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对外贸易比较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对外贸易概述 1
2.1 概念界定 1
2.2 主要理论 2
3 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
3.1 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总体分析 2
3.2 华东地区各省市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3
3.3 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16
4 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8
4.1 区位因素 19
4.2 地理因素 19
4.3 市场因素 19
5 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建议 19
5.1 区域协调化发展 20
5.2 扩大市场开放程度 20
5.3 重视人才储备 20
5.4 降低外商投资税率 20
5.5 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 20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图1 安徽省进出口额情况 4
图2 安徽省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4
图3 江西省进出口额情况 6
图4 江西省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6
图5 江苏省进出口额情况 8
图6 江苏省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8
图7 上海市进出口额情况 10
图8 上海市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10
图9 浙江省进出口额情况 12
图10 浙江省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12
图11 山东省进出口额情况 14
图12 山东省进出口额增长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 14
图13 福建省进出口额情况 16
图14 福建省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16
表1 2004-2014年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1
表2 2004-2014年华东地区对外贸易总额情况表 3
表3 安徽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4
表4 江西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5
表5 江苏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8
表6 上海市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10
表7 浙江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12
表8 山东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13
表9 福建省2004-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15
表10 2004-2014年华东地区进出口总额 16
表11 2004-2014年华东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速比较 17
‥11 引言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国际化进程,也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的往来与依赖;任何国家和地区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地增长,必须同世界其他各经济体进行国际交换,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5%,而同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6%,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表1中可以看出,2004-2014年之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年平均值为52.64%,进出口贸易额几乎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由此足以证明,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表1 2004-2014年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时间 进出口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占比
(千亿元) (千亿元) (%)
2004 95.54 160.71 59.45
2005 116.92 185.90 62.90
2006 140.97 217.66 64.77
2007 166.86 268.02 62.26
2008 179.92 316.75 56.80
2009 150.65 345.63 43.59
2010 201.72 408.90 49.33
2011 236.40 484.12 48.83
2012 244.16 534.12 45.71
2013 258.17 588.02 43.90
2014 264.24 635.91 41.55
华东地区作为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对外贸易在全国对外贸易中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2014年我国的年平均GDP为65805.48亿美元,平均每年的进出口总额为32627.99亿美元,而华东地区平均每年进出口总额为14022.39亿美元,在GDP中所占比重为21.31%,在全国年平均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2.9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已经到了21.45%,可见华东地区近十年来不仅在对外贸易总额上领先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在对外贸易额增长速度上也并不逊色于其余地区。
2.1概念界定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是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概念,对外贸易就是指两个国家(地区)进行有形(无形)商品的进出口贸易[1],购进商品是进口国,销售商品的是出口国[1]。
2、贸易额
贸易额(贸易值)是用货币数量来表示的贸易的数值,一般都使用本国得货币进行表示,但为了方便比较很多国家用美元来作为单位[2],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月、季)中的进口、出口贸易额相加,国际贸易额是全世界在一年(月、季)中的进口、出口贸易额相加[1]。
3、对外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差额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进口、出口额之差,有顺差、逆差、平衡三种形式,顺差就是出口大于进口,逆差就是进口大于出口,平衡就是进出口相等[1]。
2.2 主要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
这个理论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禀赋两个方面说明了对外贸易贸易的基础[2]。就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分析,得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3]。
2、新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的发展包含了瑞典经济学家埃利?郝克歇尔(Eil F Heckscher)和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的H-O理论、保罗?萨缪尔森(Palua A Samuelson)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的里昂惕夫悖论,提出了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两国在需求或供给方面存在差异[4]。
表2 2004-2014年华东地区对外贸易总额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2010 242.73 54.83 124.13 39.68 118.60 74.64 5.52 -73.64
2011 313.09 28.99 170.83 37.62 142.27 19.95 28.56 417.0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