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191212150246]
摘要
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它在分担企业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方面发挥着政策性工具的独特作用。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出口形势急剧恶化,中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日益显现。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作为推动我国走出后经济危机时代阴影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专业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但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资金的缺乏。传统融资平台的高门槛让众多中小企业望而生畏,如何发掘新型的融资渠道以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就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当务之急。因此,对于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问题的研究就显现出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回顾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由面及点地阐述了常州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阐述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国际贸易逐步发展,信用交易成为主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与传统融资平台高门槛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
第三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短期险融资和中长期险融资,并通过两个例子揭示出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独特优势。
第四部分从出口企业、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个方面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从微观对策,即完善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及风险意识;中观对策,即通过信保公司与银行之间的通力合作,创新融资产品、搭建融资平台;宏观对策,即发挥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的力量这三个重要层面,提出促进常州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五项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出口信用保险;对策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引言 1
第1章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1
1.1 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及发展 2
1.2 常州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4
第2章 常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
第3章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6
3.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 6
3.1.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适用条件 6
3.1.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过程分析 6
3.2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 8
3.2.1 发展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 8
3.2.2 买方信贷保险 10
3.2.3 卖方信贷保险 11
3.3 常州中小企业利用出口信用险融资实例 11
3.3.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实例 11
3.3.2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实例 12
第4章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3
4.1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优势 13
4.1.1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 13
4.1.1.1 规避出口风险 13
4.1.1.2 拓宽融资渠道 13
4.1.1.3 降低融资成本 13
4.1.1.4 提升资信等级 14
4.1.2 对于银行而言 14
4.1.3 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而言 14
4.2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存在的问题 15
4.2.1 承保规模较小,宣传力度不够 15
4.2.2 融资产品及服务尚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16
4.2.3 中小企业利润偏低,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16
第5章 促进常州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对策 17
5.1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17
5.2 加大银信合作力度,创新推广融资产品 17
5.3 筛选优质合作企业,搭建融资帮扶平台 18
5.4 提升政策服务质量,满足企业多样需求 18
5.5充分利用政府渠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 19
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1
引言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上缴的税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贡献了60%的GDP、70%的进出口,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笔小额的流动资金的注入就很有可能使很多中小型企业走上规模生产、发展壮大的道路。常州东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便利用了这一新型的融资方式,在保障出口收汇安全的同时优化现金流,出口额从最初2005年的268.57万美元激增至2012年的8229.6万美元,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可见,研究新型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本文希望在对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企业在防范收汇风险之外独特的融资功能,阐明信保项下融资优势与问题,以期为促进常州中小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第1章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1.1 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它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以提供收汇保障、风险管理和融资支持为方式,支持本国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的一项特殊的政策性措施,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同为WTO允许采用的三大出口激励政策。
出口信用保险 诞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 ,最早在英国 和德国 等地萌芽,1919年,英国 建立了出口信用制度 ,成立了第一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 担保机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 局(ECGD),紧随其后,比利时 于1921年成立出口信用保险 局(ONDD),荷兰政府于1925年建立国家 出口信用担保 机制,挪威政府 于1929年建立出口信用担保公司,西班牙 、瑞典、美国 、加拿大和法国 分别于1929、1933、1934、1944和1946年相继建立了以政府为背景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机构,专门从事对本国的出口和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1]。
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把扩大出口和资本输出 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而对作为支持出口和海外投资的出口信用保险 也一直持官方支持的态度,将其作为国家 政策性金融工具大力扶持。1950年,日本政府在通产省设立贸易保险 课,经营出口信用保险 业务。60年代以后,众多发展中国家 纷纷建立自己的出口信用保险 机构[1]。
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外经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中国信保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也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中国信保成立10年多以来,实现了超规模发展,产品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国内信用保险等满足企业全方位风险保障需求的产品体系,对我国外经贸的支持作用日益显现。2002年至2010年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从27.5亿美元增长到1964.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0.5%。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0.8%提高到2010年的10.4%。2002年至2011年10月,中国信保累计支持我国企业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约6942.5亿美元,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约28.1亿美元,带动147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超过9500亿美元。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有利支持下,2009年至2011年10月,中国信保共实现承保5193.3亿美元,是公司成立前7年(2002-2008)累计承保金额的3倍,充分发挥了出口信用冒险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成交的杠杆作用,帮助广大外经贸企业破解“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在“抢订单、保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以及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在全球所有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排名均跃至第一位。
1.2 常州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常州市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于2003年初开始启动,当时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直接负责常州地区的业务,到2003年底常州市共有10家企业投保,当年投保出口额仅有600多万美元[2]。为方便常州地区企业办理业务,2004年4月,江苏分公司开始筹建常州办事处,2005年4月经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常州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常州市成为全国首批24个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地方办事机构的城市。
自成立以来,常州办事处按照国务院关于“政策性公司、商业化运作”的定位,坚持为国家外经贸事业发展和为外贸出口企业服务的经营宗旨,使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常州市获得了较快发展,对常州市开放型经济的促进左右尤为明显。[2]承保金额方面,2005年办事处成立之初,承保出口规模仅600多万美元,到2012年已达50.6亿美元,9年间增长838倍、年均增长135%;渗透率方面,2005年常州地区一般贸易出口中仅有0.2%是通过中国信用保险的保障下进行的,经过10年的发展,一般贸易渗透率已经达到25.6%,也就是说全市每4美元出口就有1美元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实现的。覆盖面方面,2005年出口信用保险刚进入常州,仅有9家企业参保。2012年服务支持企业数达1366家,是前7年服务支持企业数的总和,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占全市出口企业的比重(即覆盖面)提高达33%,平均每3家出口企业就有1家参保。
图1.1 常州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情况
2012年外贸形势尤为严峻,常州的出口直至年底才复出水面,实现了正增长。为了应对如此困境,9月12日国务院制定出台了稳定外贸的八项政策。其中第二条是就是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国务院下达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的短期险承保规模计划为2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常州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一年来,常州市主要领导多次做出专门批示,指示商务财政部门出台扶持政策。2012年常州市实际承保规模达5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5%,比全市出口增幅高出23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平均渗透率为13.2%,而常州市达到25.4%,高于全国平均12.2个百分点。可以说,2012年常州市出口信用保险不仅充分发挥了拉动出口的政策杠杆作用,而且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第2章 常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逐渐衰退,此后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加深。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一员,常州也受到波及,出口增长持续下滑。至2009 年,常州的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全市经济的发展起着如此重大作用的中小出口企业却面临着严峻的融资问题。贸易订单的大量减少,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问题,资金周转受到限制。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发展,信用交易逐渐成为当代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交易方式多以TT、DP、DA等商业信用交易方式为主,相对以银行信用为保证的LC而言,成本更小,结算过程也更为简单。据统计,目前全球贸易额中信用证结算不到10%,我市则不到20%。然而这一趋势所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商业信用交易的增多某种程度上便意味赊账类业务的增加,这无疑会给出口商在订单本就较少的情况下平添更大的资金压力,出口商的融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资金问题便成为常州中小出口企业普遍担心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