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以a股建筑业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忽视社会责任而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否有助于提升财务绩效则是管理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给予企业积极承担责任提供直接动力,研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很有意义。建筑行业在我国各大经济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且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本文选取建筑行业企业三年财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考察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表现的关系。研究显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明显提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社会责任研究 2
1.国外研究综述 2
2.国内研究综述 2
(二)财务绩效研究 2
1.市场收益指标 3
2.会计收益指标 3
(三)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3
1.国内研究现状 3
2.国外研究现状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选择 5
(四)研究模型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相关分析 7
(三) 回归分析 7
五、研究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以A股建筑业为例
引言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层出不穷,如农夫山泉水质检查不达标、大众汽车排放造假,再次让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社会责任问题。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到乱排乱放导致环境污染,再有轻视员工利益,当今企业逃避社会责任,只顾自身短期利益的现象层出不穷,且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更是不乏大众苹果之类的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得公司支出增加,相应地就会减少公司可配置资源,降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企业绩效,导致自身收益减少。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家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的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主动性方面依旧缺乏。
从行业来看,建筑行业是整个社会所有行业中最基础的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不夸张地说,建筑行业背负着整个社会稳定最基础的环节,建筑行业中的企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也涉及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因此,选取该行业为研究样本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别选取指标评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与财务绩效,提出两者间正相关的假设,选取A股建筑行业70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截面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R2这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两者间关系,希望能够得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绩效的结论,为公司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动力。
二、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研究
1.国外研究结论
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 Archie BCarroll(1979)认为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领域,分别是:经济责任(经营盈利的责任)、法律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伦理责任(遵守社会道德与商业道德的责任)和慈善责任(对贫困弱势群体的责任)。并且,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的这四个部分所占权重不是等量的,而是依次递减的,这一观点广为学术界所接受。
Deborah(2005)认为企业不能只以某一个或一类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比如股东)的利益为重,而应该统筹兼顾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只有超越集中于某个群体这样的界限,企业才有机会突破当前管理经营的缺陷。
2.国内研究结论
阳秋林(2005)认为:应该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定义为某种超越了法律所规定层次的义务,公司需要考虑自身的长远战略而不是只顾短期利益,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司的责任不仅是要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要承担对公司员工、信赖公司的消费者、所在区域环境的责任,其中包括遵守相关法律道德、保障员工劳作时的安全性、发放薪酬的公平性、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保护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等。
韩福明(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有着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企业在谋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承担起对其利益相关者的道德与法律层面的义务,另一方面则是以自身合理妥善经营为前提,基于自身对道德与责任的认知程度而做出的主动回报社会的附加行为。
(二)财务绩效研究
1.市场收益指标
市场收益指标是通常使用市场收益率、贝塔系数,股东收益率等指标。
在运用市场收益指标评价财务业绩时,在市场体制有效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可靠地衡量企业财务业绩,但是,由于市场收益本身极易受到市场整体走势、投资者偏好、信息不对称性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与信息可靠性都存在问题,且每个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属性又存在差异和个性,因此,市场收益指标在此处会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具体状况。
会计指标
会计指标中常选用净资产报酬率、托宾Q值、每股盈余等指标。
相较于市场收益指标,会计指标考虑了公司整个经营周期的业绩表现,而不是只考虑某个时间节点的市场表现,因此,会计指标具有有效性、可靠性等优点。但是会计指标的局限性在于:作为历史数据只能展现出企业历史的绩效而不是当期的经营情况,无法体现企业未来可能实现的价值,而且会受到企业财务管理者、行业监管者、会计政策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在使用会计指标时,我们同样要考虑市场风险,行业特性等等因素。
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对于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是两者之间关系是前者的情况变化影响后者,还是后者的变动影响前者,其二是两者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关系,抑或没有关系。经过多年研究,国内国外都得出了不同形式的结论。
国外研究现状
(1)社会影响假说
该假说认为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得越好的公司,财务绩效往往也就越好,这得到了以Freeman(1984)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者们的强力支持,他们认为,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某些方面有着显性要求或者是隐形要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在满足对他们各种方面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就成了良好经营的必要前提,承担社会责任后也会提高经营效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社会责任研究 2
1.国外研究综述 2
2.国内研究综述 2
(二)财务绩效研究 2
1.市场收益指标 3
2.会计收益指标 3
(三)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3
1.国内研究现状 3
2.国外研究现状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选择 5
(四)研究模型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相关分析 7
(三) 回归分析 7
五、研究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以A股建筑业为例
引言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层出不穷,如农夫山泉水质检查不达标、大众汽车排放造假,再次让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社会责任问题。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到乱排乱放导致环境污染,再有轻视员工利益,当今企业逃避社会责任,只顾自身短期利益的现象层出不穷,且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更是不乏大众苹果之类的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得公司支出增加,相应地就会减少公司可配置资源,降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企业绩效,导致自身收益减少。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家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的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主动性方面依旧缺乏。
从行业来看,建筑行业是整个社会所有行业中最基础的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不夸张地说,建筑行业背负着整个社会稳定最基础的环节,建筑行业中的企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也涉及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因此,选取该行业为研究样本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别选取指标评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与财务绩效,提出两者间正相关的假设,选取A股建筑行业70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截面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R2这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两者间关系,希望能够得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绩效的结论,为公司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动力。
二、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研究
1.国外研究结论
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 Archie BCarroll(1979)认为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领域,分别是:经济责任(经营盈利的责任)、法律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伦理责任(遵守社会道德与商业道德的责任)和慈善责任(对贫困弱势群体的责任)。并且,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的这四个部分所占权重不是等量的,而是依次递减的,这一观点广为学术界所接受。
Deborah(2005)认为企业不能只以某一个或一类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比如股东)的利益为重,而应该统筹兼顾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只有超越集中于某个群体这样的界限,企业才有机会突破当前管理经营的缺陷。
2.国内研究结论
阳秋林(2005)认为:应该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定义为某种超越了法律所规定层次的义务,公司需要考虑自身的长远战略而不是只顾短期利益,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司的责任不仅是要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要承担对公司员工、信赖公司的消费者、所在区域环境的责任,其中包括遵守相关法律道德、保障员工劳作时的安全性、发放薪酬的公平性、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保护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等。
韩福明(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有着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企业在谋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承担起对其利益相关者的道德与法律层面的义务,另一方面则是以自身合理妥善经营为前提,基于自身对道德与责任的认知程度而做出的主动回报社会的附加行为。
(二)财务绩效研究
1.市场收益指标
市场收益指标是通常使用市场收益率、贝塔系数,股东收益率等指标。
在运用市场收益指标评价财务业绩时,在市场体制有效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可靠地衡量企业财务业绩,但是,由于市场收益本身极易受到市场整体走势、投资者偏好、信息不对称性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与信息可靠性都存在问题,且每个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属性又存在差异和个性,因此,市场收益指标在此处会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具体状况。
会计指标
会计指标中常选用净资产报酬率、托宾Q值、每股盈余等指标。
相较于市场收益指标,会计指标考虑了公司整个经营周期的业绩表现,而不是只考虑某个时间节点的市场表现,因此,会计指标具有有效性、可靠性等优点。但是会计指标的局限性在于:作为历史数据只能展现出企业历史的绩效而不是当期的经营情况,无法体现企业未来可能实现的价值,而且会受到企业财务管理者、行业监管者、会计政策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在使用会计指标时,我们同样要考虑市场风险,行业特性等等因素。
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对于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是两者之间关系是前者的情况变化影响后者,还是后者的变动影响前者,其二是两者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关系,抑或没有关系。经过多年研究,国内国外都得出了不同形式的结论。
国外研究现状
(1)社会影响假说
该假说认为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得越好的公司,财务绩效往往也就越好,这得到了以Freeman(1984)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者们的强力支持,他们认为,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某些方面有着显性要求或者是隐形要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在满足对他们各种方面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就成了良好经营的必要前提,承担社会责任后也会提高经营效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