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和“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开展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潮流,借鉴经验,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鉴于以上所述,本人选择以《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为题,在分析研究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现状后,我们必然会注意到海外直接投资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资金少,融资困难、技术水平低、人才障碍、制度障碍等)。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维护自身发展环境、减少贸易摩擦、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解决策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指导方针。
第一章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1.1基本概念
1.1.1中小企业的界定
现如今,各国/地区都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经济推动力,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相差很大,从而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也各有千秋。各国/地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跟中小企业有关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相应的政策效果,必然要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的界定。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界定方法有两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界定。
在定性方面,就目前为止对符合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需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独立所有,自主经营,较小比重的市场份额。
定量界定方面一般是从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来衡量。定量比定性更为直观,因此大多数国家(地区)普遍将定量界定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主要标准。其中,从业人员的人数是首要的判定依据,从业人员的人数能够最清晰、直观的反应企业的人力资源规模;营业收入,能从企业的销售额角度表现出企业的盈利大小;资产总额,则是选择从企业的价值角度来反应出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整合美、德、欧盟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联系上述界定指标并查阅现有资料整理出下表(如表21所示)
表21 美、德、欧盟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
国家
行业
从业人数
其他
美国
所有行业
500人以下
资产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
德国
所有行业
小企业:小于9人
年产值小于100万欧元
中企业:10499人
年产值100万5000万欧元
欧盟
所有行业
小企业:小于10人
年营业额不超过1000万欧元或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欧元
中型企业:50250人
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万或者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不超过4300万欧元
资料来源: 作者自行整理
2011年6月,我国政府应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按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对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见表22。
表22 我国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
行业
从业人数
营业收入(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工业
1000以下
40000以下
建筑业
3000以下
80000以下
80000以下
批发业
200以下
40000以下
零售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