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20191212144214]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由贸易区(FTA)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RTA)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FTA,CAFTA的目标是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环境,拓展经济合作区域,且已在2010年建成。区内贸易壁垒的消除,以及根据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内的专业分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了区域内贸易。这既对中国和东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亚洲以及世界的格局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中的发展过程为基础,通过全面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经济状况与贸易地位,运用有关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产生的效应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来解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使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系统化。虽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对成员国的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自贸区内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性与相异性并存、各国存在竞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区域经济一体
Key words : 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 Trade effect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第1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 1
1.1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分析 2
1.1.1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分析 2
1.1.2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的分析 4
1.2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状况与贸易地位 5
1.2.1 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量方面 5
1.2.2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方面 6
第2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6
2.1关税同盟理论和中国东盟FTA签订的贸易效应 7
2.1.1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果 7
2.1.2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态效果 8
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的影响 9
2.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9
2.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间贸易的影响 11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 12
3.1 自贸区成员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性与相异性共存 13
3.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存在“轻投资,重贸易” 13
3.3 各国面临的竞争问题 13
第4章 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4
4.1 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14
4.2创造条件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14
4.3 加大金融领域交流,促进双方金融合作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引 言
随着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加速,并且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一直拓展,合作层次一直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是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必经之路。由于东亚地区国家经济体制、历史传统等的差异性,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落后于世界其它地区,,对外贸易过分依赖欧美市场,这一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经常受到发达国家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 导致出口局势不稳定。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了。它不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但也对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之间的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双方经济结构的相似性,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双方如何调整其经济结构,实现区域内和国际上分工的合理性,逐渐建立起既竞争又合作的良性局面,是建立贸易区将要面临的挑战。中国已经具备了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自身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在区内实现非全面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参与其中的成员国获得特殊的经济收益。加入一体化组织可以获得市场扩大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成员国之间互相地取消非关税和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是贸易创造效应。成员国之间互相取消关税,成员国与效率较高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由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所带来的成员国的相互贸易所代替了,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是贸易转移效应。
通过全面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运用有关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进行分析,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
2013年1月1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会上介绍了我国2012年进出口情况。2012年,我国对东盟的出口产生的增长快。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到了4000.9亿美元,并且涨幅为10.2%,所占我国外贸总值比例为10.3%。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总值为2042.7亿美元,涨幅为20.1%,是我国的五大贸易伙伴中出口增速最快的一个。我国从东盟进口总值为1958.2亿美元,增幅为1.5%,对东盟贸易顺差84.5亿美元。 2011年为逆差228.4亿美元。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表2.1正是说明了中国与五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情况。
表1.1 2009-2011年我国同五大贸易伙伴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单位:万美元
国别(地区)200920102011
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欧盟236196541276920131121916168370243559745321115780
美国220802227746038283286551020987325266102216995
东盟106256861067489713815981154700721700706119301809
中国香港16622857870250218302051226042267983081549243
日本97867661309149012104349176736101482704919456352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网整理
从表1.1中可得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FTA 将使各国的贸易收支情况极大地改变,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总额都有所改善。可以预见,具有相当的贸易转移效应与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仍算是刚开始走进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起自贸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并且使资源优化配置得以促进。倘若区域组织进行比较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将会导致区域组织的贸易转移效应小于贸易创造效应,则两者之间的互相制约变成次要方面,却使相互促进的关系变成了主要方面,对自由贸易区内部甚至扩大到世界经济都是很有益处的。
1.1 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之后,“零关税”的优惠和方便使得区域经贸合作产生了很大的成就。身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促使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走向更好的发展,而且同样地带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合作发展。我们国家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到东盟各国的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的优势,在电子产品和原材料加工等领域内获得利益。
1.1.1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分析
上世界九十年代之前,我国出口到东盟的产品主要是轻纺产品和农副产品。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产品结构一直进行优化,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产品是资金、技术类产品,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机电产品。
表1.2 2009-2010年我国对东盟部分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
单位:百万美元
国家 出口商品 2010 2009 同比(%)
新加坡 机电产品 21187 21298 0.025596
贱金属及制品 3558 3669 0.291011
矿产品 1789 1900 -0.29585
运输设备 1321 1432 0.850153
化工产品 1264 1375 0.285396
纺织品及原料 1078 1189 -0.07817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933 1044 0.157746
马来西亚 机电产品 12619 12730 0.033804
贱金属及制品 2150 2261 0.092126
化工产品 1444 1555 0.385655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820 931 0.486373
纺织品及原料 700 811 0.008562
塑料、橡胶 558 669 0.009029
植物产品 553 664 -0.21352
泰国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 5580 5691 0.098855
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4472 4583 0.087531
钢铁 1626 1737 0.212
钢铁制品 988 1099 0.506873
塑料及其制品 617 728 0.081197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 687 798 0.586777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网整理
我国一直在优化对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已经初步实现了所交换的主要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高新技术类的产品和机电类产品在贸易的比例一直在扩大。我国和东盟国家零配件和电子原材料等已经相互建成产业链,我国的机电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
1.1.2 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的分析
表1.3 2009-2010年我国对东盟部分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
单位:百万美元
国家 进口商品 2010 2009 同比(%)
新加坡 机电产品 19270 19268 0.000104
矿产品 4158 2608 0.620745
塑料、橡胶 2154 1934 0.12068
化工产品 1917 2101 -0.09246
贱金属及制品 1247 1154 0.089166
运输设备 1017 838 0.246217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693 686 0.012174
马来西亚 机电产品 9495 7760 0.226827
动植物油脂 3847 2969 0.307208
塑料、橡胶 2382 2063 0.163422
矿产品 1140 682 0.802102
化工产品 1116 1021 0.104396
贱金属及制品 513 462 0.145299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424 367 0.222656
泰国 机电产品 7460 6962 0.07269
塑料、橡胶 3803 3459 0.102748
矿产品 1976 1552 0.29424
化工产品 1029 1599 -0.38306
植物产品 745 951 -0.24524
贱金属及制品 401 521 -0.29268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网整理
因为我国和东盟都是机电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出口的主要地区,机电产品口和出口占据双边贸易的主力位置。东盟具有资源优势,例如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煤炭和铁矿砂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往往供应不足,需要大量从东盟进口。
从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分析中发现:在我国和东盟的相互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类产品,其中,机电类产品贸易额比较突出。这是因为我国和东盟都是世界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所以双方贸易的主要进出口产品便是机电产品,但是,中国和东盟进出口机电产品的品种却不相同。农产品和生产型原料、能源等商品也是东盟像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而我国像东盟出口的其他商品主要是棉织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总之,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既存在着竞争性,也存在着互补性。最近几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一直递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使合作越来越密切化,商品层次越来越高级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