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山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产业,延安市近年来逐渐重视对民族圣地和红色文化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文化,以此打造延安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延安市吸引外部游客的重要原因。现在,以黄帝陵、革命旧址旧居、黄河壶口瀑布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已成为延安旅游业的名片,逐步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此外,延安市还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的开发,目前,以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等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为代表的陕北黄土文化旅游项目也逐步增多,各类演出团体、从业人员、节目创作也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延安市旅游业增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近些年,延安旅游经济增速加快,旅游产业实力增强,旅游宣传效果显著,旅游交通明显改善。但延安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综合经济效益不高、旅游客源层面较窄、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滞后、旅游专业人才相对欠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延安旅游经济发展建议和对策。一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谋划旅游项目;二是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三是推进区域战略合作,打造旅游品牌;四是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软环境建设;六是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七是加强红色旅游服务人才的开发与建设。关 键 词旅游业;宝塔区;旅游经济 AbstractTourism is the economic industry of culture form, yan an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pay much attention to national shr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dig the r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o build the core of yan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this also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yan an attract foreign tourists. N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w, as the former lives, Yellow River hukou waterfall runs, revolutio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yanan tourism tourist attractions has become a business card, gradually know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the yan an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folk customs and so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at present, in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ansai waist drum, paper cutting and other prestigious folk art of northern shaanxi loess culture tourism project also gradually increase, each kind of performance groups, practitioners, to create more and more, has formed the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add the motive for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yan an tourism.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y accelerated yanan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power, tourist publicity effect is remarkable, tourist traffic improved significantly. Yanan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fficiency is not high, tourism source level is relatively narrow, inadequat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environment lag, travel relativ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yanan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e is the depth excavation culture connotation, carefully plan tourism projects; Second, improve the tourism product structure, extens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hain; 3 it is to promote regional strategic cooperation, build tourism brand; Fourth, strengthen marketing, improve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Five is to accelerate th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ix is the use of red resources advantages, 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commodities; Seven i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d tourism service talents.Keywords: The tourism industry;Baota district;Tourism economy摘 要 I1绪 论 1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研究内容、方法 31.3.1论文的研究内容 31.3.2研究方法 32延安宝塔山旅游概述 42.1延安地区介绍 42.2延安宝塔山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2.2.1发展延安宝塔山旅游可以有效保护延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 52.2.2发展延安宝塔山旅游可以有效发展延安经济 52.3宝塔山景区景点与线路介绍 72.4宝塔山旅游人次 82.5 延安宝塔山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 83延安宝塔区旅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03.1旅游宣传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发展落后 103.2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103.3管理机制障碍突出,行业运作不规范 113.4旅游客源层面较窄 113.5旅游专业人才相对欠缺 124宝塔山旅游对策分析 134.1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 134.2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 134.3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 144.4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154.5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 155结论与不足 17参考文献 181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产业,延安市近年来逐渐重视对民族圣地和红色文化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文化,以此打造延安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延安市吸引外部游客的重要原因。现在,以黄帝陵、革命旧址旧居、黄河壶口瀑布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已成为延安旅游业的名片,逐步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此外,延安市还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的开发,目前,以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等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为代表的陕北黄土文化旅游项目也逐步增多,各类演出团体、从业人员、节目创作也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延安市旅游业增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以增加收入4.3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旅游的活动本身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给交通运输、饭店宾馆、餐饮服务等行业带来客源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轻纺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文体事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对延安依靠单一能源业的经济结构起到了极大地改善作用。各相关产业良性循环,也为延安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延安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1.1.2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政府进一步的了解旅游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尽快,为了提高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旅游经济的正确理解,和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到路上更快,更多的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延安旅游”是我国独创的旅游概念,国外没有明确的这一提法。与之类似的有历史文化旅游的说法。西方学者习惯把战争遗址、文化遗迹、名人故居和博物馆等旅游形式都划归为历史文化旅游。在理论研究方面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旅游地研究。二是遗产旅游研究。在旅游开发方面,国外开发研究主要是19、20世纪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我国的红色旅游属于性质相似的旅游资源开发,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例如法国的巴黎公社墙,俄罗斯的列宁陵墓与雕像、莫斯科红场、哥尔克列宁故居、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的林肯纪念堂,越南的胡志明故居及陵墓、胡志明纪念馆等。但红色旅游理论发展比较零散,缺少系统的红色旅游理论。国外的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较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做法值得借鉴。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格波特在合著出版的一本《旅游学要素、 实践、基本原理》中,用“旅游文化”作为书中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2)国内文献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延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做了研究,李瑞支在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上发表的《从旅游综合收入看延安旅游业的发展》中通过对延安旅行社、旅游商品、游客、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反映了旅游收入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其占当年全市6%的生产总值,还远远起不到一项主导产业的作用。而孙晓娟的《延安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徐长玉的《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对策》中通过对延安的历史,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了⑴认识不到位;⑵定位不科学;⑶资源利用率低;⑷发展方式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郭秀霞的《浅谈延安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中写到延安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形式,更是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的一种文化。依赖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链,结合当地特有的黄土风情和陕北农家民俗文化,分析其对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和影响。更强调因红色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利用而被浪费、未见改善等突出问题,提出针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整合创新的建议。大力宣传延安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并挖掘新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市场指导下发展好旅游经济,完善旅游产业链,促进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3研究内容、方法1.3.1论文的研究内容延安市旅游业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旅游业成为了两者较为完美的结合点。随着来延安的旅游人数越来越多,延安市内外部环境也随之大为改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通过分析现阶段延安宝塔山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延安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不高、旅游客源层较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滞后、旅游管理人才相对欠缺五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对策,以期对延安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可操作性的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展望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各种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为了解掌握果业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 2.调查研究法。根据调查的市场情况、运用相关统计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延安宝塔山旅游概述2.1延安地区介绍延安市位于陕西北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地区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南北分别陕西省的渭南、咸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延安整个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北部以黄土梁赤、沟壑为主。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径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地之一, 主峰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788米,中部唠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黄龙山和劳山统称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延安市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和黄土源沟壑区,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于整个地区老基岩之上,除西南部子午岭、东南黄龙山孤岛状石质低山丘陵和东部黄河沿岸狭长带状石质丘陵覆盖不连续的薄层黄土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为深厚的黄土层所覆盖。丘陵区黄土达一米,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又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强烈,大量泥沙被流水冲走,形成了由黄土源、梁、赤组成的沟间地和密集的沟壑系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黄土景观,内容丰富,形态典型,构成了苍黄、博大、雄浑、粗犷的黄土地风光。延安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冰雹。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北部属半干早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早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早,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月平均气温南部匕北部高摄氏度,呈现出“南暖北冷”的特点。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夏朝时延安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白狄、晋、魏、秦国所有,秦汉归上郡所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被纳入前秦、后秦、大夏的版图。隋朝始设延安郡,唐宋后为延州或延安府。延安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为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抗日年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2.2延安宝塔山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2.1有效保护延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 1921 年建立后,以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作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旅游形式,使得旅游者既得到了游的乐趣,又接受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洗礼,有利于促进全民的思想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革命精神。可持续发展就是永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发展,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的发展模式。实现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协调发展。目前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近几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已经占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中必须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去考虑。2.2.2有效发展延安经济表2.1 2006-2014年延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年度(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GDP(亿元)453.11594.03713.27720.52885.421113..351271.021354.141386.09旅游收入(亿元)25.6135.0143.0353.8876.51110.05118151.90171.75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5.655.896.037.478.649.889.2811.2112.39红色旅游作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分支,在发展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可观的贡献。根据统计数据来测算的红色旅游总收入对其 GDP的贡献率(%)=红色旅游总收入增量/GDP 增量, 2009 年恰逢建国六十周年,延安 “一号工程”完成并开放,新增了延安至广州、延安至西安的航班,与上海等多地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旅游收入增长幅度很大。2011 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 20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l OO 亿元,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延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到 2011 年,延安红色旅游总收入对其 GDP 的贡献率为 14.72%。2012 年由于延安开始实行红色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制度,但旅游综合收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造成当年旅游收入有所减少。但 2014年的贡献率则已达到 62.13%。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评价指标来分析,旅游增长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稳步增强,成为延安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之一。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在延安的产业结构中,以石油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占到财政收入的 80%以上。延安经济过于依赖石油化工产业。以 2011 年的数据为例,延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1447.41 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完成产值 1237.55 亿元,约占总产值的 85.5%,可以看出延安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单一性经济结构。然而矿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资源总量的减少以及开采难度的加大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工转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增长方式主要靠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为主。因此,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对于延安来讲,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地方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延安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体现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只有充分依靠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才能优化延安的经济结构。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降低经济和财政对石油工业的依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增强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3宝塔山景区景点与线路介绍新的景区景点开发上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宝塔区的旅游线路就显得相对单一,除了宝塔山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针对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的现状,延安市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发新的景区景点。在景点的开发建设上,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拓展渠道,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市场需求,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深度开发,不断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加大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力度。新建了瓦窑堡革命旧址、保安革命旧址、吴起革命旧址三个陈列展室。对南泥湾景区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进行了改造和陈列调整,投资多万元新修了大生产纪念广场。完成了洛川会议旧址窑洞维修,扩建了陈列室,建设了标志性大门,对景区进行了绿化、硬化,使洛川会议旧址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延安市财政和中央宣传、新闻部门投资多万元,新建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和抗大纪念馆,并对外开放。这些景区景点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延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等级水平,充实了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 喻名"平安钟"、"太平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健康,喜气满庭;二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修建了休闲观光设施和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宝塔山上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宝塔外,尚有宋代摩崖石刻、明代大铁钟、清代"重修嘉岭书院记"石碑、范公井、烽火台、古城墙及望寇台等文物古迹,还有日本工农党校旧址,古今名人诗词碑刻等景观。2.4宝塔山旅游人次据统计,1997 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仅为 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74 亿元。从 2003 到 2013 年,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了 10 倍,年旅游总收入增长了 13.7倍。2003 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 280.32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1.09 亿元,到2013 年,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到 2847.7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0.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51.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73%。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145.5万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17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和13.07%。表2.2 2009-2014年延安旅游海外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时间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同比增长/%2009年1.67161.982010年2.2333.53219.6335.592011年3.6664.13279.427.212012年5.0537.98364.430.422013年8.5469.11658.980.822014年12.0140.63908.537.882.5 延安宝塔山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作为刚刚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延安在各个景点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景区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出来。全市至今没有专业的旅游汽车公司或旅游车队。现有宾馆饭店的接待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旅游旺季的市场需求,旅游用车难、停车难、住宿难、就餐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市场主体快速增长。99年以前全市只有旅行社家、国家级导游员人、旅游星级饭店家,还仅仅是二星级。经十几年来的发展,目前全市现有旅行社35家,导游500多名。到目前全市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总床位己达到30000余张,星级宾馆和定点饭店67家,其中四星级5家,三星级28家,二星级79家,拥有标准客房7000多间,这些饭店的硬件设施、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可基本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需要。有国家旅游集团公司2家,其他旅游服务企业十余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8万多人,各类营运的旅游出租车辆1200余辆,总座位数达5000余座,才初步形成了年接待800万人次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体系。公路四通八达,210国道纵贯延安全境,G65包茂高速北通榆林、南接西安,G22青兰高速、G20轻音高速分别连接宁夏与甘肃。西包铁路穿过延安境内,紧密联系延安与内蒙间的经济文化交流,GZ35 国道主干线和银太铁路横贯黄土高原东西,成为延安东连沿海经济带,西接西北的重要通道,对未来延安旅游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公交客运能满足游客的出行游览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延安火车站站房在建筑特点上充分借鉴了陕北窑洞和革命根据地吋期的建筑风格,总面积24000平方米,最高旅客聚集能力可达3000人。从2010年至今,延安站平均每年接发旅游闭体多达248次,是革命圣地的标志性建筑。民航客运已开通有延安至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的直达航班航线,并对从延安机场乘机经西安中转到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的旅客以购票优惠,大大加强了延安与国内大城市的联系。3延安宝塔区旅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3.1旅游宣传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发展落后整体形象宣传缺乏广度、深度、力度,市场拓展不足缺乏对延安整体形象宣传的研究和策划,没有打造出代表自己形象、独具吸引力的旗帜和品牌,在旅游市场上标志不鲜明,特色不突出,印象不深刻。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健全有效的旅游促销机制,对客源市场分布缺乏科学、系统分析,促销手段老化,技术含量低,市场空间再拓展后劲不足。延安知名度较高,但宝塔山的知名度不一定等于“红色旅游”知名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政府是当前我国旅游宣传的主体,利用公共财政来承担旅游的宣传费用。旅游景区大都地处革命老区,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综合收益较低,自身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其宣传促销的投入。旅游网站,是政府和旅游企业借助网络媒介向社会公众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平台,作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为主体的旅游政务网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企业为主体的各企业网站。3.2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本身是一种强调深度体验的旅游形式。它的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游客以体验者的身份去感受和体会,才能真正领会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现有的旅游产品主要是以文物展示为主的观光性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一方面,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明显的老化和过剩,不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开发新产品乏力。几乎所有景区都仅进行了静态的展示开发,在更新旅游观念、细化景观设计、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展缓慢,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没有带给游客新奇感和震撼力。游客的游览感受主要依赖讲解员的口述,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少,对红色文化的感受和体验不深。这种单调的旅游产品很难以迎合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旅游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延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当前开发利用的仅限于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凤凰山旧居,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黄帝陵、壶口瀑布等景点。许多重要景点还没有进行开发利用,造成景点资源的闲置浪费。如秦直道、黄土风情文化、延川黄河乾坤湾等一批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基本上还都处于待开发状态。黄土风情文化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许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都没有很好地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红色景区中没有设置民间艺术展示的平台,“红色”资源与“黄色”资源缺少结合和互动。虽然也办过一些文化节事活动,但由于定位不准确,后续跟进及改进工作的不到位,使“办节”变成“一办就结”,红色旅游的发展缺少和黄土风情文化的融合,没有形成叠加的品牌效应。3.3管理机制障碍突出,运作不规范延安旅游资源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的新体制。延安旅游业存在着多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体制一直没有理顺。旅游、文广、文物三家各自为政,规划缺少衔接,缺乏融合产生的合力,导致重复建设、行业运作不规范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文物的管理机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市场主体应有的活力,经营性明显不足,形成不了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体系。因此,使得延安旅游市场存在着无序管理状况,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利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活动链条较多,各项活动的服务标准和责任界限较模糊,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等极易降低服务标准,损害游客利益。3.4旅游客源层面较窄延安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详细数据,根据所来延游客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延安旅游客源的特点国内旅游仍是延安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这主要是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及交通距离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延安国内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是客源地比较集中,主要是省内和周边邻近省份,从西安北上进入是最主要的通道,主要由是青、中年旅游者构成。旅游城市间同时存在着辐射效应和替代效应。西安,作为陕西旅游中心城市,旅游资源品位、等级高,景区景点相对集中。对延安旅游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海外市场游客数量较少。2001 年入境旅游人数为仅 0.52 万人次, 2011 年为 12.0l 万人次,2012 年增加到 15 万人次。入境游客中,港澳台游客是延安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所占比重和增长趋势明显,台湾游客的相对较少。外国游客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及印度等国家,俄罗斯和印度游客近年增幅较大。总体上延安国际游客总量较少,原因可能是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对外国游客吸引力不足,现有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不够。再者,延安现有的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接待能力有限。延安的 52 家旅行社中,只有 4 家是在从事落地接待业务,且规模都不大。延安旅游资源有着世界性的价值,但目前国际游客总量较小,离国际化的要求差距较大。3.5旅游专业人才相对欠缺旅游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素质亟待提高。目前的市场竞争已转变为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尤为迫切。由于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储备相对滞后。据调查,延安酒店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到 84.2%,几乎都没有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并不具备旅游专业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应有的规范,酒店、旅行社、餐饮业、出租车等窗口行业提供的服务都比较粗糙,服务水平低,很难让游客满意。宾馆酒店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专业技能人才不足。导游结构不合理,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延安红色旅游综合素质较高的导游人员非常短缺。延安现有持证游人员不足1500名,尤其是中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数量偏少,导游队伍等级结构失调;高学历的导游人数少,导游人员的文化结构偏低,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在逐年减少。而且延安的部分导游专业知识不够,讲解中照本宣科现象比较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多数导游人员只能为团体游客进行讲解,不能为专业的散客提供讲解。一方面存在导游人员自身素养较低无法展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导游人员的培训、考核中忽视对讲解的感染力、表现力及应变力的考核有密不可分。这些情况的存在,也导致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没有得到深入发掘,红色旅游氛围营造的不突出,没有根据不同游客的心理体验需求和讲解要求,进行针对性地讲解。4宝塔山旅游对策分析4.1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应该继续以宝塔山形象宣传为先导,把主要客源市场作为重点,采用电视、广播及报刊等媒介,选择在地铁、公交车站点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特别要加强延安精神的宣传,树立延安旅游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延安宝塔区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要利用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等优势,树立品牌形象。红色旅游市场主要在国内,但在也必须重视国外市场的拓展,加强国外旅游市场的宣传。充分挖掘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红军长征等;革命领袖和国际知名人士的事迹和作品,如白求恩、斯诺、斯特朗等,通过多这些内容的宣传,增加延安宝塔区旅游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二是在宝塔山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旅游活动,通过举办多样节事活动,增加旅游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如每年春节的“延安过大年”民俗活动,很好地增加公众对延安形象的认知。三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可以利用“红色圣地”旅游大篷车进行延安旅游推介,也可以邀请新闻媒体、旅行社等来延安采风、踩线,双管齐下,加大营销力度。利用红色文化艺术,如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延安颂》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4.2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根据红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红、黄两大资源优势,统筹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协调发展,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加大红色资源与教育、养生、体育、避暑等的融合深度和广度,建设集传统思想教育、观光、会议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体系,降低旅游资源闲置,提高延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按照“旅游景区创精品”的要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红延长旅游产业链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旅游产业链越长,相应的服务就越完善,潜在旅游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了了游客的消费水平,延长了其停留时间,从而实现创收的目的,增加了旅游综合收入。旅游资源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行政区域特点。陕北旅游产业的发展最佳的选择是确定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统筹发展产业经济,向产业要效益,以“延安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延安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推动农业、林业、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使宝塔山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均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与当地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相连接,突出“红色”,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向其他旅游形式扩展。4.3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延安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开辟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投资建设。依托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建设资金支持,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在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及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在旅游产业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加大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实现资本投入主体多元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通讯、旅游企业、接待场所、饮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应根据市场的要求,设立旅游的标识系统,建设一批具有当地风味的大型快餐店,大型停车场和一定规模的星级宾馆,提高接待能力。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景区环境,完善游客中心。改善景区景点开发、设计“艺术性”欠缺的问题,尤其是景区内的道路的设计,依照旅游者的整体需求来规划设计旅游路线,改变过去只是将其作为交通线路看待的问题。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推进服务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建设。以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景区景点、宾馆、旅行社、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工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和居民共享资源,既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又能满足当地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兼顾游客与当地居民两者的利益。娱乐体验等方面,使两者都能满意。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环境,交通、购物等公共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提升两者的满意度。同时,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和服务的微观监管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4.4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改良型产品的设计开发。即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现有旅游商品的缺陷或不足,使其更具市场吸引力。首先,可以改进现有旅游商品的外观。例如,有收藏价值的红色旅游商品,如毛主席雕塑、像章等,在材质、工艺上可以做得更加精美。军装类的旅游商品,可以运用时尚的设计元素,提炼和保留原有的“红色”要素,制作成流行时装,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高红色旅游商品的质量,使旅游商品改变“大路货”的形象。现有的生产、销售厂家可以组成旅游商品生产协会,相互协作,针对游客的需求,共同协商改进红色旅游商品,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其次,可以扩展现有旅游商品的功能。例如草鞋,虽然能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见证那个艰苦的时代,但作为旅游商品由于缺少了实用的价值,所以游客看的多买的少。如果将其做得更小巧、精致,可以作为装饰挂件。创新型设计开发。即开发设计市场上没有的新商品。红色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风险性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持。可以通过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鼓励相关人才的设计开发工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设计开发的旅游商品也应该具有较强时代特征,才能更好的被游客接受。例如,可以开发类似红色电子书之类的电子书籍,或者模拟各大战役的网络、电子游戏等。这些电子类的旅游商品应当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并配有精彩的讲解,通过记录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使游客了解革命历史,还原真实,从而实现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游客很有吸引力。在红色旅游商品比较单一的状况下,这种开发具有战略意义,能够活跃红色旅游商品市场。也可以根据时机和节点的需要,举行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的竞赛或展览,充分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既能够丰富红色旅游商品市场,又可以发现和锻炼设计人才。4.5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加强对现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各个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围绕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服务、景区管理、开发与保护等重点工作,研究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大对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根据“长远规划,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着重强化从业人员在诚信、品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意识。以创建旅游服务标准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可以采用“借用外脑”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培训班;鼓励校企联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科研新局面。尽快培养急缺的集网络技术与旅游专业知识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旅游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建设包括旅游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专业人才队伍。重点培训导游人员和讲解员。首先,通过培训,增强红色旅游导游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色旅游景区导游人员对党史革命史的讲解关系到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培训。在培训中增加党史的相关内容,不仅使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丰富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也能他们增强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其次,规范讲解,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感染力。红色旅游最大的特点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支撑,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目的,必须突出思想内涵,既要见物见景,更要见思想、见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要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组织骨干力量编写了各景点导游词,注重真实性、故事性、艺术性,规范了讲解材料。也可借鉴“银发导游”的作法,组织一些当地的离退休干部、教授及革命历史研究的学者作为导游讲解人员,提升红色旅游的讲解效果。另外,为了弥补解说人员在旅游旺季的紧缺,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实习解说员,为旅游解说储备人力资源。5结论与不足延安宝塔区旅游是我国特有旅游形式,它是政治、文化、教育与旅游在多个层面上的相结合。宝塔山旅游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但延安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综合经济效益不高、旅游客源层较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滞后、旅游服务人才相对稀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延安宝塔山旅游经济发展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二是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三是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四是改变延安旅游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来宝塔山旅游,使旅游者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旅游经营者获取理想的经济回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取得实效;居民能够从中旅游业发展得到实惠,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研究时间以及本人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对一些资料可获取性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主要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1、论文分析旅游业时不能面面俱到,尽管是本着进行精练的分析目的出发,但有许多因素如旅游市场、环境因素等方面不能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2、在延安宝塔山的旅游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的质量仍然是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延安旅游业原有数据各自独立,旅游业变化又是动态的,数据的搜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3、由于本论文主要针对延安进行研究,只是从该市所处的区位和气候视角考虑出发,与其它省市旅游业对比较少,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参考文献李瑞支.从旅游综合收入看延安旅游业的发展[J].延安市人民政府报.2010,(02). 杨延风.延安市旅游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刘宇辉.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 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2005. 郭秀霞.浅谈延安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4. 徐长玉.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阎友兵、殷建立.红色旅游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 薛振莉.延安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6). 殷浩一、张丹.陕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及营销[J].新西部(理论版).2014,(20). 孙晓娟.延安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04.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2011. 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朱桂莲.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献述评[J].宁夏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熊云明,李志松.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81-82. 刘海洋,明镜.红色旅游:概念、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 1):66 -71. 夏庆丰,李少游.新型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291-292. 张河清,喻彩霞.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 3) : 521- 524. 李永乐.红色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与营销探讨 [J].商业研究 ,2007(1). 卢璐 ,易银飞.红色旅游市场特征研究 [J].科技创业,2007(3):99.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同学和我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姜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姜老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再次感谢您对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您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下,今天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我也学到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
目 录
w, as the former lives, Yellow River hukou waterfall runs, revolutio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yanan tourism tourist attractions has become a business card, gradually know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the yan an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folk customs and so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at present, in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ansai waist drum, paper cutting and other prestigious folk art of northern shaanxi loess culture tourism project also gradually increase, each kind of performance groups, practitioners, to create more and more, has formed the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add the motive for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yan an tourism.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y accelerated yanan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power, tourist publicity effect is remarkable, tourist traffic improved significantly. Yanan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fficiency is not high, tourism source level is relatively narrow, inadequat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environment lag, travel relativ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yanan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e is the depth excavation culture connotation, carefully plan tourism projects; Second, improve the tourism product structure, extens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hain; 3 it is to promote regional strategic cooperation, build tourism brand; Fourth, strengthen marketing, improve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Five is to accelerate th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ix is the use of red resources advantages, 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commodities; Seven i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d tourism service talents.Keywords: The tourism industry;Baota district;Tourism economy摘 要 I1绪 论 1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研究内容、方法 31.3.1论文的研究内容 31.3.2研究方法 32延安宝塔山旅游概述 42.1延安地区介绍 42.2延安宝塔山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2.2.1发展延安宝塔山旅游可以有效保护延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 52.2.2发展延安宝塔山旅游可以有效发展延安经济 52.3宝塔山景区景点与线路介绍 72.4宝塔山旅游人次 82.5 延安宝塔山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 83延安宝塔区旅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03.1旅游宣传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发展落后 103.2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103.3管理机制障碍突出,行业运作不规范 113.4旅游客源层面较窄 113.5旅游专业人才相对欠缺 124宝塔山旅游对策分析 134.1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 134.2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 134.3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 144.4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154.5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 155结论与不足 17参考文献 181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产业,延安市近年来逐渐重视对民族圣地和红色文化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文化,以此打造延安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延安市吸引外部游客的重要原因。现在,以黄帝陵、革命旧址旧居、黄河壶口瀑布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已成为延安旅游业的名片,逐步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此外,延安市还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的开发,目前,以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等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为代表的陕北黄土文化旅游项目也逐步增多,各类演出团体、从业人员、节目创作也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延安市旅游业增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以增加收入4.3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旅游的活动本身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给交通运输、饭店宾馆、餐饮服务等行业带来客源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轻纺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文体事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对延安依靠单一能源业的经济结构起到了极大地改善作用。各相关产业良性循环,也为延安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延安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1.1.2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政府进一步的了解旅游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尽快,为了提高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旅游经济的正确理解,和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到路上更快,更多的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延安旅游”是我国独创的旅游概念,国外没有明确的这一提法。与之类似的有历史文化旅游的说法。西方学者习惯把战争遗址、文化遗迹、名人故居和博物馆等旅游形式都划归为历史文化旅游。在理论研究方面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旅游地研究。二是遗产旅游研究。在旅游开发方面,国外开发研究主要是19、20世纪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我国的红色旅游属于性质相似的旅游资源开发,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例如法国的巴黎公社墙,俄罗斯的列宁陵墓与雕像、莫斯科红场、哥尔克列宁故居、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的林肯纪念堂,越南的胡志明故居及陵墓、胡志明纪念馆等。但红色旅游理论发展比较零散,缺少系统的红色旅游理论。国外的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较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做法值得借鉴。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格波特在合著出版的一本《旅游学要素、 实践、基本原理》中,用“旅游文化”作为书中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2)国内文献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延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做了研究,李瑞支在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上发表的《从旅游综合收入看延安旅游业的发展》中通过对延安旅行社、旅游商品、游客、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反映了旅游收入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其占当年全市6%的生产总值,还远远起不到一项主导产业的作用。而孙晓娟的《延安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徐长玉的《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对策》中通过对延安的历史,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了⑴认识不到位;⑵定位不科学;⑶资源利用率低;⑷发展方式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郭秀霞的《浅谈延安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中写到延安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形式,更是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的一种文化。依赖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链,结合当地特有的黄土风情和陕北农家民俗文化,分析其对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和影响。更强调因红色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利用而被浪费、未见改善等突出问题,提出针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整合创新的建议。大力宣传延安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并挖掘新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市场指导下发展好旅游经济,完善旅游产业链,促进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3研究内容、方法1.3.1论文的研究内容延安市旅游业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旅游业成为了两者较为完美的结合点。随着来延安的旅游人数越来越多,延安市内外部环境也随之大为改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通过分析现阶段延安宝塔山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延安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不高、旅游客源层较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滞后、旅游管理人才相对欠缺五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对策,以期对延安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可操作性的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展望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各种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为了解掌握果业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 2.调查研究法。根据调查的市场情况、运用相关统计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延安宝塔山旅游概述2.1延安地区介绍延安市位于陕西北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地区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南北分别陕西省的渭南、咸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延安整个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北部以黄土梁赤、沟壑为主。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径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地之一, 主峰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788米,中部唠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黄龙山和劳山统称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延安市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和黄土源沟壑区,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于整个地区老基岩之上,除西南部子午岭、东南黄龙山孤岛状石质低山丘陵和东部黄河沿岸狭长带状石质丘陵覆盖不连续的薄层黄土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为深厚的黄土层所覆盖。丘陵区黄土达一米,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又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强烈,大量泥沙被流水冲走,形成了由黄土源、梁、赤组成的沟间地和密集的沟壑系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黄土景观,内容丰富,形态典型,构成了苍黄、博大、雄浑、粗犷的黄土地风光。延安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冰雹。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北部属半干早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早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早,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月平均气温南部匕北部高摄氏度,呈现出“南暖北冷”的特点。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夏朝时延安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白狄、晋、魏、秦国所有,秦汉归上郡所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被纳入前秦、后秦、大夏的版图。隋朝始设延安郡,唐宋后为延州或延安府。延安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为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抗日年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2.2延安宝塔山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2.1有效保护延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 1921 年建立后,以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作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旅游形式,使得旅游者既得到了游的乐趣,又接受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洗礼,有利于促进全民的思想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革命精神。可持续发展就是永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发展,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的发展模式。实现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协调发展。目前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近几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已经占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中必须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去考虑。2.2.2有效发展延安经济表2.1 2006-2014年延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年度(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GDP(亿元)453.11594.03713.27720.52885.421113..351271.021354.141386.09旅游收入(亿元)25.6135.0143.0353.8876.51110.05118151.90171.75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5.655.896.037.478.649.889.2811.2112.39红色旅游作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分支,在发展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可观的贡献。根据统计数据来测算的红色旅游总收入对其 GDP的贡献率(%)=红色旅游总收入增量/GDP 增量, 2009 年恰逢建国六十周年,延安 “一号工程”完成并开放,新增了延安至广州、延安至西安的航班,与上海等多地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旅游收入增长幅度很大。2011 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 20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l OO 亿元,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延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到 2011 年,延安红色旅游总收入对其 GDP 的贡献率为 14.72%。2012 年由于延安开始实行红色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制度,但旅游综合收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造成当年旅游收入有所减少。但 2014年的贡献率则已达到 62.13%。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评价指标来分析,旅游增长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稳步增强,成为延安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之一。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在延安的产业结构中,以石油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占到财政收入的 80%以上。延安经济过于依赖石油化工产业。以 2011 年的数据为例,延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1447.41 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完成产值 1237.55 亿元,约占总产值的 85.5%,可以看出延安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单一性经济结构。然而矿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资源总量的减少以及开采难度的加大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工转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增长方式主要靠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为主。因此,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对于延安来讲,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地方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延安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体现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只有充分依靠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才能优化延安的经济结构。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降低经济和财政对石油工业的依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增强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3宝塔山景区景点与线路介绍新的景区景点开发上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宝塔区的旅游线路就显得相对单一,除了宝塔山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针对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的现状,延安市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发新的景区景点。在景点的开发建设上,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拓展渠道,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市场需求,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深度开发,不断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加大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力度。新建了瓦窑堡革命旧址、保安革命旧址、吴起革命旧址三个陈列展室。对南泥湾景区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进行了改造和陈列调整,投资多万元新修了大生产纪念广场。完成了洛川会议旧址窑洞维修,扩建了陈列室,建设了标志性大门,对景区进行了绿化、硬化,使洛川会议旧址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延安市财政和中央宣传、新闻部门投资多万元,新建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和抗大纪念馆,并对外开放。这些景区景点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延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等级水平,充实了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 喻名"平安钟"、"太平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健康,喜气满庭;二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修建了休闲观光设施和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宝塔山上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宝塔外,尚有宋代摩崖石刻、明代大铁钟、清代"重修嘉岭书院记"石碑、范公井、烽火台、古城墙及望寇台等文物古迹,还有日本工农党校旧址,古今名人诗词碑刻等景观。2.4宝塔山旅游人次据统计,1997 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仅为 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74 亿元。从 2003 到 2013 年,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了 10 倍,年旅游总收入增长了 13.7倍。2003 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 280.32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1.09 亿元,到2013 年,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到 2847.7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0.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51.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73%。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145.5万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17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和13.07%。表2.2 2009-2014年延安旅游海外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时间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同比增长/%2009年1.67161.982010年2.2333.53219.6335.592011年3.6664.13279.427.212012年5.0537.98364.430.422013年8.5469.11658.980.822014年12.0140.63908.537.882.5 延安宝塔山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作为刚刚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延安在各个景点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景区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出来。全市至今没有专业的旅游汽车公司或旅游车队。现有宾馆饭店的接待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旅游旺季的市场需求,旅游用车难、停车难、住宿难、就餐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市场主体快速增长。99年以前全市只有旅行社家、国家级导游员人、旅游星级饭店家,还仅仅是二星级。经十几年来的发展,目前全市现有旅行社35家,导游500多名。到目前全市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总床位己达到30000余张,星级宾馆和定点饭店67家,其中四星级5家,三星级28家,二星级79家,拥有标准客房7000多间,这些饭店的硬件设施、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可基本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需要。有国家旅游集团公司2家,其他旅游服务企业十余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8万多人,各类营运的旅游出租车辆1200余辆,总座位数达5000余座,才初步形成了年接待800万人次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体系。公路四通八达,210国道纵贯延安全境,G65包茂高速北通榆林、南接西安,G22青兰高速、G20轻音高速分别连接宁夏与甘肃。西包铁路穿过延安境内,紧密联系延安与内蒙间的经济文化交流,GZ35 国道主干线和银太铁路横贯黄土高原东西,成为延安东连沿海经济带,西接西北的重要通道,对未来延安旅游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公交客运能满足游客的出行游览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延安火车站站房在建筑特点上充分借鉴了陕北窑洞和革命根据地吋期的建筑风格,总面积24000平方米,最高旅客聚集能力可达3000人。从2010年至今,延安站平均每年接发旅游闭体多达248次,是革命圣地的标志性建筑。民航客运已开通有延安至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的直达航班航线,并对从延安机场乘机经西安中转到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的旅客以购票优惠,大大加强了延安与国内大城市的联系。3延安宝塔区旅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3.1旅游宣传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发展落后整体形象宣传缺乏广度、深度、力度,市场拓展不足缺乏对延安整体形象宣传的研究和策划,没有打造出代表自己形象、独具吸引力的旗帜和品牌,在旅游市场上标志不鲜明,特色不突出,印象不深刻。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健全有效的旅游促销机制,对客源市场分布缺乏科学、系统分析,促销手段老化,技术含量低,市场空间再拓展后劲不足。延安知名度较高,但宝塔山的知名度不一定等于“红色旅游”知名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政府是当前我国旅游宣传的主体,利用公共财政来承担旅游的宣传费用。旅游景区大都地处革命老区,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综合收益较低,自身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其宣传促销的投入。旅游网站,是政府和旅游企业借助网络媒介向社会公众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平台,作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为主体的旅游政务网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企业为主体的各企业网站。3.2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本身是一种强调深度体验的旅游形式。它的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游客以体验者的身份去感受和体会,才能真正领会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现有的旅游产品主要是以文物展示为主的观光性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一方面,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明显的老化和过剩,不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开发新产品乏力。几乎所有景区都仅进行了静态的展示开发,在更新旅游观念、细化景观设计、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展缓慢,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没有带给游客新奇感和震撼力。游客的游览感受主要依赖讲解员的口述,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少,对红色文化的感受和体验不深。这种单调的旅游产品很难以迎合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旅游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延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当前开发利用的仅限于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凤凰山旧居,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黄帝陵、壶口瀑布等景点。许多重要景点还没有进行开发利用,造成景点资源的闲置浪费。如秦直道、黄土风情文化、延川黄河乾坤湾等一批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基本上还都处于待开发状态。黄土风情文化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许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都没有很好地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红色景区中没有设置民间艺术展示的平台,“红色”资源与“黄色”资源缺少结合和互动。虽然也办过一些文化节事活动,但由于定位不准确,后续跟进及改进工作的不到位,使“办节”变成“一办就结”,红色旅游的发展缺少和黄土风情文化的融合,没有形成叠加的品牌效应。3.3管理机制障碍突出,运作不规范延安旅游资源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的新体制。延安旅游业存在着多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体制一直没有理顺。旅游、文广、文物三家各自为政,规划缺少衔接,缺乏融合产生的合力,导致重复建设、行业运作不规范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文物的管理机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市场主体应有的活力,经营性明显不足,形成不了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体系。因此,使得延安旅游市场存在着无序管理状况,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利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活动链条较多,各项活动的服务标准和责任界限较模糊,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等极易降低服务标准,损害游客利益。3.4旅游客源层面较窄延安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详细数据,根据所来延游客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延安旅游客源的特点国内旅游仍是延安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这主要是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及交通距离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延安国内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是客源地比较集中,主要是省内和周边邻近省份,从西安北上进入是最主要的通道,主要由是青、中年旅游者构成。旅游城市间同时存在着辐射效应和替代效应。西安,作为陕西旅游中心城市,旅游资源品位、等级高,景区景点相对集中。对延安旅游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海外市场游客数量较少。2001 年入境旅游人数为仅 0.52 万人次, 2011 年为 12.0l 万人次,2012 年增加到 15 万人次。入境游客中,港澳台游客是延安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所占比重和增长趋势明显,台湾游客的相对较少。外国游客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及印度等国家,俄罗斯和印度游客近年增幅较大。总体上延安国际游客总量较少,原因可能是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对外国游客吸引力不足,现有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不够。再者,延安现有的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接待能力有限。延安的 52 家旅行社中,只有 4 家是在从事落地接待业务,且规模都不大。延安旅游资源有着世界性的价值,但目前国际游客总量较小,离国际化的要求差距较大。3.5旅游专业人才相对欠缺旅游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素质亟待提高。目前的市场竞争已转变为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尤为迫切。由于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储备相对滞后。据调查,延安酒店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到 84.2%,几乎都没有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并不具备旅游专业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应有的规范,酒店、旅行社、餐饮业、出租车等窗口行业提供的服务都比较粗糙,服务水平低,很难让游客满意。宾馆酒店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专业技能人才不足。导游结构不合理,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延安红色旅游综合素质较高的导游人员非常短缺。延安现有持证游人员不足1500名,尤其是中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数量偏少,导游队伍等级结构失调;高学历的导游人数少,导游人员的文化结构偏低,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在逐年减少。而且延安的部分导游专业知识不够,讲解中照本宣科现象比较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多数导游人员只能为团体游客进行讲解,不能为专业的散客提供讲解。一方面存在导游人员自身素养较低无法展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导游人员的培训、考核中忽视对讲解的感染力、表现力及应变力的考核有密不可分。这些情况的存在,也导致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没有得到深入发掘,红色旅游氛围营造的不突出,没有根据不同游客的心理体验需求和讲解要求,进行针对性地讲解。4宝塔山旅游对策分析4.1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应该继续以宝塔山形象宣传为先导,把主要客源市场作为重点,采用电视、广播及报刊等媒介,选择在地铁、公交车站点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特别要加强延安精神的宣传,树立延安旅游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延安宝塔区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要利用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等优势,树立品牌形象。红色旅游市场主要在国内,但在也必须重视国外市场的拓展,加强国外旅游市场的宣传。充分挖掘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红军长征等;革命领袖和国际知名人士的事迹和作品,如白求恩、斯诺、斯特朗等,通过多这些内容的宣传,增加延安宝塔区旅游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二是在宝塔山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旅游活动,通过举办多样节事活动,增加旅游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如每年春节的“延安过大年”民俗活动,很好地增加公众对延安形象的认知。三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可以利用“红色圣地”旅游大篷车进行延安旅游推介,也可以邀请新闻媒体、旅行社等来延安采风、踩线,双管齐下,加大营销力度。利用红色文化艺术,如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延安颂》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4.2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根据红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红、黄两大资源优势,统筹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协调发展,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加大红色资源与教育、养生、体育、避暑等的融合深度和广度,建设集传统思想教育、观光、会议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体系,降低旅游资源闲置,提高延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按照“旅游景区创精品”的要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红延长旅游产业链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旅游产业链越长,相应的服务就越完善,潜在旅游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了了游客的消费水平,延长了其停留时间,从而实现创收的目的,增加了旅游综合收入。旅游资源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行政区域特点。陕北旅游产业的发展最佳的选择是确定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统筹发展产业经济,向产业要效益,以“延安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延安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推动农业、林业、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使宝塔山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均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与当地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相连接,突出“红色”,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向其他旅游形式扩展。4.3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延安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开辟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投资建设。依托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建设资金支持,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在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及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在旅游产业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加大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实现资本投入主体多元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通讯、旅游企业、接待场所、饮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应根据市场的要求,设立旅游的标识系统,建设一批具有当地风味的大型快餐店,大型停车场和一定规模的星级宾馆,提高接待能力。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景区环境,完善游客中心。改善景区景点开发、设计“艺术性”欠缺的问题,尤其是景区内的道路的设计,依照旅游者的整体需求来规划设计旅游路线,改变过去只是将其作为交通线路看待的问题。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推进服务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建设。以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景区景点、宾馆、旅行社、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工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和居民共享资源,既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又能满足当地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兼顾游客与当地居民两者的利益。娱乐体验等方面,使两者都能满意。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环境,交通、购物等公共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提升两者的满意度。同时,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和服务的微观监管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4.4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改良型产品的设计开发。即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现有旅游商品的缺陷或不足,使其更具市场吸引力。首先,可以改进现有旅游商品的外观。例如,有收藏价值的红色旅游商品,如毛主席雕塑、像章等,在材质、工艺上可以做得更加精美。军装类的旅游商品,可以运用时尚的设计元素,提炼和保留原有的“红色”要素,制作成流行时装,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高红色旅游商品的质量,使旅游商品改变“大路货”的形象。现有的生产、销售厂家可以组成旅游商品生产协会,相互协作,针对游客的需求,共同协商改进红色旅游商品,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其次,可以扩展现有旅游商品的功能。例如草鞋,虽然能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见证那个艰苦的时代,但作为旅游商品由于缺少了实用的价值,所以游客看的多买的少。如果将其做得更小巧、精致,可以作为装饰挂件。创新型设计开发。即开发设计市场上没有的新商品。红色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风险性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持。可以通过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鼓励相关人才的设计开发工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设计开发的旅游商品也应该具有较强时代特征,才能更好的被游客接受。例如,可以开发类似红色电子书之类的电子书籍,或者模拟各大战役的网络、电子游戏等。这些电子类的旅游商品应当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并配有精彩的讲解,通过记录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使游客了解革命历史,还原真实,从而实现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游客很有吸引力。在红色旅游商品比较单一的状况下,这种开发具有战略意义,能够活跃红色旅游商品市场。也可以根据时机和节点的需要,举行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的竞赛或展览,充分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既能够丰富红色旅游商品市场,又可以发现和锻炼设计人才。4.5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加强对现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各个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围绕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服务、景区管理、开发与保护等重点工作,研究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大对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根据“长远规划,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着重强化从业人员在诚信、品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意识。以创建旅游服务标准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可以采用“借用外脑”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培训班;鼓励校企联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科研新局面。尽快培养急缺的集网络技术与旅游专业知识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旅游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建设包括旅游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专业人才队伍。重点培训导游人员和讲解员。首先,通过培训,增强红色旅游导游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色旅游景区导游人员对党史革命史的讲解关系到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培训。在培训中增加党史的相关内容,不仅使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丰富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也能他们增强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其次,规范讲解,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感染力。红色旅游最大的特点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支撑,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目的,必须突出思想内涵,既要见物见景,更要见思想、见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要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组织骨干力量编写了各景点导游词,注重真实性、故事性、艺术性,规范了讲解材料。也可借鉴“银发导游”的作法,组织一些当地的离退休干部、教授及革命历史研究的学者作为导游讲解人员,提升红色旅游的讲解效果。另外,为了弥补解说人员在旅游旺季的紧缺,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实习解说员,为旅游解说储备人力资源。5结论与不足延安宝塔区旅游是我国特有旅游形式,它是政治、文化、教育与旅游在多个层面上的相结合。宝塔山旅游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但延安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综合经济效益不高、旅游客源层较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滞后、旅游服务人才相对稀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延安宝塔山旅游经济发展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大对延安宝塔区旅游的宣传力度;二是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三是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四是改变延安旅游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来宝塔山旅游,使旅游者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旅游经营者获取理想的经济回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取得实效;居民能够从中旅游业发展得到实惠,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研究时间以及本人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对一些资料可获取性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主要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1、论文分析旅游业时不能面面俱到,尽管是本着进行精练的分析目的出发,但有许多因素如旅游市场、环境因素等方面不能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2、在延安宝塔山的旅游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的质量仍然是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延安旅游业原有数据各自独立,旅游业变化又是动态的,数据的搜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3、由于本论文主要针对延安进行研究,只是从该市所处的区位和气候视角考虑出发,与其它省市旅游业对比较少,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参考文献李瑞支.从旅游综合收入看延安旅游业的发展[J].延安市人民政府报.2010,(02). 杨延风.延安市旅游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刘宇辉.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 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2005. 郭秀霞.浅谈延安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4. 徐长玉.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阎友兵、殷建立.红色旅游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 薛振莉.延安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6). 殷浩一、张丹.陕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及营销[J].新西部(理论版).2014,(20). 孙晓娟.延安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04.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2011. 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朱桂莲.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献述评[J].宁夏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熊云明,李志松.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81-82. 刘海洋,明镜.红色旅游:概念、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 1):66 -71. 夏庆丰,李少游.新型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291-292. 张河清,喻彩霞.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 3) : 521- 524. 李永乐.红色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与营销探讨 [J].商业研究 ,2007(1). 卢璐 ,易银飞.红色旅游市场特征研究 [J].科技创业,2007(3):99.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同学和我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姜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姜老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再次感谢您对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您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下,今天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我也学到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