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摘 要我国的马铃薯是从17世纪传入,有400多年历史。几百年来,马铃薯产业为榆林市经济带来巨大利益,为榆林市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增加了人民收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然而尽管榆林市土地广阔,雨热同季,交通发达,经济稳定占尽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在问题就暴露出来。由于榆林市马铃薯产业起点晚,从种植经验,贮藏设施,加工技术到销售渠道都落后于国外,受到多方面制约。因此探析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文献研究法,SWOT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榆林市马铃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探析促进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战略,为对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Key words: Potato; Industry; Analysis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马铃薯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马铃薯研究现状 2
1.2.3研究文献综述 2
1.3 主要研究方法 3
1.3.1 文献研究法 3
1.3.2 SWOT分析法 3
1.3.3 比较分析法 3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5
2.1 国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5
2.1.1 国外马铃薯生产现状 5
2.1.2 国外马铃薯加工及销售现状 7
2.2 国内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9
2.2.1 国内马铃薯生产现状 9
2.2.2 国内马铃薯加工及销售现状 11
2.3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12
2.3.1 榆林市马铃薯生产现状 12
2.3.2 榆林市马铃薯加工及销售现状 12
2.4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现状 13
3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SWOT分析 15
3.1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势 15
3.1.1 土地优势 15
3.1.2 气候优势 15
3.1.3 品牌优势 15
3.1.4 经济优势 16
3.1.5 交通优势 16
3.1.6 政策优势 17
3.2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劣势 18
3.2.1 种薯市场混乱,种属良莠不齐 18
3.2.2 种植分散,产业化难 18
3.2.3 生产与销售渠道不衔接 18
3.2.4 贮藏体系不健全 19
3.3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机遇 19
3.3.1 马铃薯产品加工开发潜力大 19
3.3.2 马铃薯市场需求大 19
3.3.3 马铃薯增产潜力大 19
3.4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威胁 20
3.4.1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 20
3.4.2 国内竞争的威胁 20
3.4.3 国外竞争的威胁 20
4 相关战略设计 21
4.1 优势机会(SO)战略 21
4.1.1 加大投入力度 21
4.1.2 加大品牌宣传 21
4.2 劣势机会(WO)战略 21
4.2.1 开拓销售渠道 21
4.2.2 抓好示范带动 21
4.2.3 实施项目带动战 22
4.3 优势威胁(ST)战略 22
4.3.1 规范检查体系 22
4.3.2 建立差异化加工 22
4.3.3 建立产业化经营 22
4.4 劣势威胁(WT)战略 23
4.4.1 加强技术培训 23
4.4.2 加强组织领导 23
5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马铃薯具备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丰富的特征,是以受到了全球的高度重视。榆林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是马铃薯,并且榆林市耕地面积广阔,榆林是陕西的“第二粮仓”。榆林市不但马铃薯生产是陕西省的第一大市,播种面积也将近是全省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而本文钻研的目标便是对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根据其生产,加工,销售,仓储做出相应的研究,通过对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所面临优势、劣势、机遇和 威胁进行分析。以此来探析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1.2 研究的意义
榆林市马铃薯种植时间久远,积累的种植经验丰富,并且榆林市耕地面积广阔,榆林市自然气候特点适合马铃薯生长。从土地,经济,政策等方面看,榆林市马铃薯种植都有相当大的优势。目前榆林市马铃薯面临着许多存在的问题,种薯市场混乱,种属良莠不齐 ;农户综合数值较低;种植分散,产业化难;生产与销售渠道不衔接;贮藏体系不健全。本文将针对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仓储进行研究,对发展存在的问题进入探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为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事实上的依据,对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增效有着参考价值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四大粮食作物分别是玉米、水稻、小麦和马铃薯,其中马铃薯不但抗干旱容易成活、而且收益好,对种植地理不挑剔。而且马铃薯价格低廉,适应能力好,在全球各地都有马铃薯种植区。
1.2.1 国外马铃薯研究现状
Joha (1999)通过研究发现建立农户、加工企业及供应商之间的协作联盟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作用显著。
Alan O Sykes(1995)认为技术贸易壁垒对整个消费者福利方面来讲是有不利影响的。
Thornsbury Suzanne(1998)认为贸易壁垒实施的最终决定权具有政策决策的个体经济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和有效的政治力量。
1.2.2 国内马铃薯研究现状
毛昌忠(2017)在“马铃薯种植技术”一文中认为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营养价值高,而且发展前景广阔。
方玉川(2011)在“榆林市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一文中认为马铃薯为全市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培训,以达到发展产业的目的。
刘俊霞与贾金荣(2012)在“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趋势分析”一文中认为马铃薯产业是我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获取贸易利益、延长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是马铃薯国际贸易。
1.2.3研究文献综述
在国内外学者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争论过程中,国外学者注重于马铃薯产业一体化以及贸易政策的研究以求更有效的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步伐。如Joha (1999)就认为建立农户、加工企业及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可以加快商品流通,Alan O Sykes(1995)则认为贸易壁垒不益于贸易交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36.html

好棒文