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山东出口贸易差异化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1
2.1 江苏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2
2.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差异比较研究3
3 出口影响因素理论分析13
3.1 出口影响经济因素分析13
3.2 出口影响技术因素理论分析14
3.3 出口影响制度因素理论分析14
3.4 出口影响环境因素理论分析15
3.5 出口影响文化因素理论分析15
4 江苏和山东出口增长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16
4.1 变量选取说明16
4.2 模型构建17
4.3 实证分析17
5 对于改善两省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20
5.1 对江苏的政策建议20
5.2 对山东的政策建议20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图1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5
图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在全国的占比5
图3 江苏省各贸易方式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8
图4 山东省各贸易方式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8
图5 江苏省出口市场结构11
图6 山东省出口市场结构11
图7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依存度12
图8 江苏实证研究18
图9 山东实证研究19
表1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比重4
表2 江苏省出口商品分类6
表3 山东省出口商品分类6
表4 江苏按贸易方式和经济类型分的出口额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5 山东按贸易方式和经济类型分的出口额8
表6 江苏省出口市场结构10
表7 山东省出口市场结构10
表8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依存度12
表9 江苏省数据17
表10 山东省数据18
1 引言
江苏和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环境,较高的投产效益和较完善的城市功能,且两省均是我国的出口大省。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省已稳居出口贸易额第二的宝座,仅次于广东省的出口贸易规模。山东在出口贸易的发展中也有出色的表现。2012年全国出口贸易总额为20487.1亿美元,其中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为2037.3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6.69%,山东的出口贸易总额为586.4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6.05%。虽然江苏省和山东省出口贸易的规模发展较快,但是两省在出口贸易发展方面还是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两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等都没有定论。
本文将通过差异化研究,从对外贸易规模和发展速度、出口贸易方式和主体、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出口贸易依存度以及出口贸易地理方向等方面来揭示江苏省和山东省在出口贸易方面的差异。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测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对两省差异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提出有助于两省改善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促进两省向着贸易方式更加合理、贸易结构更加灵活、贸易产品更加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以出口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数据,无特殊说明,全部来自1998-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江苏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
江苏和山东作为我国的两个经济大省,经济实力雄厚,两省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等在全国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江苏省地跨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省份,全省总面积约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总人口将近8千万,在全国排名第五。邻省山东同样是一个人口大省,其位于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下游,是黄淮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总面积约15.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人口有9千万之余,是仅次于河南省的第二人口大省。两省地理面积相当,人口密度大,同样在地理划分上也有相似之处。江苏省在地域上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自南往北逐渐下降,而山东是自东往西划分,分为鲁东、鲁中和鲁西三部分,经济发展水平也同样依次降低。作为两省省会城市的南京和济南都面临着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尴尬局面,均处于省内第三位。虽然两省地理相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各自存在优劣势。
2.1 江苏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第一,都有优越的对外开放系统和区位条件。两个省份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发达的路上交通。且相对于内陆的许多省市、地区,对内对外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对外沟通能力,易于进入国际市场经济体系。此外,江苏和山东都具有良好的对外开放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件与传统。
第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江苏和山东的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也进一步完善起来,对外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宽,逐渐形成具有较高开放度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对于其他省份,无论是在商品市场还是生产要素市场,两省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市场规模都处于领先水平。
第三,都是国家政策的受益者。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和管制的放松,为两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优越的宏观环境。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着内地与海外生产要素的流入,促进江苏和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两省拥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实现吸引外资的同时,较早地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两省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两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这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改进。此外,共同富裕的政策惠泽两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中央政府的项目投资向东部地区倾斜,提高了江苏和山东公共品供给水平并优化结构。这也为私人资本进入国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2.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江苏和山东同是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省份,两省地理位置相邻,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样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即两省各自的优劣势。
就经济总量而言,江苏和山东的GDP总量常居全国的第二、三位。江苏省的区域经济状况总体比山东略好,经济结构也更加优化。但深层次研究下来,江苏和山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各有优势,也各自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通过比较发现,山东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均大于江苏,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江苏。且山东的对外贸易额以及实际外商投资额远不及江苏。这就暴露出山东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弊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引进外商投资的能力较弱。通过对山东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本文也发现山东省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的投入较少,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偏低,人均的财政性教育支出也不高。所以山东在日后的发展当中要注意弥补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劣势,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提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从而推进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外商投资。
1 引言1
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1
2.1 江苏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2
2.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差异比较研究3
3 出口影响因素理论分析13
3.1 出口影响经济因素分析13
3.2 出口影响技术因素理论分析14
3.3 出口影响制度因素理论分析14
3.4 出口影响环境因素理论分析15
3.5 出口影响文化因素理论分析15
4 江苏和山东出口增长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16
4.1 变量选取说明16
4.2 模型构建17
4.3 实证分析17
5 对于改善两省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20
5.1 对江苏的政策建议20
5.2 对山东的政策建议20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图1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5
图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在全国的占比5
图3 江苏省各贸易方式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8
图4 山东省各贸易方式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8
图5 江苏省出口市场结构11
图6 山东省出口市场结构11
图7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依存度12
图8 江苏实证研究18
图9 山东实证研究19
表1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比重4
表2 江苏省出口商品分类6
表3 山东省出口商品分类6
表4 江苏按贸易方式和经济类型分的出口额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5 山东按贸易方式和经济类型分的出口额8
表6 江苏省出口市场结构10
表7 山东省出口市场结构10
表8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依存度12
表9 江苏省数据17
表10 山东省数据18
1 引言
江苏和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环境,较高的投产效益和较完善的城市功能,且两省均是我国的出口大省。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省已稳居出口贸易额第二的宝座,仅次于广东省的出口贸易规模。山东在出口贸易的发展中也有出色的表现。2012年全国出口贸易总额为20487.1亿美元,其中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为2037.3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6.69%,山东的出口贸易总额为586.4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6.05%。虽然江苏省和山东省出口贸易的规模发展较快,但是两省在出口贸易发展方面还是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两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等都没有定论。
本文将通过差异化研究,从对外贸易规模和发展速度、出口贸易方式和主体、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出口贸易依存度以及出口贸易地理方向等方面来揭示江苏省和山东省在出口贸易方面的差异。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测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对两省差异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提出有助于两省改善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促进两省向着贸易方式更加合理、贸易结构更加灵活、贸易产品更加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以出口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数据,无特殊说明,全部来自1998-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江苏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江苏和山东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
江苏和山东作为我国的两个经济大省,经济实力雄厚,两省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等在全国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江苏省地跨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省份,全省总面积约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总人口将近8千万,在全国排名第五。邻省山东同样是一个人口大省,其位于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下游,是黄淮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总面积约15.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人口有9千万之余,是仅次于河南省的第二人口大省。两省地理面积相当,人口密度大,同样在地理划分上也有相似之处。江苏省在地域上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自南往北逐渐下降,而山东是自东往西划分,分为鲁东、鲁中和鲁西三部分,经济发展水平也同样依次降低。作为两省省会城市的南京和济南都面临着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尴尬局面,均处于省内第三位。虽然两省地理相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各自存在优劣势。
2.1 江苏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第一,都有优越的对外开放系统和区位条件。两个省份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发达的路上交通。且相对于内陆的许多省市、地区,对内对外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对外沟通能力,易于进入国际市场经济体系。此外,江苏和山东都具有良好的对外开放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件与传统。
第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江苏和山东的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也进一步完善起来,对外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宽,逐渐形成具有较高开放度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对于其他省份,无论是在商品市场还是生产要素市场,两省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市场规模都处于领先水平。
第三,都是国家政策的受益者。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和管制的放松,为两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优越的宏观环境。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着内地与海外生产要素的流入,促进江苏和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两省拥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实现吸引外资的同时,较早地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两省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两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这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改进。此外,共同富裕的政策惠泽两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中央政府的项目投资向东部地区倾斜,提高了江苏和山东公共品供给水平并优化结构。这也为私人资本进入国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2.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江苏和山东同是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省份,两省地理位置相邻,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样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即两省各自的优劣势。
就经济总量而言,江苏和山东的GDP总量常居全国的第二、三位。江苏省的区域经济状况总体比山东略好,经济结构也更加优化。但深层次研究下来,江苏和山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各有优势,也各自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通过比较发现,山东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均大于江苏,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江苏。且山东的对外贸易额以及实际外商投资额远不及江苏。这就暴露出山东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弊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引进外商投资的能力较弱。通过对山东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本文也发现山东省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的投入较少,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偏低,人均的财政性教育支出也不高。所以山东在日后的发展当中要注意弥补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劣势,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提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从而推进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外商投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