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研究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污染问题突出,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视。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再次被强调。目前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投资结构失衡已经阻碍了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环保产业想要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投资对象问题,即优化环保产业投资结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现在的投资结构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环保产业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做了简要的概述。然后,以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对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总量、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进行描述。继而,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投入要素与江苏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后,本文主要从优化环保产业投资结构,提高环保产业的投资效率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三个角度来对优化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结构提出建议。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1 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文献综述 2
1.2.2 国内文献综述 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第2章 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5
2.1 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的涵义 5
2.1.1 环保产业的界定 5
2.1.2 投资结构的涵义 6
2.2 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的理论基础 6
2.2.1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6
2.2.2 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原则 7
第3章 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现状 9
3.1 投资总量 9
3.2 投资主体 10
3.3 投资结构 10
3.3.1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 10
3.2.3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现状 14
第4章 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结构实证分析 17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2 数据的选取 19
4.3 实证分析 19
4.4 结论 22
第5章 完善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的建议 23
5.1 优化环保产业投资结构 23
5.2 建立环保资金监管机制,提高投资效率 24
5.3 鼓励PPP环保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 24
参考文献 26
附录......................................................................................28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1513亿元,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截止2013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68845.2亿元,同比增长7.7%[1]。中国经济增长地如此之快,世界各国纷纷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也逐渐升高。但,中国经济的腾飞却是以牺牲祖国的蓝天绿水为代价。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给中国各大省市带来了雾霾天气,中国的河流被大面积污染,建筑工地产生的噪声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环境保护话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的是改善中国现在的环境状况。2007年,国家把环保支出纳入财政预算[2]。2010年,国务院将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发布相关文件对其给以培育与发展[3]。在中国,环保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正快速发展起来,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也慢慢加大。预计到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4.5亿元[4],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先导性产业。
环保产业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充足的资金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十一五”以来,我国对环保产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国家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环保投资将达3.1亿万元[5]。然而,目前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投资结构失衡已经阻碍了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环保产业想要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投资对象问题,资金应该投向哪里才能给产业带来更高的收益。现在的资金主要流向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聚集在土壤、水源和大气三大领域,而对于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的投入较少。因此,深入了解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结构现状,找到资金流向的方案,从而优化环保产业投资结构,对江苏省环保产业以及江苏省国民经济能够更加高效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1.1 研究意义
从理论的角度,环保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而合理的投资结构是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的文献资料都是研究中国环保产业的投融资问题,研究江苏省投资结构的极少,本文根据现实情况分析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投资结构,希望能对后续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从现实的角度,江苏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起步早,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近几年因资金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一定程度制约了它的发展。本文对江苏省投资结构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针对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投资结构现状,优化投资结构,从而促进江苏省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由此带动江苏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很少有专家学者单纯对环保产业投资结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而对环境保护投资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优化改进领域研究的较多。
西方传统经济学家Paul Sanmueson认为(1954)环境保护具有“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的特征,政府应该对该领域进行投资。但由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让许多学者对传统的福利最大化的方法产生了质疑。不少专家学者因此提出了多目标的实施途径,例如,Dasgupta(1982)[6]认为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现代经济分析中可能导致传统政策规定的修改中,并且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能保证经济目的与可更新资源流维持相一致,这些可更新资源流中包括环境质量与生物地球的化学循环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福利的其他“非物质”等能够被纳入政府政策及企业行为中去[7],在确立福利的有意义度量方面的困难以及仅局限于那些能转化货币指标的因素的倾向时,在考察成本收益分析时,将会考虑这些困难并且把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广泛应用于评价公共投资的计划和政策。
关于环保产业投资规模问题,目前西方国家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当环保投资投入总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时,可以控制污染的进一步蔓延[8];若想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环境投资额需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
世界银行(1997)[9]将环保投资分为环境服务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两大类。其中,环境服务包括水和污水的基础措施、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等,它们被称为公共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